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兆村简介(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兆伦村)
西安三兆村简介(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兆伦村)【传国玉玺】大王镇政府驻地大王村以姚、刘、朱、王、赵、杨等姓。据传姚姓望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武昭帝姚苌的后裔。大唐高僧西天取经曾路过今大王镇、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临驾今大王镇钟宫城。据小王店村碑记载:元朝至元八年前有王姓兄弟二人(人称大王、小王)在今大王镇开设客店,分居后,其弟向西搬迁,仍设客店,人称兄店为“大王店”,弟店为“小王店”。【小王店】据说明崇祯十七年大王店即成为商贸集散地,户县县令张宗孟,筑大王店城郭,号称大王镇,但《户县志》则记载:大王设店于元朝至元元年,清雍正十三年大王店改成大王镇,清代康熙四十五年,知县令筑城门,今天已荡然无存。
丰镐遗子/书文 ;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归附。儿子夏启建国为“夏”,封有扈氏于“扈(hu)”,史称“扈(hu)邑”。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改“扈(hu)邑”为“鄠(hu)邑”。秦孝公时期设置“鄠(hu)县”。1964年为了简化生僻字,“鄠县”改为“户县”,2016年底,批复户县撤县设区,西安市户县最终变成“鄠邑区”。
【大王镇】
在鄠邑区东北部有一个驰名的古镇,地处108国道和咸户公路交汇处,东与长安区相望,北与咸阳市秦都区毗邻,名叫”大王镇“。说起大王镇那一座有数百年历时的商贸重镇,本地人称大王店(音译“当王店”)。
据小王店村碑记载:元朝至元八年前有王姓兄弟二人(人称大王、小王)在今大王镇开设客店,分居后,其弟向西搬迁,仍设客店,人称兄店为“大王店”,弟店为“小王店”。
【小王店】
据说明崇祯十七年大王店即成为商贸集散地,户县县令张宗孟,筑大王店城郭,号称大王镇,但《户县志》则记载:大王设店于元朝至元元年,清雍正十三年大王店改成大王镇,清代康熙四十五年,知县令筑城门,今天已荡然无存。
大王镇政府驻地大王村以姚、刘、朱、王、赵、杨等姓。据传姚姓望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武昭帝姚苌的后裔。大唐高僧西天取经曾路过今大王镇、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临驾今大王镇钟宫城。
【传国玉玺】
钟宫城又名钟官城。说起钟官城,就不得不说起大王镇的兆伦村。兆伦村 当地人称(笊篱村zhao lv cun)地处大王镇南北7号路以南约2公里,在四邻八乡乡党的眼中,“兆伦砖瓦窑”的名气要大于“兆伦钟官城”。
兆伦村有12个小组。2000余村民。村民以毛、张、闫为主。清康熙《户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十三年本村毛姓先民毛志学在兆伦村东泥河水滨曾发现传说中的传国玉玺。陕西都御史熊等遣人献玉玺于朝庭,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色纯白微青,皆有螭纽,周长一尺四寸,厚二寸。”
【新河】
1956年,由苏联援建的国营惠安化工厂和陕西省热电厂在终南山下开建,作为工厂的排水设施,对从终南山峪口向北直至渭河的新河进行休整,当休整河道到兆伦村时,河床发现许多汉代铸币陶范,本村毛明玉多次汇报政府职能部门,经勘探汉钟官城遗址重现人间。
【兆伦钟官城遗址】
钟官城是我国2100多年前国家铸币,可追溯到秦朝时期,《元和郡县图志》和《三辅黄图》皆载:“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是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锯处”。钟官城在汉朝时皇家禁囿上林苑范围,为上林铸钱三官之所,“钟官”“技巧”“辨铜”共称上林铸钱三官,为水横都尉的属官,职掌铸钱。
钟官城作为汉代的“中央银行”,也是目前唯一确知的上林三官铸币场所,引起巨大轰动,在2001年“兆伦钟官城铸钱遗址”被评为全国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兆伦村】
《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第五”为西汉高祖赐姓。齐鲁田姓大户迁入时赐姓第五,散居长安城南。东汉建武年间,第五伦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负责监督铸钱,领长安市场。”
传说第五伦正在钟官城巡查,皇帝着太监飞马传召而去,故有“召伦”之说。据本村出土的北魏墓志记载,北魏时该村当时叫中原里,属长乐乡,杜县县令赵忱是本村人,为官清廉,为乡里争光,村人遂将“召伦村”改称“赵伦村”,以作纪念。此地古为铸币中心,中国古代又以亿万为一兆,随改村名兆伦村,沿用至今。
【钟官城保护碑】
本村历史悠久,历史人文古迹遗存颇多,除了北魏年间的古墓。2001年村民盖房时还发现一座高规格的唐朝夫妻合葬墓,该墓为坐北朝南,砖室石门,墓主为唐朝嘉州长史上柱国箫尤夫妇。
相比于箫尤夫妇墓,2014年本村发现的唐朝千牛备身冯孝约墓则透露着一丝刀光剑影的历史气息。千牛备身是唐朝“千牛卫”的前身,说起千年卫看过《神探狄仁杰》的都知道,狄仁杰的贴身卫队长“元芳”就是千牛卫。
【千牛卫“元芳”】
唐朝的千牛卫是高官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是被保护人员的心腹。冯孝约这个千牛卫更了不得,因为他保护的人是太子李承乾,所以称:太子千牛备身。
说起李承乾,这也算是一个悲催人物,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年仅8岁就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非常喜欢他。
只因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感到威胁,派人刺杀李泰未果。贞观十七年李承乾和侯君集预谋发动的宫廷政变逼宫有关,失败被废。在唐太宗保全下,李承乾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
【李承乾影视剧照】
树倒猢狲散,逼宫次年作为高级武官的冯孝约从太子千牛备身被贬到光州出任下级官吏司户一职。最后49岁冯孝约死在洛州密县令任上,直到四年后唐高宗时期,本村冯孝约才得以归葬于户县长乐乡祖坟。
按照冯孝约墓志中记载“主辱于前,臣黜于后”,显而易见作为太子千牛备身的冯孝约一定参与了“太子集团的宫廷政变”。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逼宫,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被杀,贞观十八年贞观冯孝约被贬,贞观十九年李承乾郁郁而终。至于《唐书》中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临驾钟宫城是何目的?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与2012年12月9日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未经授权,不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