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
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随即荣禄坐乘专列连夜进京,向慈禧告发了康梁一党企图“围园杀后”阴谋作乱的悖逆行径。荣禄大惊失色,当即下令封锁进京要道,并传令诸军不得擅自入京。而此时极具艺术表演天赋的袁世凯,再一次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逢场作戏的老把式经验。他一进荣府大院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咚咚咚地跑进了大堂看到荣禄和杨崇伊正在商议军机,噗通一声,双腿颤抖如糠晒,磕头如捣蒜般地眼泪鼻涕一把流,大声哀求道:“荣大人做主啊!”袁世凯口似机枪般地将谭嗣同等维新党人密谋“围园杀后”的计划和盘托出。
9月20日,光绪帝再次召见袁世凯托付变法事宜,当晚袁世凯返回天津。
21日,杨崇伊来到天津联系“后党”荣禄,通报西太后慈禧训政的消息,就在杨崇伊来津的当天,袁世凯也掌握了太后即将垂帘听政的传闻。
袁世凯害怕先前密会谭嗣同的事情败露招致杀身之祸,于是深夜前来荣禄的府邸拜会,而此时的荣禄早已耳闻袁世凯与维新党人关系暧昧,且光绪在慈禧亲政前夕多次密见袁世凯,并对袁加官进爵,这不免让荣禄对袁世凯颇怀戒心。
荣禄听闻仆人通报袁世凯拜谒,当即下令侍卫手持钢刀陈列于荣府院内道路两侧,寒光凌冽的钢刀在月光的反射下让人不寒而栗,荣府宛如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狮子只等袁世凯前来。
而此时极具艺术表演天赋的袁世凯,再一次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逢场作戏的老把式经验。
他一进荣府大院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咚咚咚地跑进了大堂看到荣禄和杨崇伊正在商议军机,噗通一声,双腿颤抖如糠晒,磕头如捣蒜般地眼泪鼻涕一把流,大声哀求道:“荣大人做主啊!”
袁世凯口似机枪般地将谭嗣同等维新党人密谋“围园杀后”的计划和盘托出。
荣禄大惊失色,当即下令封锁进京要道,并传令诸军不得擅自入京。
随即荣禄坐乘专列连夜进京,向慈禧告发了康梁一党企图“围园杀后”阴谋作乱的悖逆行径。
慈禧当即震骇不已,她做梦都想不到,平日唯唯诺诺的光绪竟敢勾结乱党犯上作乱,暗害自己。
当夜凌晨,慈禧以迅雷之势返回紫禁城,她的反应很特别,没有让人传光绪前来问安,而是带着抄家伙的侍卫直奔光绪皇帝的寝宫,将此时睡意正浓的光绪皇帝一把拉下龙床痛骂一番。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光绪帝浑身颤立噗通一声地跪倒在慈禧面前,语无伦次颤颤巍巍磕头认错。
慈禧当即下令将光绪移居瀛台软禁。
21日凌晨,帝都灰蒙蒙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慈禧颁布了临朝训政的诏书,并下令全城缉拿维新党人。
9月28日,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斩杀于菜市口,维新变法至此失败。
行刑前,谭嗣同喝完绝命酒,抬眼望着帝都灰暗的天空,他从来不曾这样静静地观赏着苍穹,晦暗的乌云直压的让人喘不过气,只有电光火石般的雷电才能打破这片死寂。
豁然间一道无比坚强的信念闪现在脑海中,谭嗣同疾言厉色斗破苍穹地喊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好一句“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句惊天霹雳犹如狂暴的飓风席卷着封建腐朽的大清帝国的每个角落,只待最后一根稻草将这只垂死挣扎的骆驼压死。
刑场上一片肃静,满脸横肉的刽子手缓缓地举起了手里的屠刀,谭嗣同悲慨地赋诗一首: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抔鲜红的飞血四溅,这位年仅33岁的中华英豪彻底了离开我们。
在此给这位曾经浴血奋斗,启蒙国人胆识智慧的琴心剑胆的豪侠赋词一首:
大难起兮,战飞扬
源神逝兮,魂以灵
怒拔剑兮,朝天阙
魂魄归兮,神不灭
天地复开兮,再战人间!
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认定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袁世凯对破坏戊戌变法有着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戊戌六君子被斩杀于菜市口后,帝都京师也在疯传是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致使变法惨败的传言。
然而根据后来的学者考证,戊戌变法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注定是一场流产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袁世凯的告密只是加重了变法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那么历史学者的这番说辞到底有何依据呢?
根据晚清袁世凯的亲信张一麐在《心太平室集》卷八所载,袁世凯在得知慈禧太后即将训政时,深夜拜会了荣禄,而荣禄则将全副武装的侍卫立于荣府两侧。
可见此时的荣禄已经对袁世凯抱有极大的不信任了,袁世凯果真若是“后党”,岂能令荣禄如此戒备?
另据袁世凯自编的《戊戌日记》记载,袁世凯也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告密行为,而且还标榜自己是积极告密的。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戊戌日记》是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期间记载下来后对外公布的!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袁世凯写给慈禧等人看的!
作为一个有着混迹官场多年老道经验的袁世凯,他不可能一时头脑发热表现出彻底的革命性,毕竟“围园杀后”是要诛九族的罪名,搞不好自己得落下个被凌迟处死的凄惨结局。
袁世凯加入了维新派的强学会,又深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和期望,戊戌政变前还接受了光绪授予的侍郎一职,不得不说他与维新党过从甚密的关系,让慈禧等一众“后党”将其划入维新党徒。
这也迫使袁世凯不得不通过《戊戌日记》对外营造是自己积极告密导致维新运动失败的舆论。
否则,慈禧等一干“后党”定然不会轻易放过袁世凯。
如果说这些史料都不足以洗刷袁世凯告密的嫌疑,那么整个维新变法中最大的漏洞就在于袁世凯在戊戌政变、太后临朝的前夕,谭嗣同亲往北京的法华寺向袁世凯和盘托出了“围园杀后”的计划。
那么此时的袁世凯如果真的是积极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那他可以立即向慈禧太后告密,而不是在袁世凯离开北京第四天后才在天津向荣禄告密。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帝党”与“后党”进行政治力量角逐的过程中,袁世凯保持了相对中立地位,虽然他内心倾向变法,但很明显他反对维新党人的这种不计代价的激进式的变法。
因此当他提前得知慈禧太后即将训政时,他害怕与谭嗣同密会“围园杀后”的事情败露,致使自己惨遭株连,因而迫不得已向荣禄告了维新党人的密。
袁世凯的初衷或许只是想自保,但当戊戌变法的风云逐渐散去,他发现由于自己的一步错棋,致使他在日后民国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不断出错,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即是此理。
也正是因为他在事关身家荣辱上频繁的错落棋子,让日后的袁世凯尝尽苦头,最终在众叛亲离中撒手人寰,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