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尸体为什么没人装(慈禧死后有多惨)
慈禧死后尸体为什么没人装(慈禧死后有多惨)接着好多人跃跃欲试,想盗掘最富有的慈禧陵,其中驻扎在蓟县的国民革命军十二军早就对慈禧陵虎视眈眈。1928年春,清东陵内发生了第一起掘坟盗宝案,一伙土匪潜入惠陵的妃园寝,掘开其中一座地宫后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的殉葬品,把尸体扔到了棺材外面。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晚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归天后被葬在哪里?在地宫中已经安眠20年的她,又将面对盗墓者怎样的贪婪和残暴?慈禧陵坐落在河北唐山遵化的清东陵,上个世纪20年代清朝灭亡后,时局动荡。社会上流传着慈禧陵里随葬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危险正在一步步地接近它。
在慈禧60岁大寿时,她要仿照乾隆给他母亲过70大寿的规模来办,有一本名为《藏园群书题记》的书记载,老佛爷这个生日花费700万两,连宫女太监都要捐银子。
供桌从北京城里一直摆到颐和园,总计消耗红绸缎10万匹,红地毯50万尺。
而此时的北方闹灾荒,哀鸿遍野,北京城多处设置粥厂救济灾民,可慈禧的生日依旧歌舞升平。
这似乎预示慈禧的结局,她的陵寝改建耗时13年,极尽奢华。但她做梦也想不到,在自己百年后竟落得被人劈棺抛尸的下场。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晚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归天后被葬在哪里?在地宫中已经安眠20年的她,又将面对盗墓者怎样的贪婪和残暴?
慈禧陵坐落在河北唐山遵化的清东陵,上个世纪20年代清朝灭亡后,时局动荡。
社会上流传着慈禧陵里随葬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危险正在一步步地接近它。
1928年春,清东陵内发生了第一起掘坟盗宝案,一伙土匪潜入惠陵的妃园寝,掘开其中一座地宫后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的殉葬品,把尸体扔到了棺材外面。
接着好多人跃跃欲试,想盗掘最富有的慈禧陵,其中驻扎在蓟县的国民革命军十二军早就对慈禧陵虎视眈眈。
十二军就是孙殿英的部队,驻扎在离东陵很近的马神桥。他们听到慈禧陵内大量葬宝的传闻,看到那些守陵人将大量的珍宝用大车拉到北京去变卖。
最主要的是,孙殿英听到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消息,那就是马福田这个大土匪头子自称“东陵王”,东陵的宝贝都是他的,谁也不许动,这就更加刺激了孙殿英。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孙殿英此时正处在穷途末路的艰难时期,由于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军饷不足四处借钱。
这个时候,孙殿英面对富有的慈禧陵和嚣张的马福田,他再也沉不住气了。
紧接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实施盗陵计划,他们将慈禧陵地面建筑上的宝物洗劫一空后,兵匪开始盗掘慈禧地宫。
盗掘陵墓得先找到地宫的入口,传说很多帝王陵墓都有防盗措施,而且固若金汤,那么兵匪又是怎么找到地宫入口的呢?
当时兵匪们在盗宝之初,非常心切,可是皇家陵寝非常神秘,地宫入口不会轻易被发现,所以他们走了很多弯路。
他们根据档案说的“宝城”两字,就在城墙上乱刨,而宝城就是一个带垛口的城墙,称之为“女儿墙”,在这儿不可能找到珍宝,因此成为笑柄,兵匪们无功而返。
然后他们很快又找到了宝顶,在它上面乱挖,而宝顶是用很多三合土夯筑而成,下面还有一层层的砖,砖的下面是青白石的法券,从这里刨进去很难。
如果用炸药将其炸开的话,等于玉石俱焚,宝顶砸下去就会把珍宝、棺材砸得稀烂,所以这个办法也不可行。
最终他们找来一个老守陵人,逼迫这个白胡子老头找到地宫入口,它就是在古洞门的尽端,金刚墙下线中间的位置,找到这个点就找到了地宫入口。
这个地方很神秘也很直接,刨进去就是地宫最初的入口,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些兵匪采取了最便捷也是最野蛮的做法,那就是爆破。
炸开地宫后,兵匪们首先发现慈禧陵的地宫结构并不复杂,与地面建筑的金碧辉煌相比,这里比较简单,只有2道石门,5个券堂,地宫四壁也没有文字和图案。
还有一点就是慈禧陵的地宫没有渗水,非常干燥。专家查阅资料发现慈禧陵的地宫有6个渗水孔,也就是说,在建陵时就已经建好了排水设施。
这些兵匪打开慈禧地宫门后,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掠走了哪些价值连城的珍宝呢?
