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不起的村落看千年村庄的落幕(从了不起的村落看千年村庄的落幕)
从了不起的村落看千年村庄的落幕(从了不起的村落看千年村庄的落幕)要是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的话,可以说是:他们住的是桦树皮搭建的小屋,早晨找回出去觅食的驯鹿。驯鹿逃跑了,再带上干粮去森林深处寻找,几代人重复,让鄂温克人的生活,已经与驯鹿难分难离。他们曾经以打猎为生,只从大兴安岭的森林里获取生活所需;他们与驯鹿相互依靠,是祖上传下来的。但如今却只剩下100多人日夜守护在深山中。01国内唯一的驯鹿部落在呼伦贝尔的根河,有一个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鄂温克人。
2017年开播的一个纪录片,名字叫《了不起的村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一个以“存档百个东方村落”为使命 用影像纪录100个村落的美好。让那些在城市化大潮下濒临消逝的村落,变得有迹可循。
是的,最近十年里,中国就有近90万个村落已经消失。老一辈人的坚守,后一辈人的搬离,对村子的不舍和对村子的逃离,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互冲突的痛楚。
有时候,我们虽身处农村,却也体会不到那些即将消亡的传承,是多么的无奈。
01
国内唯一的驯鹿部落
在呼伦贝尔的根河,有一个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鄂温克人。
他们曾经以打猎为生,只从大兴安岭的森林里获取生活所需;他们与驯鹿相互依靠,是祖上传下来的。但如今却只剩下100多人日夜守护在深山中。
要是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的话,可以说是:他们住的是桦树皮搭建的小屋,早晨找回出去觅食的驯鹿。驯鹿逃跑了,再带上干粮去森林深处寻找,几代人重复,让鄂温克人的生活,已经与驯鹿难分难离。
如今,曾经的鄂温克人已经大部分进行了生态移民,不再居住在深林中。但城镇中的新定居点由于缺少驯鹿喜欢的植物“恩衣”,很多驯鹿相继死去。
不得已,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山中。而过着原始的生活,依旧坚持在深山驯鹿的猎民,只剩下了14户。
02
岛外之岛 · 兰屿
在台湾省的台东东南外海,有一座小岛——兰屿,拥有比垦丁更美的海岸线,和煦的阳光,泛着生机的草地,草地上悠然的山羊,以及蔚蓝的西太平洋,这里纯净得犹如新西兰。却少为人知。
岛上生活着约4300人的叫做“雅美族”的原住民。他们世代靠海而生,有着独特的祖灵崇拜、渔船祭祀、飞鱼祭祀等文化。他们有着独特的半穴居文化,因为要避免台风的侵害。
男捕女织,是他们的生活。
在这里,潜入水下数十米用鱼枪捕鱼是雅美族男人必备的生存技能;而能够织出一件完美的丁字裤,则是雅美族女人心灵手巧的体现。
在参加如祭祀、新船下水、拓荒、家里添新丁的时候,兰屿的男人才会穿丁字裤。
飞鱼是兰屿的主要食材,每年3~9月是飞鱼季,共分为招鱼祭、收藏祭、终食祭三个阶段。春天举行招鱼祭后,兰屿人开始在夜间以灯光诱捕飞鱼,直至夏季才可在白天捕捉。
“吃得饱就好”是兰屿人的捕鱼原则。以鱼肉做菜肴,以地瓜、芋头为主食。在烹饪食材上,他们的处理手法也如生活方式一般单纯,仅仅添加海水调味。
03
只有1%国人知道的新疆禾木村
在新疆,有一个只剩下251户人家的原始村落——禾木。村民们号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禾木村中的村民,善骑射、善滑雪、能歌善舞、酷爱喝酒,有着游牧民族的洒脱,但这个部落已只剩了2000余人。
它秋日的彩林是中国最美的秋色,而冬日的纯净却是没有游客惊扰的绝对圣境。在这里,村民们努力维持着村子的原貌,但终究是挡不住越来越来多的后辈人对外界生活的向往。
04
中缅交界音乐村
在云南和缅甸交界的澜沧县,有一个居民只有473人,却有80%的人会弹吉他会唱歌的“音乐村”——老达保。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门。
村中还有着具有拉祜族特色的传统栏杆式建筑。它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地方,更是拉祜族歌舞保存得最多样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村民名字中,男的中间必为“扎”,女的中间必为“娜”,这是来自于他们对于先民是从“葫芦”中出世的传说的信奉。所以在这里,葫芦几乎随处可见。
而只要人在村中,都能随处听到动听悦耳的乐声和歌唱,即时有不好的心情,也可被这个村子的韵律净化。
结语
村里的老人沉浸在祖辈传承下来的旧物,讲述着曾经的辉煌;村里的年轻人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盘算着走出去。
渐渐的,
村里的人少了,空房多了;
话少了,思念多了。
村里的人走出去,感叹外面世界的精彩;
村外的人走进来,感叹村子的醉人。
就这样,村子里的一切逐渐的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