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暗话(毒品迷雾的摆渡人)
毒品的暗话(毒品迷雾的摆渡人)关爱和帮助吸毒人员,是戒毒民警的基本工作,“更要帮助他们找回自我、重塑人生,让社会重新接纳他们”。陆海东将自己比为“摆渡人”,要为吸毒人员铺设重回社会的新生之路。一天晚上,陆海东接到所里电话,得知戚东因脏器严重感染被紧急送医,迅速组织警力赶到医院。在医院里,陆海东没有因为戚东是艾滋病患者而退缩,亲自把他从轮椅抱上检查床,检查完后再抱回轮椅。看着羸弱的戚东躺在病床上接受救治,陆海东多次拨打戚父电话,最终说服他从老家赶来医院,给予儿子支持和帮助。陆海东做的事,就是帮吸毒人员驱散迷雾,“让阳光照进他们的生活”。戒毒学员戚东(化名),入所时29岁,曾是一名高材生,研究生就读于国外知名大学,却因为交友不慎,沾上毒品,还感染了艾滋病。在日常谈话中,陆海东了解到,戚东的母亲在他3岁时过世,之后父亲再婚,他由姑母拉扯长大。进入强戒所后,戚东尝试过联系家人,可寄出去的信件始终没有回应。
毒品,让多少人家庭破碎、人生崩塌,也有一些人仍不知其恶、陷入迷雾。
“我们的工作是与吸毒人员打交道,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跟吸毒人员打了26年交道,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陆海东和他的“海东工作室”同事们,通过管理、教育和感化,成功将很多人从毒品迷雾中摆渡向新生彼岸。
迷雾中的摆渡人
近年来,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的新收人员中,病残比例较高,合并艾滋病及各类基础疾病的人员占比较大。他们不仅被毒品夺走了健康,还往往被家庭抛弃、受旁人冷眼。 “感觉人生就像走进一片迷雾,看不到未来了。”一名吸毒人员这样形容染毒后的感受。
陆海东做的事,就是帮吸毒人员驱散迷雾,“让阳光照进他们的生活”。
戒毒学员戚东(化名),入所时29岁,曾是一名高材生,研究生就读于国外知名大学,却因为交友不慎,沾上毒品,还感染了艾滋病。
在日常谈话中,陆海东了解到,戚东的母亲在他3岁时过世,之后父亲再婚,他由姑母拉扯长大。进入强戒所后,戚东尝试过联系家人,可寄出去的信件始终没有回应。
一天晚上,陆海东接到所里电话,得知戚东因脏器严重感染被紧急送医,迅速组织警力赶到医院。在医院里,陆海东没有因为戚东是艾滋病患者而退缩,亲自把他从轮椅抱上检查床,检查完后再抱回轮椅。看着羸弱的戚东躺在病床上接受救治,陆海东多次拨打戚父电话,最终说服他从老家赶来医院,给予儿子支持和帮助。
关爱和帮助吸毒人员,是戒毒民警的基本工作,“更要帮助他们找回自我、重塑人生,让社会重新接纳他们”。陆海东将自己比为“摆渡人”,要为吸毒人员铺设重回社会的新生之路。
在市禁毒办的大力支持下,陆海东团队牵头联系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建立禁毒社工驻所工作机制,紧密地串联起戒毒所、社会组织和帮教对象;同时,还与职业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开展水电维修、医疗照护、家政管理、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等技能培训,已有500余名戒毒学员通过培训考试获得了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前不久,回归社会的戚东专程回来告诉陆海东,凭着资格证书,他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自给自足,父亲和家庭也重新接纳了他,他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
让“大后方”变“第一线”
深挖线索、协助破案,是公安监所的重要职能。在陆海东看来,强戒所既是净化社会的“大后方”,也是打击毒品犯罪的“第一线”。
察觉可疑线索、研究档案数据、开展排查比对,陆海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一套深挖协查的工作方法。通过和办案部门密切协作,他带领团队建立畅通了毒品交易金额、运输方式、购买平台等重要涉案线索的搜集、转递渠道。多年来,他成功协助破案的数量在同事中一直遥遥领先,也因此入选公安部监所管理专家人才库,受邀参加公安部监管局、全市公安监管条线培训授课。
陆海东乐于跟年轻同事分享自己的作战经验,鼓励大家一同为缉毒查案出力。不久前,管教民警李宁宁发现,戒毒学员谢兰(化名)变得郁郁寡欢,与男友每周书信往来也突然中断。经了解她得知,谢兰男友在最后一封来信中声称,要“回安徽老家照顾母亲”。结合谢兰的表现,李宁宁觉得事有蹊跷。
经过调查,她发现谢兰男友是上海本地户籍,母亲也早已过世。李宁宁来找陆海东商量,两人一起分析研判,认为“回老家照顾母亲”很可能是他们约定的“暗语”。经过工作,谢兰最终供述,“回家照顾母亲”的意思是“重操旧业”,干回组织聚众吸毒的违法勾当。
根据陆海东和李宁宁转递的线索,办案部门成功将一个近30人的涉毒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据统计,近5年,陆海东团队已累计转递各类线索540余条,协助破获案件340余起,其中包括80余起涉毒案件。
从事基层公安戒毒工作26年,陆海东管理帮扶了数以千计的吸毒人员。每一年,他都会整理一本台账,详细记录学员个人情况。整理近年的档案材料,陆海东发现吸毒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吸毒的新型毒品更层出不穷。
看到一些青少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被毒品控制,陆海东思忖,与其等他们吸毒后再挽救再教育,更应该提前做好禁毒宣传普及和预防教育工作。
以每年“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陆海东和同事积极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月”活动,梳理典型案例,拍摄禁毒宣传短视频,制作“禁毒宣传月”宣讲课件,辅以展板、视频等展陈形式,走进校园、图书馆和社区,向全社会宣传禁毒知识。
栏目主编:王海燕
来源:作者: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