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从艺几十年来,苏文茂先生为观众献上了300余段相声。一段《批“三国”》,给人们留下了“苏批三国”的佳话,一段《新局长到来之后》,给谄上欺下的人留下了“苏大秘”的绰号。他的拿手节目有三类:一是传统的文哏相声,如《论捧逗》《文章会》《批三国》。二是传统的“柳活儿”,如《汾河湾》《捉放曹》《全德报》。三是新相声,如《大办喜事》《美名远扬》《满载而归》《新商标》《得寸进尺》《废品翻身记》《高贵的女人》《新局长到来之后》。下台之后,村长找到两位先生,表情不爽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呢?节目还没排熟了,就上台表演。你看这位瘦演员,连戏词都不会,全是这位胖演员教的。这怎么行呢?这不是欺负我们农民吗?原来,底下的观众,把苏先生扮演的“铁达子”不懂装懂的劲儿,误以为是真的不会演,上台蒙事呢!两位先生哭笑不得,连忙跟村长道歉,说明天我们一定排熟了再上台。哈哈哈。苏文茂先生在舞台上,谈吐清新高雅,语速缓慢沉着,包袱

苏文茂先生在第七代相声演员里,应该是文哏最好的。中国相声界人多了,但一提到文哏相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苏文茂,他的段子值得观众细细品味,反复去听。

1965年,苏文茂先生随队去山西太原市演出,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李雪峰当时在现场观看演出。那时传统相声已被禁锢多年,苏先生与朱相臣说的是“四清”的新段子。说完到后台刚要卸妆,台下递上来一张条子:李雪峰同志特意让苏先生再说一段《歪批三国》(也就是后称苏批三国的段子),这本来是已经禁演的段子,可李雪峰亲点特准,省文化局带队领导决定照办。

苏先生和朱相臣先生在后台马上现对台词,片刻便上台演出了这一经典的传统段子,演出中全场观众掌声不断,连后台都响起了掌声!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1)

80年代,苏文茂马志存两位先生,跟随一个慰问团到某农村演出。二位先生考虑到底下都是农民弟兄,就没说他们的代表作《批三国》,而是选择了一段热热闹闹,表演火爆的腿子活《汾河湾》。没想到,两位先生在台上卖力地表演,并没有赢得观众的掌声,有几位甚至退场了。两位先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下台之后,村长找到两位先生,表情不爽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呢?节目还没排熟了,就上台表演。你看这位瘦演员,连戏词都不会,全是这位胖演员教的。这怎么行呢?这不是欺负我们农民吗?
原来,底下的观众,把苏先生扮演的“铁达子”不懂装懂的劲儿,误以为是真的不会演,上台蒙事呢!两位先生哭笑不得,连忙跟村长道歉,说明天我们一定排熟了再上台。

哈哈哈。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2)

苏文茂先生在舞台上,谈吐清新高雅,语速缓慢沉着,包袱含蓄,回味悠长,温文尔雅,谐而不俗、谑而不虐。他的表演从来不打不闹,不蹦不跳,不歪不邪,不喊不叫。

他的拿手节目有三类:一是传统的文哏相声,如《论捧逗》《文章会》《批三国》。二是传统的“柳活儿”,如《汾河湾》《捉放曹》《全德报》。三是新相声,如《大办喜事》《美名远扬》《满载而归》《新商标》《得寸进尺》《废品翻身记》《高贵的女人》《新局长到来之后》。

从艺几十年来,苏文茂先生为观众献上了300余段相声。一段《批“三国”》,给人们留下了“苏批三国”的佳话,一段《新局长到来之后》,给谄上欺下的人留下了“苏大秘”的绰号。

纵观苏文茂先生的表演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出茅庐之时得遇捧哏大师朱相臣先生提携;第二阶段,艺术成熟期与马志存联袂创作表演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创编相声;第三阶段则是晚年开始说单口小段。实际上,苏先生年轻时也表演过单口相声,以传统活居多。晚年登台再使单活则换成了新作品。像观众最耳熟能详的有《含梨片》《扔靴子》《圆梦》《长寿的秘诀》等等。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3)

2015年,苏先生仙逝,享年86岁。热爱的老观众用一副挽联怀念苏先生:

何人再抚瑶琴,真堪叹,亘古文哏成绝响;
谁家还论捧逗,好可怜,从此相声无宗师。

苏氏墓志铭作品(悼苏文茂先生:何人再抚瑶琴)(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