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县皮影头像大全(小宋文史漫谈七十九)
陕西华县皮影头像大全(小宋文史漫谈七十九)在二楼,员工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雕刻、染色等皮影制作,那一张张坚硬无比的牛皮在员工们的刻刀下被赋予生命,一个个精美的造型交替出现。影子坊的一楼是各种皮影作品的展示厅,关公、赵云、杨贵妃,无不惟妙惟肖;造型、颜色、民族味,亦皆丝丝入扣。掀开门帘,他的各色用具一应俱全。有各个剧目的各种人物造型,有配乐用的各种乐器,全是老物件,既历尽沧桑、又别开生面,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他说,隔三差五地,就会有外边的人来这里看看,他们都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跟我学的已经没有了,他们都觉得干这个不挣钱、没出息。那一刻,老先生眼神之中流露出的是痛苦和迷惘。刚才说的是我在去华州之前对皮影的全部了解。到了华州,当被告知这里也有皮影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那些固有的印象,索老先生的身影再度浮现。然而真正到了华州的“影子坊”,那固有的印象一下子被颠覆了——原来皮影还可以这样玩!影子坊是渭南市华州区一
皮影这手艺我并不陌生。刘德华主演的《见龙卸甲》中赵子龙衣锦还乡的那一段,常山父老就是把他于百万军中救少主阿斗的故事编成了皮影戏演给他看,用以表达对英雄的最高礼遇。
姜宏波饰演的那个演皮影戏的女子对赵子龙暗生情愫,由于不断偷瞄英雄赵子龙,导致操作失误,让英雄从马上掉了下来,招致班主的一顿臭骂。好在子龙不见怪,为女子解了围,两人的情愫就此产生。
一部英雄戏,也就这一个片段有那么一点温情在吧。后来子龙卸甲,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阵中,一生戎马倥偬在眼前历历浮现,但是最温馨的,却依然是观皮影的那一瞬。后来子龙真的落马了,真如那姑娘的失误一般。原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的是早就注定了的。那姑娘的失误也绝非她的问题,只是命运假借她的手提前做了个预示而已。所谓英雄末路,盛极而衰,原本是千古不易之理。只是不知为何,眼看着子龙单骑冲入敌阵,耳闻那悲怆的鼓声,两行清泪滚滚而下。
看过这部电影的第二年,我去采访灵宝的皮影艺人索辛酉,他困苦的生活现状和欲传绝技而不得的凄惶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老先生是灵宝道情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他儿时学艺到年逾古稀,他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好过。我们去的时候,他坐在那方深红色的棉门帘前,从皮影的制作开始,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了皮影这个他坚守一生的古老技艺。索老先生会作、会演、会唱,用当地话说,他是个“全把式”。
掀开门帘,他的各色用具一应俱全。有各个剧目的各种人物造型,有配乐用的各种乐器,全是老物件,既历尽沧桑、又别开生面,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他说,隔三差五地,就会有外边的人来这里看看,他们都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跟我学的已经没有了,他们都觉得干这个不挣钱、没出息。那一刻,老先生眼神之中流露出的是痛苦和迷惘。
刚才说的是我在去华州之前对皮影的全部了解。到了华州,当被告知这里也有皮影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那些固有的印象,索老先生的身影再度浮现。然而真正到了华州的“影子坊”,那固有的印象一下子被颠覆了——原来皮影还可以这样玩!
影子坊是渭南市华州区一家集皮影制作、生产、展示、销售和演出为一体的文化公司,由当地皮影艺术传承人薛宏权一手创办,拥有员工三十多人,且均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薛宏权一改“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传统表演方式,将传统皮影一人操作的模式改为两三人同时操作,让皮影和芭蕾、太空舞、机械舞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代表作《白毛女》、《迈克尔杰克逊》让传统皮影芭蕾起来、摇滚起来,可谓传统、现代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观之令人大呼过瘾。而薛宏权通过这一创新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皮影如何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喜欢的大问题。
影子坊的一楼是各种皮影作品的展示厅,关公、赵云、杨贵妃,无不惟妙惟肖;造型、颜色、民族味,亦皆丝丝入扣。
在二楼,员工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雕刻、染色等皮影制作,那一张张坚硬无比的牛皮在员工们的刻刀下被赋予生命,一个个精美的造型交替出现。
染色的时候,更是要小心翼翼,不同的色彩一定不可以染错,稍有差池,作品就报废了。看着工匠们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我们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隔壁的演艺厅里,好戏正待上演。同往的人们早已在厅中坐好,等待着新式皮影的粉墨登场。刚才负责讲解的小姑娘登上舞台华丽转身,担当起主持人的重任。其开场白有板有眼、声情并茂,丝毫不逊色于我们这些来自电视媒体的专业主持人。开场甫毕,演出开始。《白毛女》《丝路花雨》《两只小猫》风格各异,情趣盎然,赋予传统皮影以新的活力和生机,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演职人员邀我们走进后台现场体验,才发现在台下看起来那么精彩的表演,其操作过程竟是如此地繁复。试了一下,完全不能把控。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不能把控,更加重一重对艺人的敬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刚才那主持人竟然也是演员,每次报完幕,她都迅速转入后台,参加到表演的队伍中来。或许,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主持得好的主要原因——因为她懂皮影,因为她对皮影有感情。
此去影子坊,我的内心是欢愉的,观感是舒畅的,再也没有了多年前在灵宝索老先生家的那种落寞和凄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欣欣向荣和积极向上。我发自内心地为华州皮影的新气象感到欢欣鼓舞,同时也很受教育和启发: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但这继承和弘扬如若一直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固步自封的话,是不会有生命力的。一如影子坊的成功,成在创新,成在改变,成在接地气,成在产业化。这一点,很有借鉴意义。
由此,我想到了书法界的张海先生。若干年前,中国书法尤其是中原书法,远不是今日所可比拟。是张海先生矢志以求、不断开拓,用现代的方式弘扬传统的书法,将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一下子发扬光大起来,可谓功莫大焉。人云大俗即大雅,对于行将远去的中华传统文化,一味地喊口号,做表面文章无济于事,真正要做的乃是让它走进生活,走近大众,只有这世间的普罗大众接受的东西才会真正地焕发出生命力,才能让它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以往的报道总说索辛酉是灵宝道情皮影的守护者,可是仅仅他一个人去守护有用吗?或者说真正大家喜欢的东西还需要去守护吗?这论调本身就是错误的。抑或有人会说,张海的做法是错误的,他让书法变得乌烟瘴气,不再纯净。但是,平心而论,功利也好世俗也罢,在写字越来越少的今天,有更多的人从事书法事业总比书法这一国粹日渐衰微要强得多吧。一如薛宏权的新式皮影,虽然他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皮影,但是他的改良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就是成功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其实那些持传统论的人们不知道是否想过,你们所坚持的所谓传统就一定是对的吗?现在的皮影与前代的皮影肯定不同,本身也是不断变革的产物。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一直去坚守皮影诞生时的那个样子呢?这显然不现实。再如我们的书法,不也经历了篆隶草行楷各个阶段吗,故而,真正的继承,一定是有创新的继承。那些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继承都是在掩耳盗铃、误人误己。
2017年11月28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振兴传统文化,这对皮影等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衷心希望已经在发展传统文化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华州皮影再接再厉、再传辉煌,让皮影这一传统文化之瑰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