古人认为在人死之时,有时胸中还残留着一口气,如果被猫、鼠或者其他动物接触了,就能复活,这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诈尸”。
很多盗墓小说中也常提到,在盗墓贼打开棺材的那一刻,会发现埋藏几千年之久的尸体不但没有腐烂,还能站起来攻击盗墓贼。
孙殿英在盗慈禧陵时是1928年,距离慈禧归天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
按常理推断,她的遗体早就该化为一堆白骨,那么孙殿英的盗墓部队第一眼见到的慈禧是什么样的呢?
兵匪们打开慈禧的棺材后,就发现老佛爷像睡着一样,她的面部栩栩如生,只是见光后脸才变黑了。
之后,他们就将慈禧的遗体抻了出来,因为他们目的是为了盗取她身边的珍宝,然后把她扔到了地宫的西北角。
过去40天后,清宗室派出载泽等人来到这里,重新安葬慈禧的遗体。
根据《宝熙日记》的记载,当时发现慈禧脸朝下趴着,她的左手反搭于背上,头发披散在身体上,散而不乱,还缀着一根红头绳。
由此可见,过去40天的慈禧遗体仍然没有腐烂,兵匪们将其扔出来后,又把它装进去。
对于慈禧归天后没有腐烂的原因,孙殿英认为她口含夜明珠,听说这个宝贝可以使遗体不腐,所以夜明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后世的专家认为,孙殿英的判断并不科学,慈禧遗体没有腐烂应该和她的死因有直接的关系。
专家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研究了慈禧的脉案,慈禧在过完她74岁生日后腹泻加剧。
也就是说,她临死时肚子里几乎东西,这是她遗体没有腐烂的根本原因。
在《内起居注》中记载着慈禧死前的脉案:10月10日水走大肠,得食则泄;10月19日便泻不止,谷食不多;10月22日舌短口干,胃不纳食。
由此不难看出,慈禧临死前十几天基本上没进多少食物,所以可以看出她的肠胃里基本没有东西。
据清史专家李寅分析,慈禧遗体没有腐烂大概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她的棺椁是双层的,非常封闭。这样空气进不去,不能进行氧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点原因是,慈禧棺椁里的很多玉器能防腐。古人认为“握玉防腐”,金缕玉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她的陪葬品中很多翡翠类、玉石类的东西,这些宝石据档案记载有防腐功能,当然这需要科学探讨。
第三点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慈禧归天前,她的肠胃里是空的,没有东西。
根据《内史居注》记载的慈禧脉案,她在过完74岁生日后就开始得病,得的是肠胃疾病。
本来慈禧就肠胃不和,脉案中记载,“得失则泻,水走大肠”,就是说吃什么拉什么,肠胃里什么也没有,自然也就不会腐烂。
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就是把肠胃里东西都清走,这样才能做成干尸。
正因如此,印证了孙殿英及其手下的回忆,他们说慈禧像活着一样没有腐烂。
兵匪或许是为了攫取珍宝,这才将慈禧遗体从棺材扔到了地宫的西北角,脸朝下趴着。
掠夺完棺材里的珍宝后,兵匪们又打起了慈禧遗体上珍宝的主意,他们扒下了慈禧身上华丽的寿衣,然后把上面的珍宝拆走。
结果就造成慈禧全身只剩一条亵裤和一只袜子,皮肤上还有好多拳头大小的霉斑。
孙殿英曾对盗陵的兵匪们说,不必伤其遗体,但是这些兵匪为了抠出慈禧嘴中的夜明珠,还是用刀在她脸部刺了一下,正如《耆龄日记》中所记,“唇下似有残破”。
慈禧遗体上现在还能清楚地看到这道刀口,她的豪华大棺被劈得七零八落。
想当年制作这个棺材是何等的不易,要用到多少黄金和珍宝,这些兵匪就这样给毁掉了。
根据《耆龄日记》记载,“外椁已毁,椁盖置于西北隅”,劈坏的棺材板扔得到处都是。
同时他们还在地宫里捡到了慈禧的牙齿和指甲,那是老佛爷生前掉落的。
慈禧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能轻易扔掉,在其归天后便被带进了地宫。
慈禧陵中的珍宝很多,打开棺材后,孙殿英下令只有营长以上的军官才可以到棺中拿取珍宝。
根据《顺天时报》的报道,“唯营长以上始能入内拿取东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孙殿英调集了20辆大车,运走了大量的珍宝,这些珍宝可是价值连城的,究竟值多少钱呢?
阎锡山说,光谭温江在北平出售的珍宝就值10万元,具体还有多少他也不知道。
但是,李成武之子李营舟说过,“慈禧葬物若均追回,足以富国。”
也就是说,慈禧将宫中所有值钱的宝贝都带进了她的地宫,种种记载都表明,这些珍宝很多,但是并没有估算出确定的价格。
那么这次孙殿英究竟盗走了哪些名贵的珍宝呢?慈禧棺中到底有什么宝贝呢?
