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其次,我们要大概知道一下,喇叭的Bug。它一般是金属材质,在音盆中间,但它是与音盆相互独立的喇叭部件,所以音盆振动的时候,它不会跟着做振动运动。那哪一种更好呢?哪种功能更实用呢?那就要深入点去看看它们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呢,相位锥的结构有这样的特点:

最近有车主朋友私信康少,问了个U17康少觉得挺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有的喇叭中间是凸起来的,像锥子一样,有的是平一点的,像个盖子一样,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怎么选呀?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1)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2)

其实,凸的那个就是相位锥,平一点的那个就是防尘帽。

它们有什么区别?

听名字就很好猜了,相位锥是用来修正改善喇叭的相位表现的(通常我们把相位锥叫“子弹头”);而防尘帽,主要是用来防止尘灰颗粒跌入音圈的。

那哪一种更好呢?哪种功能更实用呢?

那就要深入点去看看它们的工作原理了。

关于相位锥

首先呢,相位锥的结构有这样的特点:

它一般是金属材质,在音盆中间,但它是与音盆相互独立的喇叭部件,所以音盆振动的时候,它不会跟着做振动运动。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3)

其次,我们要大概知道一下,喇叭的Bug。

喇叭音盆在振动发声时,所发出的声波是向四处传播的,并不是集中向我们的耳朵方向传播的。然而呢,这些声波的频率、波长、所携带的能量又都是长短大小不一的,音盆又是一个像盆地一样的形状,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音盆内侧振动点所发出的声波,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先传播至音盆另外一侧再反射出去,这样就导致同一个信号由于有部分是直射到人耳、另外一部分则是经过反射才到人耳的情况,因而在听觉上会出现时间差和相位差,并且反射的信号和直射信号形成干涉的话,容易出现驻波的现象。

第二种情形:中高频信号的离轴扩散角度(也就是指向性范围)较窄,尤其是锥盆式音盆,中高频信号会天然地趋于“聚焦”,导致空间感不够开阔。

针对这两个bug,怎么改善呢?

这时相位锥就应运而生了:

在音盆中间加一个相位锥(相位锥自己是不会振动发声增加杂音的,这就是它结构的独特之处),音盆发出的声波就不会先传播到音盆的另一侧,而是先传播到相位锥上,然后再反射。不要小看这个锥,它可以很大程度上修正反射角度和相位,缩短时间差!这样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就会感到声音就更加集中,能量也更强一点。

同时,相位锥的反射作用,也能够显著地拓宽中高频信号的扩散角度,让中高频声波能够在更宽阔的空间内进行良好的传播。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4)

除了修正相位这个主要工作,相位锥还能有效地改善音圈的散热,它的结构有助于空气流动,金属制成的相位锥本身就有利于内部的热量传导出来。

关于防尘帽

防尘帽,一般是平面的形状,也是在音盆的中心。防尘帽连接音盆,当音盆振动时防尘帽也同步振动。这是它和相位锥在结构区上最大的区别。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5)

防尘帽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尘灰颗粒跌入音圈,避免影响音圈以及喇叭单元的正常运作。

防尘是它最大的作用,但是,因为它是和音盆连接的,所以它实际上也属于“振膜”的一部分,也同样参与到发声当中。那它会怎样影响声音呢?

实际上,防尘帽有凹一点的(接近于平的那种),也有凸一点的。对比凹形防尘帽与凸形防尘帽,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其振动模式以及由此而直接导致的共振程度的不同,而这些差异也就直接决定了两者在发声特性和频响曲线特性上有所区别。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6)

左图为凸型防尘帽,右图为凹型防尘帽

凸形防尘帽会对喇叭单元的分割振动形成较强的抑制,同时也能够过滤掉一部分过量的高频信号。但因为它的共振比较大,所以它的曲线峰值较大,也就是说频响曲线的平直性相对较差。

而凹形防尘帽的共振程度比较小,峰值也相对较低,在曲线形态上可以做到比较理想的平坦度,因而也会有更加良好的指向性。

在音质上,凸形防尘帽的喇叭,声音听起来会更柔顺一点,不过解析度和结像力就相对弱一点了,所以声音也较为浑厚;而凹形防尘帽的喇叭,声音则会清晰明亮一点,但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圆润感。

推荐12种监听喇叭的选择(我是要有防尘帽的还是有相位锥的)(7)

说到这,大家就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了吧。实际上,两者各司其职,如何选择,就看你觉得自己最需要的功能是什么了。如您还有疑问,可私信康少详细咨询,或到店了解。

(文章图片、部分文字资料来源自网络公开整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