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她们与鼎盛时期的周杰伦、蔡依林,并称为“一王一后一团”;她们,是“台风也吹不散”的S.H.E。女粉丝过半的女团并不多见,她们是70%,没有C位互撕的女团所剩无几,她们用行动证明,而能十几年陪着粉丝长大的女团,真的就只有她们了。主播 安心编辑 CTK

点击上方 △ 音频

作者 一叶舟

主播 安心

编辑 CTK

女粉丝过半的女团并不多见,她们是70%,没有C位互撕的女团所剩无几,她们用行动证明,而能十几年陪着粉丝长大的女团,真的就只有她们了。

她们与鼎盛时期的周杰伦、蔡依林,并称为“一王一后一团”;她们,是“台风也吹不散”的S.H.E。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1)

18年:对流星许的愿,并不会都实现

2000年,3位注定会相遇的女孩,同时参加了《宇宙2000实力美少女争霸战》选秀比赛。

结果,只想带妹妹见见吴宗宪的Selina获得了冠军,Ella和Hebe则被淘汰。后来她们同时被宇宙音乐相中并签约,取名S.H.E。

2001年的9月11日,S.H.E发布第一张专辑《女生宿舍》,正式出道。并最终依凭实力,在群雄崛起的2001年,成为了华语乐坛第一代真正意义上取得商业成功的女团,首张专辑在全亚洲销售超过75万张。

我的朋友当中,很多人都是S.H.E的粉丝,问她们为什么喜欢?

“很多值得喜欢的啊,更多是因为她们在歌曲里传递出的新女性形象和态度。”

正如她们在《你快乐我随意》这首歌曲中唱到的那样:

我的脾气 你要当心别只会说我爱你

你的思考 到底停留在几世纪

你的梦想 是不是能跟我比

你的生活 会把女朋友排第几

你的衣服 我不可能帮你洗

她们传递的不再仅仅是优美的音质,而是在教给我们新一代的女性一些关于成长的事:

我们不再仅仅是男人的女朋友们,我们也不会再只是那些依附于男人们的不独立人格,我们也不会再用讨好的态度去对待男性。

那些诸如“没有星星的夜里,我用泪光吸引你”的歌词,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心声了。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2)

在她们三人的名字中,Selina代表美丽和温柔、Ella代表勇气、Hebe代表自信。

18年来,她们用各自的成长与人生向粉丝诠释了这些寓意,一点也不容易,也并不顺利:

Selina一度被认为是甜美公主,人美声甜,又有高品质男友护持,但命运的弦终会弹出意外的音,2010年10月,拍摄过程中的那场爆破,致使她被大面积灼伤,存活率甚至只有46%,腿上的皮肤是用头皮做的植皮术。

长达5年的恢复,才使她勉强可以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事业的停滞更伴随着婚姻的合离,相爱多年的夫妻终还是选择了分散。

如今,在姐妹们的支持中,她终于走出阴霾,再度活跃在综艺舞台,依旧是美丽和温柔的代名词。

她有太多可以放弃的理由,却最终选择继续活出美丽的自己,面对暴击,回以温柔一笑。

Ella是三人中的“假小子”“男人婆”形象,曾经为了完成节目效果而摔伤腰椎,为了演出真情实感差点烧伤耳朵,她是那个特立独行的顽强勇士,凭着率真和拼劲,在粉丝中有极高的人气。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3)

如今她留起了披肩发,生下儿子劲宝之后,也面临了子宫和膀胱脱垂的生育后遗症,做母亲的勇气也真的不是谁都有;

文艺女神Hebe,曾在团体中最没有个性特色,在“单飞不解散”之后,更多人都以为她将寂灭或雪藏,然而她却用静静的努力,让大家真的记住了她是田馥甄,成为了三人中最坚守梦想的那一个,这是一份了不起的自信。

而我们也在她们的歌声和人生经历中,寻找并建立着自己的生活定义,也在学着抚平那些与成长和年龄有关的焦虑,然后在不易和焦虑中不停前行。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4)

“聪明人”都有着诸多关于年龄的焦虑

十几岁时,我们的焦虑常常是:

隔壁班的男孩子到底有没有看到我,那些做不完的数学题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搞定,我什么时候才可以烫着大波浪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二十几岁时,我们的焦虑常常是:

我要留在北上广奋斗还是接受小城市的安定,我要再等等看还是就嫁了他,我要诗和远方却为什么还一直停留在眼前的苟且之中。

三十几岁时,我们的焦虑常常是:

