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门票优惠(梦幻高黎贡山由保护到传承)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门票优惠(梦幻高黎贡山由保护到传承)在密林深处,高大的乔木直耸入云,低矮的苔藓幽静怡然,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野果挂满枝头,记者充分感受到高黎贡山物种的丰富和神奇。高黎贡山1986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2万公顷,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动物2774种(含亚种)。记录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及变种,二级保护植物129种及变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4种。分布有白尾梢虹雉等749种鸟类,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10种灵长类动物。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陈映照作为自然课堂的老师,带领记者一行在林家铺的原始密林中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林家铺曾经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是从腾冲翻越高黎贡山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行政区域属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距离曲石镇政府所在地曲石街15公里。行走在林家铺的林间,阳光穿过斑驳的枝叶梦幻般散落在青苔和落叶之上,一阵
“关注森林·聚焦生物多样性”全媒体采访云南行之四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位于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的高黎贡山,连接着世界上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东喜马拉雅地区、横断山地区、印缅地区,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雉类和鹛类的乐园”。
“来到高黎贡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暂时忘记自己的名字,以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自己命名,我的名字就是小溪。”这是记者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家铺体验自然教育的一个片段。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陈映照作为自然课堂的老师,带领记者一行在林家铺的原始密林中亲近自然,放松心情。
林家铺曾经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是从腾冲翻越高黎贡山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行政区域属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距离曲石镇政府所在地曲石街15公里。
行走在林家铺的林间,阳光穿过斑驳的枝叶梦幻般散落在青苔和落叶之上,一阵阵的鸟鸣从树冠上传来,让人的思维和心灵一下子放松下来,全身心地融入这大自然中。
高黎贡山1986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2万公顷,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动物2774种(含亚种)。记录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及变种,二级保护植物129种及变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4种。分布有白尾梢虹雉等749种鸟类,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10种灵长类动物。
在密林深处,高大的乔木直耸入云,低矮的苔藓幽静怡然,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野果挂满枝头,记者充分感受到高黎贡山物种的丰富和神奇。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副局长黄湘元告诉记者,林家铺至高黎贡山山脊的南斋公房分布有7个植被类型,是高黎贡山植被垂直带谱自然景观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富集。
监测显示,林家铺周围5平方公里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长蕊木莲、水青树、野核桃、古茶树、多种兰科植物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羚牛、菲氏叶猴、白尾梢虹蜼、黑颈长尾雉、白鹇、黑熊、小熊猫、毛冠鹿、苏门羚、猕猴、青鼬、熊猴、红面猴、金雕等。此外,该区还生长有三七、贝母、天麻、重楼、羌活、黄精、石斛等珍贵药材,可谓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为保护好高黎贡山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当地政府实施了“五种保护模式”,织密了“五张防护网”。
黄湘元告诉记者,“五种保护模式”重点是开展了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保山茜、滇桐等52种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引种繁育、回归种植等近地保护工作;实施了“生态移民”模式,减少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依靠和干扰;特别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建设了4847.9公顷的生物走廊带,连通了保护区之间的生物通道。
“我们在保护区内布设了120条巡护线路,总长约1000公里的,设置了90个固定哨卡和防火检查站,聘用专职护林员260人,建成了科学完整的巡护体系,形成了资源管护网和森林防火网。还加强了与缅甸的合作,建立了火源管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联防联控机制。”黄湘元特别说,特别发挥科技的力量,在保护区设立植被样地、植物监测样地、鸟兽监测样带、两栖爬行类监测点,黑熊监测红外相机陷阱,自组网监测基站等,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环境监测,掌握了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科学保护提供了依据。
连续多年的持续保护,高黎贡山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由建区前的82.3%,增加到现在的93.7%,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新种新记录不断发表。2010年和2018年《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显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从431.42亿元增长到498.32亿元,继续位列云南省首位。
“近年来,根据《高黎贡山总体规划》和《高黎贡山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相关布局,林家铺已逐步打造成为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野外监测、宣传展示、自然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主要基地。”黄湘元说。
公众教育,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五大核心职能之一,而林家铺则是较早开展自然教育的一个区域,也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缩影。
↑记者一行体验自然教育课程
“它是向公众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扇窗口,也是与公众共享成果的一个平台。可以说,走进林家铺就走进了高黎贡山。”2015年开始接触自然教育的陈映照回忆,前些年她去附近学校搞科普,令她感到惊讶的是长期生活在高黎贡山脚下的不少学生都回答不出这里有什么动物。“他们真的很需要科普,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才能对家乡有更深的感情。”
与陈映照一样,从事攀岩、爬树野外生存技能教学的蜘蛛老师则是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后,才开始工作的。“我希望参与自然教育的人,能与自然建立一种连接,认识树木,认识自然。所以每次我都会带领大家放松心情,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和心灵相通的,能够很快让人找到和自然的契合点。”蜘蛛老师说,从事自然教育一定要秉持安全和学习两个原则,课程可以灵活设置。
“其实,我也一样,从前看到一棵树,只会告诉人家这是什么树。从事自然教育之后,我会告诉人家,这不仅是一棵树,还是一个生态系统。”陈映照说,在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她的知识也在不断丰富。“乡村自然教育,其实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在附近社区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氛围。”
2016年以来,林家铺自然教育基地已开展自然教育113期,通过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更多公众了解了高黎贡山的神奇,还带动周边社区群众增加了收入,走上致富道路。
黄湘元表示,自然教育突破了从以往让受众被动接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转变成体验式地主动接受教育。引导公众走进自然,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来认知、探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奇妙,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开展自然教育无论对自然保护区物种和生态的保护还是对社会公众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