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战略(日本的非洲战略)
日本崛起战略(日本的非洲战略)而当时还面临冷战的国际大环境,日本选择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非洲利益上采取了务实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平衡战略”。非洲国家白人政权往往亲西方,能给日本带来实在的利益。所以,面对非洲非殖民化与殖民化的两种选择,日本选择了后者。虽然日本在之后的二战中遭受重创,但战后日本还是将经济扩张作为恢复国力的手段之一。根据1957年日本外务省首次发布的《外交蓝皮书》:改善和提高9000万日本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经济的海外扩张。描绘纺织工厂的日本“浮世绘”﹀于是,1910年,日本政府任命南非白人耶珀·朱利叶斯(JeppeJulius)担任日本驻南非名誉领事,后于1916年正式向南非派遣贸易代表,当年日本还在开普敦开设了日本领事馆。1926年,日本大阪船运公司(OSK)开通神户经肯尼亚蒙巴萨港至南非德班的海上商业航线。至此,日本与南非基本确立了经济关系。到1937
二战以后,日本确立了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总体外交战略,在政治与外交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非洲在日本的外交战略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非洲的关注度却直线上升。
日本在经济上加大对非洲投资和援助的同时,在政治上也试图通过由日本主导的东京非洲发展大会(TICAD)拉拢非洲各国,日本的种种举措彰显出其非洲战略已经开始实施。那日本进军非洲的战略需求是什么呢?
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在横滨召开的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会议上演讲(图源.pexels)﹀
曾经的实用主义平衡近代日本与非洲的关系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完成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的日本亟需开拓海外市场,正好一战爆发使得欧洲特别是德国对南非商品出口减少成为日本商品进入非洲的机会。
描绘纺织工厂的日本“浮世绘”﹀
于是,1910年,日本政府任命南非白人耶珀·朱利叶斯(JeppeJulius)担任日本驻南非名誉领事,后于1916年正式向南非派遣贸易代表,当年日本还在开普敦开设了日本领事馆。1926年,日本大阪船运公司(OSK)开通神户经肯尼亚蒙巴萨港至南非德班的海上商业航线。至此,日本与南非基本确立了经济关系。到1937年,日本与南非贸易达到1.43亿日元的最高值,当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以南非为窗口,日本还与其他非洲国家建立了往来。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日本一度发展与埃塞俄比亚的关系。1927年和1930年日本与埃塞先后签订了友好条约和商业协定等,于1936年在亚的斯亚贝巴设立公使馆。
虽然日本在之后的二战中遭受重创,但战后日本还是将经济扩张作为恢复国力的手段之一。根据1957年日本外务省首次发布的《外交蓝皮书》:改善和提高9000万日本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经济的海外扩张。
而当时还面临冷战的国际大环境,日本选择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非洲利益上采取了务实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平衡战略”。非洲国家白人政权往往亲西方,能给日本带来实在的利益。所以,面对非洲非殖民化与殖民化的两种选择,日本选择了后者。
1960年,非洲新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发起签署《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主张通过武装手段推翻殖民统治时,日本的立场始终是主张采用和平手段。1966年,当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马里、尼日利亚和乌干达提交的有关运用一切手段结束白人少数政府对南罗德西亚的统治时,日本与美国和英国一道放弃了投票。
南非种族隔离时期,一名黑人男子上了一辆白人专用公交,紧张、不自在的气氛充满了并不宽敞的车厢﹀
日本的支持也换来了南非的投桃报李。1961年4月,南非白人政权正式给予在南非的日本人以白人待遇,这为日本与南非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同年,日本在约翰内斯堡的企业团体成立南非日本俱乐部,其宗旨是为在约翰内斯堡数量不断增加的日本企业提供帮助,也负责在约翰内斯堡建立日语学校。
此后,日本逐渐增加对非发展援助。1969年,日本向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仅占其对外官方发展援助总额的1.1%(约3.4亿美元),1975年这一比例急速上升到6.9%(约8.5亿美元)。日本希望通过提供发展援助使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增加对日本的好感和依赖度。正如日本学者所言:日本的对非外交政策是“双轨的”,即:在支持南非白人政权的同时,设法平息其他非洲国家的不满,并同时与“黑”“白”非洲发展关系。
数百名曼德拉支持者站出来,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革命学生海报描绘了在南非反对种族隔离的大规模游行﹀
冷战结束初期,苏联在非洲影响力消失以及美英等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相对冷落,使非洲政治权力的真空开始显现。这从而为日本介入非洲事务,填补政治权力真空提供了契机。
2009年,作为完全不同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海上警备行动”,日本开始向亚丁湾海域派遣2艘驱逐舰和2架P-3C巡逻机。在美国的协调下,日本和吉布提当年签订协定,在该国建立一处提供后勤保障的临时基地。2018年,日本防卫省又计划将该基地升级为永久性军事基地。
日本驻吉布提军事基地外墙,强调是针对“海盗应对行动”(图源.pexels) ﹀