生了孩子身材走样,老公本事不大脾气倒挺大,工作上越学越着急,父母还在老家无法享受好的医疗条件,学区房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四十几岁时……

我已经焦虑得不能再继续想。

当然,这些焦虑的出现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对应的,我们在正常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注定会遇到相关的命题。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5)

只是,问题来到眼下和我们的焦虑出现,并不是一回事。让我们焦虑的,其实正是我们的“聪明”:

  • 我们总想活在幻想中那个不焦虑的年龄段

“等你嫁了人,我和你爸就算是即刻走了也是心安的。”

老同学倩,到如今还没有结婚,每次聚在一起吃饭,她那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就会语重心长地抛出这句话。

这是倩听到的最恐怖的话,就像是魔咒。

而她呢,只想赚足够多的钱,让父母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而自在生活。

可这样的回报在她父母看来却是眼下最没必要考虑的事。他们觉得只要她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比什么都强。

倩和她的父母就这样被焦虑包围着,只盼着未来一切都好的那一天,能快点到来。他们总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年龄段上能开始安然的新生活。可是,未来注定是不可测的,每一个此时此分我们尚不能完全把握,又何谈未来?未来还有未来的焦虑在等着。

在这样的焦虑中,他们甚至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每顿饭都是沉默和叹息,因为任何话题都可能绕到彼此敏感的那个字眼。

急于想成为“过来人”,可过来人也只是把过去应对了而已。

深受欢迎的中年气质演员咏梅、刘敏涛,都在看淡了年龄焦虑之后走出了自己的路,最好的路只有脚下的路。

  • 我们总想让自己对别人而言是有价值的

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形成,我们从不认为离开了别人我们是有价值的。就好像我们有价值这件事就是对别人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

而无价值感,则让我们的焦虑成倍疯长。

更焦虑的是,我们内心还纠结着如何在自我实现和为他人服务之间寻得平衡。

所以我们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一种“你对我是否认可以及你对我是否满意”的评价标杆。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6)

于是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都感到很难成为自己,同时又焦虑着怎么才能更好地为别人贡献价值。

为孩子、为父母、为配偶甚至为上司。

  • 我们总想把自己变成执行计划的一个工具

为了应对未来,让未来充分可控,我们常会有一大堆的计划。我们总认为,完成了这一步计划就相当于解决了未来的某个忧患。

只是我们把所有关于计划完成的成就感都建立在了未来的某个点上,我们便始终是匮乏的,始终不曾畅快享受这一刻的满足感。

完成了项目,“哇,我可以升职啦!”

孩子拿下了十级,“哇,她/他将来至少有碗饭吃啦!”

如果不关乎未来,当下这一刻都仿佛没有了意义。这是典型的被结果控制、被结果绑架。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7)

我们最终也只能在发现自己中不停前行

S.H.E的18年在各自的不易和焦虑中匆匆而过,在这18年里,我们也都在自己的焦虑中生活、成长。也许现在回过头来,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困扰着你的焦虑,都不算什么。

在每个焦虑的当下,如果你可以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踩着节奏,发现自己,面对未来,做到不慌不忙:

  • 把简单的事认真做好

李松蔚举过一个例子:关了灯,他跟女儿说,“现在把眼睛闭起来,不要动。”

可是女儿马上跟他说,“我现在还睡不着。”

于是他回答,“我只是让你把眼睛闭起来,不要动,没有让你睡觉呀。”

我们也常常这样,在做简单的事情时,考虑着特别多背后的意义和未来的走向,而事实却最后变成:因为没有认真做好最简单的事,总是沉迷于猜测结果,而无法实现最终的目标。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8)

把每个年龄中需要重复做的简单的事都做好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 别对焦虑太焦虑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焦虑点,但糟糕的是,发现之后我们也就又多了一种对焦虑的焦虑。

“我发现从28岁开始我对钱特焦虑,不知道是童年太缺还是我太爱攀比,不知道我这样发展下去可怎么是好……”

事实上,因为我们处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焦虑一时难以避免,再正常不过了。可你越是急着要跳过去,越是会发现横在眼前的是鸿沟。

后记

时间的坐标上,永远只存在“现在”这一个刻度。

我们在每个年龄段中都有着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匮乏感,如果能甄别出自己独有的那一种“灾难性思维”,把情绪的开关打开在当下,也许你会发现,尽管就浸泡在焦虑中,也没什么要恐慌的。

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听着不想长大的我们都成熟了)(9)

青音约,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