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系被接管原因(安邦退出与万豪的喜达屋之争)
安邦系被接管原因(安邦退出与万豪的喜达屋之争)2014年,安邦以19.5亿美元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2.2亿欧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2.1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劳埃德银行100%股权;约1.1万亿韩元收购韩国东洋人寿57.5%的控股权;1.5亿欧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100%股权;以15.9亿美元收购美国信保人寿。自2013年开始,安邦的动作渐渐大起来,4月27日,安邦旗下和谐健康保险举牌金融街,持股比例达到5%,成为其第二大股东,5月再次增持,持股比例更是超过了5%,截至6月末,持股比例为8.88%。之后还与生命人寿还拉开了对金地集团的举牌大战。12月底,以每股12.07元的价格,136亿元的总值,举牌招商银行,震撼了A股市场,创造了A股大宗交易的新纪录,此后又以35亿元增持民生银行。2013年底,保费在安邦寿险部门的总资产中仅占8%。所以说,安邦集团的7000亿身家基本来自于它身后多个财大气粗的国企“土豪”的增资,和对
安邦与万豪的喜达屋之争本周告一段落。据新华社报道,3月31日,安邦退出与万豪的喜达屋之争。喜达屋方面则重申,将致力于与万豪合并。去年11月,万豪国际与喜达屋已经达成协议,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收购提案,不过,中间安邦集团突然插手并提高收购价打得万豪措手不及。经过数月与安邦的争夺,最终喜达屋花落万豪。
有分析指出,安邦的境外投资已经碰触了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保监会对安邦近期两笔海外并购持‘明确不支持态度’。
安邦保险成立于2004年,目前是中国9家集团化的保险公司之一,以7000亿元的资产规模名列第五。与、人寿等以保险业务为立身之本的公司不同,安邦集团的成长历程并不太像其他的保险公司。
显示,2013年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仅财险一项就分别收入2230亿元和1154亿元保费,但是以财险起家的安邦全年保费抽入仅仅65亿元,在64家财险公司中排名第14位。
2013年底,保费在安邦寿险部门的总资产中仅占8%。所以说,安邦集团的7000亿身家基本来自于它身后多个财大气粗的国企“土豪”的增资,和对保险业以外的投资。
2011年的8月,安邦财险出资4.92亿元购置了原成都市行政办公中心1号楼、2号楼房产。据说这次的受让条件非常苛刻,所以只有安邦财险一家递交了保证金和相关材料。这次的受让很低调,了解的人并不多。
除了地产,安邦还在二级市场吸纳股,包括增持民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成都农商银行。到2011年年底,成都农商行被安邦50亿元吸收35%的股权,成为控股成都农商行的第一股东。
自2013年开始,安邦的动作渐渐大起来,4月27日,安邦旗下和谐健康保险举牌金融街,持股比例达到5%,成为其第二大股东,5月再次增持,持股比例更是超过了5%,截至6月末,持股比例为8.88%。之后还与生命人寿还拉开了对金地集团的举牌大战。12月底,以每股12.07元的价格,136亿元的总值,举牌招商银行,震撼了A股市场,创造了A股大宗交易的新纪录,此后又以35亿元增持民生银行。
2014年,安邦以19.5亿美元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2.2亿欧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2.1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劳埃德银行100%股权;约1.1万亿韩元收购韩国东洋人寿57.5%的控股权;1.5亿欧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100%股权;以15.9亿美元收购美国信保人寿。
2015年间,安邦曾试图以4.1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美林金融中心;11.7亿美元收购英国伦敦Heron大厦等。以上交易总计约69亿美元,约合438亿元人民币。
当然很多人也在质疑安邦大笔收购的做法,认为这种投资太过空中楼阁。但目前来看,安邦的发展壮大依然毫无疲态,庞大的资本支撑着它毫无顾忌的开疆扩土。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投资方式恰好只有艺高人胆大才能做到。
就完整的金融产业链而言,安邦也许还需要控股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但安邦从一家中型保险公司起步,从2010年初至今的短短四年里,已经算是行动迅猛了。而且,哪天一觉醒来就发现财经头条是安邦又挥师哪个金融行业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