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身穿红衣跳的什么舞蹈(杨贵妃当年跳的是什么舞)
杨贵妃身穿红衣跳的什么舞蹈(杨贵妃当年跳的是什么舞)当时的乐曲和舞蹈的排编也遵循着一定的规矩和格式,像一般的法曲一样,一套由“散序—歌头—排遍—入破”四个完整曲段构成。相对而言,霓裳羽衣曲的篇制结构更长,除了散序和入破之外还有中序。其中散序无拍,入破也比较舒缓,显现出相对鲜明的色彩。霓裳羽衣舞不止是宫墙之内的舞蹈,它的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只能从中晚唐的诗句和敦煌石窟上的壁画来进行推测。盛唐的舞蹈服饰应该是比较宽松的,动作幅度也很大,带着“急破摧摇曳,罗彩半脱肩”和“翻身入破如有神”的魅力。传闻,杨贵妃就很擅长作霓裳羽衣舞。在野史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杨贵妃的体态并不算轻盈,却能够表演这样动作大幅度的舞蹈。所以霓裳羽衣舞是以其宽松、柔美的动作来展现唐代女性丰腴自信的一面的。唐玄宗李隆基召见杨贵妃时,正是听闻杨玉环擅长舞蹈,于是令乐工演奏霓裳羽衣曲。——“听听这是朕谱的曲子,随它也来起个舞吧。”杨玉环听到《霓裳羽衣曲》时,一个舞者天生对于艺术的敏感性,
霓裳羽衣舞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瑰宝。它总是能让后来的观众们联想到唐高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霓裳羽衣舞背后的故事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神山仙女月下见说起霓裳羽衣舞,首先要说到的还是霓裳羽衣曲,也就是舞蹈的伴奏。我们知道,唐玄宗是一位很会“玩”的皇帝,没错,他同时还精通音律。这个霓裳羽衣曲的起源,就和玄宗本人有关。难怪玄宗观舞的时候,会这么动情,“毕竟是朕谱下的曲子嘛”。传说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登洛阳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中唐刘禹锡有诗云:“伏睹玄宗皇帝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玄宗骑马望见女几山上的仙女,又化作青烟而拂去,后悠然神往而作此曲。听起来,有点像曹植在洛水河畔动情写下的《洛神赋》的故事。在晚唐和宋朝的笔记文学中,这个故事又变成了玄宗游月宫见仙女的版本。八月十五日,玄宗来宫中赏月。皎洁的月光下,宫女着素裙而翩翩起舞,此情此景激发了作曲家李隆基的创作灵感,玄宗凭借自身想象记下舞曲的声调,又令乐工再谱,曲成。
总之,玄宗总是做梦梦到仙女,神女,给他一定的启发,让他创作了这首曲子。不知道这个仙女降临在人世的化身是否就是杨贵妃呢?
传说,最擅长表演霓裳羽衣舞的舞者正是杨玉环。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妻子,也就是玄宗的儿媳。杨玉环比较擅长西域康国的《胡旋舞》,舞蹈动作变化多端,民族风格浓郁,服饰新颖别致。寿王是在寿宴戏台上第一次看见玉环的,寿王府上的表演开始,一时间弦乐悠扬,竟是胡旋舞曲,玉环登台舞蹈,两人一见钟情。后来,寿王的母亲武惠妃去世,玄宗一时间寂寞忧伤无法排解,众位大臣才想起并提及另选后妃的倡议。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唐玄宗李隆基召见杨贵妃时,正是听闻杨玉环擅长舞蹈,于是令乐工演奏霓裳羽衣曲。——“听听这是朕谱的曲子,随它也来起个舞吧。”杨玉环听到《霓裳羽衣曲》时,一个舞者天生对于艺术的敏感性,让她不由自主地将《胡旋舞》中的旋转动作,巧妙的运用到《霓裳羽衣舞》中。一旁的玄宗看着目瞪口呆,直呼内行。演毕,亲自将金钗赐给了杨玉环,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这就是他们美丽的邂逅,人生若只如初见!
大诗人李太白也曾意气风发,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旋即,踏入宫墙之内,任翰林供奉。其中,这段时期他留下的最经典的作品,就是奉命而作的清平调三首,将花与人相拟,写尽贵妃当时的宠信。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可惜,好景不长。天宝年间,玄宗逐渐荒废政事,人间世不再太平。再加上军制上的结构性压力,东北兵起,安史之乱的烽火,烧断了玄宗的梨园。兵荒马乱之中,贵妃也不得已自尽于马嵬坡下。三十年后,只有白发苍苍的宫女,回忆起以前的开元盛世,还有那宫墙内的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不止是宫墙之内的舞蹈,它的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只能从中晚唐的诗句和敦煌石窟上的壁画来进行推测。盛唐的舞蹈服饰应该是比较宽松的,动作幅度也很大,带着“急破摧摇曳,罗彩半脱肩”和“翻身入破如有神”的魅力。传闻,杨贵妃就很擅长作霓裳羽衣舞。在野史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杨贵妃的体态并不算轻盈,却能够表演这样动作大幅度的舞蹈。所以霓裳羽衣舞是以其宽松、柔美的动作来展现唐代女性丰腴自信的一面的。
当时的乐曲和舞蹈的排编也遵循着一定的规矩和格式,像一般的法曲一样,一套由“散序—歌头—排遍—入破”四个完整曲段构成。相对而言,霓裳羽衣曲的篇制结构更长,除了散序和入破之外还有中序。其中散序无拍,入破也比较舒缓,显现出相对鲜明的色彩。
霓裳羽衣舞在安史之乱后,一度失传。但还流传着由宫廷向民间演绎的版本,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广场舞,但是你肯定很难想象到霓裳羽衣舞的大规模起舞的形象。霓裳羽衣舞就像那绚烂的盛唐,再也回不去了。
可惜,经历了晚唐和五代的战乱,霓裳羽衣舞又再度迷失了,特别是乐谱的消失。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皇后周后曾经努力复原失传的《霓裳羽衣曲》。南宋年间,写有《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人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段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