第一个珍宝是慈禧嘴里含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非常大,它分开是两半的,没有光泽,合拢起来,在黑暗中能释放出奇异的绿光。
孙殿英说,在百步之内能够照见发丝,可见光束很大还很亮,所以这个夜明珠弥足珍贵。
而它后来落在宋美龄手里,宋美龄将其缀在两只拖鞋上,它最终流入民间,至今下落不明。
第二个珍宝是翡翠西瓜,它重36两8钱,外形非常大,从它的纹理来看是花皮瓜,它的截面露出里面的瓜芯。
只见黑色的西瓜籽,粉色的西瓜瓤,栩栩如生,形象非常接近真实的西瓜。
据说它是老佛爷的枕头,慈禧枕在翡翠西瓜上面,它在清朝估值500万两,现在是无价之宝。
第三件珍宝是翡翠白菜,重22两5钱4分,它从菜心、菜叶、菜帮到菜根都是天然的颜色。
这个翠料太珍贵,能够反映出天然的颜色,比如菜心有些发白,菜叶很绿,菜帮有一些白的颜色,菜根有天然的泥色。
最为重要的是,在菜叶上落着一只碧绿的蝈蝈,菜心上有几只黄色的马蜂。
据说在下雨时,马蜂便会滑落到菜心去避雨,翡翠白菜在清朝估值1000万两,现在是无价之宝。
据说,翡翠白菜后来落到了四大家族手里,至今没有见到其真面目。
而在民间看到的翡翠白菜照片,其实在台北宫博物院里面,那是瑾妃出嫁时,娘家的陪嫁品。
第四件珍宝是慈禧的盖尸被陀罗尼经被,被上镶有108颗大珍珠。陀罗尼经是密宗佛教的咒语,它有超度死者,使其尽快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寓意。
在清朝,它是皇帝钦赐、按等级使用的,所以无论从质地还是颜色,都有很大区别。
一般帝后的陀罗尼经被,经文是用藏文书写上去的,但是慈禧这张非同寻常,它的经文是用汉字织上去的,汉字的经线纬线织起来很困难。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经被上很多的图案,比如佛像、龙、罗汉像、佛塔等等,意在表现慈禧的慈航普渡。
而且在每一个字上面都缀着一颗大珍珠,珠子总量多达820粒,所以这件经被可谓价值连城。
它的面积大致有3米见方,它将慈禧的遗体和棺中的珍宝都盖住,其上还绣有十二章的图案。
对于这件珍贵的被子,孙殿英却没有重视,兵匪们只是把上面闪耀着的820颗珠子拆掉拿走了,而经被现在估价3亿美金。
第五件珍宝是慈禧的三件寿衣,最外面那层是佛字龙袍,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从来都没有在其寿衣或者朝服上绣“佛”字的。
所以举世仅此一件,每个“佛”字上都缀着一颗大东珠,珠光闪闪。
第二层寿衣穿在佛字龙袍的里面,是件团寿字的袍子,每个“寿”字上缀着一个大珍珠。
最里面一层上为福下为寿,称为福寿合体之衣,同样每个字上面又缀着一颗大珍珠。
这三件寿衣是慈禧生前精心准备的,其做工非常精细,都是捻金线制成的。
而孙殿英盗陵时也没有重视它,他们只是把三层寿衣剥下,将珠子拆走了,然后将寿衣扔掉了。
就这样,慈禧的遗体就只剩下一条亵裤,其余都暴露在兵匪的目光之下。
慈禧棺中大量的珍珠,它们在清朝是很被重视的,民间根本不允许使用,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使用,并且它是按等级来使用的。
慈禧棺中大量的珍珠,是一升升舀起来,然后倒进棺中填补棺缝的,大量的珍珠将慈禧的遗体藏得严严实实。
对于这些珍珠,孙殿英在盗取时规定:大珍珠(也就是东珠)取走,兵匪们可以分得一些小珍珠(也就是米珠)。
而在慈禧的棺外还有一些珍宝,那就是香册、香宝,它们是用檀香木制成的。
香册是用来雕刻慈禧一生的功绩,对她的一生进行评价,可谓盖棺定论之语。
香宝是慈禧的谥号大印,方字的蛟龙钮,上面雕刻着她22字的谥号,同时它也是对香宝文字的注解和说明。
同样地,这些兵匪们并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珍贵,还将其扔掉了,所以今天我们还能见证其风采。
慈禧陵里的珍宝难计其数,至今也无法统计,难怪当时奉命审理此案的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发出这样的感慨:“陪葬物品究有几种,究系何物,陵园等不知其详。”
不仅守陵人弄不清楚,连商震这个审理主官也是一头雾水。所以说,慈禧陵中的珍宝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案,但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早已不知去向……
我是呦呢杂谈,94后双鱼座女生,致力于分享【历史人物解读 奇闻趣谈】
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