治疗风湿类风湿有什么好方法(一张风湿方子赶走寒湿)
治疗风湿类风湿有什么好方法(一张风湿方子赶走寒湿)【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从外因上讲,主要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的。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此证为本虚标实之证,郁久化热,邪气从阳化热。应该予以补肾清热,疏风化湿,强壮筋骨,祛瘀通络。她的症状是比较典型肾虚标热的风湿痹症,借此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此类风湿痹症的方子【桂枝芍药知母汤】。从中医角度讲,风湿痹症的发病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讲,主要是正气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虚弱,营卫之气不固,则易受外邪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大家好,我是中医骨病阎医生。
现在明显一天冷过一天。天一冷,来看风湿类风湿的病人明显就多了很多,一些暖和的时候没啥事的问题现在都冒了出来。
今天上午在门诊接诊了一个45岁的类风湿患者,四肢关节疼痛多年,每逢刮风下雨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增加。近两周因为气温下降,关节疼痛增加。
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高于200 U/ml,类风湿因子55↑ IU/ml,血沉(ESR)41 ↑mm/h,C反应蛋白阳性。多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此证为本虚标实之证,郁久化热,邪气从阳化热。应该予以补肾清热,疏风化湿,强壮筋骨,祛瘀通络。
她的症状是比较典型肾虚标热的风湿痹症,借此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此类风湿痹症的方子【桂枝芍药知母汤】。
从中医角度讲,风湿痹症的发病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讲,主要是正气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虚弱,营卫之气不固,则易受外邪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外因上讲,主要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的。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该方中一共有九味药材,那么它们是如何把补充肝肾,祛瘀通络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个方子中,桂枝作为君药,能够温通经络,助阳化气,解表发汗,把身体脉络中的寒邪通过汗液发散出去。
芍药和知母同为臣药。知母是清热之药,能够滋阴润燥,防止桂枝的热性过强,对身体造成损伤。芍药既能够养血敛阴,又可以平抑肝阳,性温和,使得阳不过盛阴不过衰,二者相对平衡。
防风、麻黄、生姜、白术作为佐药。防风顾名思义,可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辅佐桂枝共同驱赶风湿。生姜可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白术可以燥湿利水。麻黄归肺经,膀胱经,能够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三者共同辅助桂枝将风寒湿气,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熟附子和甘草在这里作为使药,熟附子具有散寒止痛,补火助阳,补益气血的功效。在散寒的同时,又能够补充气血,促进了血液循环,打通了各处经络。炙甘草具有调和百药,清热解毒的功效。
诸药合用,既有祛风散湿的药,也有温中补气的药,在祛除风湿的同时,也保护了津液气血不受损伤,维持了身体的平衡。
最后想跟大家强调的是,除了今天讲到的肾虚标热证,风湿痹症的类型还有许多,比如肾虚寒盛证、温热伤肾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等,因此不可私自用药。
我是中医骨科阎医生,如果你也有风湿相关的问题,或者其他骨病,都可以给我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