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在多年的演出中,陶丽觉得给观众表演,只能满足一下观众一时的精神愉悦,还不能让更多人领略到婺剧的魅力和其文化的很好传承。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做月子时,她有了想建一个武义地方戏曲展览馆的想法。跟丈夫一说,俩人一拍即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陶丽收集到了2000多件戏曲脸谱、戏服头冠、婺昆音像资料、新老剧照等与婺昆剧有关的物件,部分原武义县婺剧团和武义县昆剧团的服装道具戏箱颇为珍贵。一些老戏骨们得知情况后,把“压箱底”的物件出献了出来。原要巨婺剧团团长徐达武把30多年积累下来的戏装半卖半送悉数给了她。还有武义百花婺剧团团长谢英汉、武义东方婺剧团吴生有也捐赠了部分戏装,这让陶丽很是感动。如今,陶丽犹善长演“姓姓生”、“小花旦”,特别是《二堂放子》中的沉香、《牡丹对课》中的书童、《断桥》中的小青等,每个角色演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因其身材娇小,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不点”,渐渐地她就用上了这个网名,真的名字

2018-04-27 14:4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王东方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1)

早就听说武义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内有个武义地方戏曲展览馆。4月22日,笔者慕名前往游览采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进馆内,一群戏迷已经在吹拉弹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得知笔者的来意,一位戏迷指着一个身材娇小,身着练功服正在化妆的女子说,这就是戏曲展览馆的负责人陶丽,人称“小不点”。

抬头间,但见“小不点”明眸皓齿,一双乌黑的小眼珠如漾在盈盈一水间。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2)

化妆完毕,陶丽即兴给游客来了一段《天女散花》。但见两根绸带随着轻盈的身段舞动,或从上往下耍出螺旋纹的花样,或把绸带抡出两个车轮形状,双飞在身旁,如大鹏展翅,或如小鸟飞翔翻出一个接一个的波浪纹来……一曲舞毕,绸带如同两条长虹一般,缓缓落下,赢得阵阵掌声。

刚30岁出头的陶丽出生于武义县新宅镇茶坑村。父亲是个婺剧迷,只要听说附近哪个村做戏,就会赶来。在陶丽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背着她到各村去看婺剧演出。走的都是山路,远的要走二三十里,父亲在来回的路上都哼着戏曲,有时候也扯开嗓门唱一段,在那寂静的深山中,戏曲声翻过一道道山岗,给小小年纪的陶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她的兴趣,也跟父亲一样追着剧团跑。能够像台上的演员一样,在众多观众面前演一回婺剧,是她小时候最大的心愿。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3)

陶丽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忙,但对婺剧的爱好从来没停止过。2008年,她通过网络结交了一批婺剧戏迷,成为了武义婺剧戏迷QQ群最活跃的戏迷之一。通过几年的学习表演,她索性辞去工作,端起农村婺剧团当职业演员的这口饭碗。对于20出头的小姑娘来说,跟剧团演出要克服太多的困难。

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只有几天休息,吃住也是十分的艰苦。很多时候住在当地村庄的祠堂,睡觉边上就是棺材,但陶丽乐此不彼,沉浸于婺剧之中。虽然起步晚,但她刻苦努力,几年时间,她的表演渐渐得到了一些同事和观众的认同,从最初跑跑龙套到后来能演主角。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4)

如今,陶丽犹善长演“姓姓生”、“小花旦”,特别是《二堂放子》中的沉香、《牡丹对课》中的书童、《断桥》中的小青等,每个角色演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因其身材娇小,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不点”,渐渐地她就用上了这个网名,真的名字倒很少用了。

在多年的演出中,陶丽觉得给观众表演,只能满足一下观众一时的精神愉悦,还不能让更多人领略到婺剧的魅力和其文化的很好传承。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做月子时,她有了想建一个武义地方戏曲展览馆的想法。跟丈夫一说,俩人一拍即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陶丽收集到了2000多件戏曲脸谱、戏服头冠、婺昆音像资料、新老剧照等与婺昆剧有关的物件,部分原武义县婺剧团和武义县昆剧团的服装道具戏箱颇为珍贵。一些老戏骨们得知情况后,把“压箱底”的物件出献了出来。原要巨婺剧团团长徐达武把30多年积累下来的戏装半卖半送悉数给了她。还有武义百花婺剧团团长谢英汉、武义东方婺剧团吴生有也捐赠了部分戏装,这让陶丽很是感动。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5)

2017年10月,免费对外开放的武义地方戏曲展览馆在璟园古民居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一一家集婺剧、昆曲的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以陈列、展演、保藏、利用、研究为宗旨。展馆以璟园保仪堂戏馆、古戏台等建筑为主体,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保仪堂戏馆是展览馆主体陈列室,展示着武义本土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婺剧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璟园古戏台是展览馆主体活态展示区,古戏台的两个厢房分别布置了化妆间、更衣间等,游客、市民可以登台亲身体验戏曲演出的魅力。

大固墙业余戏迷演出中心(戏迷开办博物馆)(6)

馆内还不定期举办婺剧演出、婺剧教学等活动。静与动的结合,从开馆至今不到1年的时间,戏曲展览馆吸引了众多的戏曲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表演、交流、拍照留念。陶丽早些年一起玩的戏迷,都大力支持展览馆的发展。每周末都有戏迷自发来展览馆坐唱,增添文化氛围。网名“思雨紫茵”老家在武义,工作在温州。自从戏曲展览馆开馆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回武义要到馆里唱上几段。

从2016年开始,陶丽还定期到县武义熟溪小学和仙霞幼儿园教孩子们开展婺剧进校园授课。目前,陶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婺剧历经400多年的历史变迁,剧目丰富,影响深广,有徽戏“活化石”之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推动武义地方戏曲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