日本的非洲战略争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市场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绝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因此,原材料和能源的稳定供应对于日本来说则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近些年来中东的动荡,使日本意识到在中东之外寻求能源供应的重要性和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紧迫性。
然而,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实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直至本世纪初仍未取得特别明显的成效。以石油为例,2000年后,日本进口石油的85%以上仍来自中东。因此,石油等资源丰富的非洲,势必引起日本的注意。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这对于日本这样的工业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图源.pexels)﹀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原油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0%的大陆,矿产的种类更是繁多,探明储量巨大,便于开采,铬、钴、钛、锂和金刚石占世界总储量的绝大部分,黄金、白金、铀、铝土、铜、锡和天然气的储量也很多。资源丰富的非洲对于日本维护其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的推进,日本必将会在非洲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获取更多的能源。
除此之外,非洲的市场也是日本非洲战略的着眼点。自2000年以来,非洲经济增长迅速,仅埃塞俄比亚的年增长率便达到8.2%,仅次于埃塞俄比亚的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经济增长率也达到了7.2%和6.9%。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非洲人口也将在未来几十年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大爆发期,成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速的地区。到2050年,非洲人口预计翻倍,释放人口红利。
亚的斯亚贝巴城郊公路(图源.pexels)﹀
目前非洲消费市场的发展充满活力与潜力。非洲的中产阶级数量已达3.6亿,预计2060年,非洲中产阶级将增长到11亿(42%)。因此,非洲大陆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和人口红利的庞大消费市场,这对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日本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日本的有识之士甚至将非洲定位为“最后的市场”,若能抢占非洲市场,这对于重振疲软的日本经济意义重大。
为此,1993年,日本倡议成立了每5年举办一次的东京非洲发展会议,以此为政治纽带,试图通过高质量的而全方面的官民援助,拓展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经过二十几年的运作,效果显著。2016年日本在非洲实施援助项目前十位的国家(按项目资金额度排名)及占对非援助总额的比重分别是:坦桑尼亚14.9%、肯尼亚13.7%、加纳11.5%、莫桑比克7.0%、乌干达6.4%、塞内加尔6.0%、刚果(金)4.1%、科特迪瓦3.2%、马拉维3.2%、埃塞俄比亚2.7%,这些国家是日本对非援助资金的主要流入地。此外,日本对非发展援助在涉及一些非洲大国的同时,在一些非洲小国也有少数项目。
打造非洲票仓,谋求大国地位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日本的经济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其谋求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大国的野心也逐渐显现。日本外交官对外阐述本国外交战略时就表示,“今天的日本,由于有了经济实力,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因此,图谋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然成为日本提升国际地位的捷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非洲国家的广泛支持。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往往是政治大国的体现(图为安理会会议)(图源.pexels)﹀
70年代末日本寻求竞选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席位时,非洲国家没有给予日本支持,致使日本的竞选计划最终流产或仅以微弱优势胜选,此事给予日本深刻警示和教训。在非洲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80年代初,日本逐步公布了对南非的十多项制裁措施,包括仅与南非发展领事级外交关系、禁止或限制对南非的直接投资、限制与南非的教育文化交流、禁止对南非出口武器、禁止从南非进口武器、禁止向种族隔离强力机构提供计算机等可能用于加强其能力的设备等。
直至今天,日本依然没有放弃入常的野心,因此,日本现阶段非洲战略的重点还是谋求得到非洲国家的选票,将非洲打造成支持其入常的票仓。
2013年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东京非洲发展会议上,安倍当时宣布,为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稳定,将在5年内向非洲提供总额3.2万亿日元,约合320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此间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一直以来,日本对非洲的慷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日本在非洲的存在感;二是争取在入常问题上赢得非洲国家的支持。
2020年9月,联合国在总部举行成立75周年纪念大会,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重申了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愿(图源.pexels)﹀
非洲战略能否实现?日本的非洲战略目的清晰,但能否支撑其政治野心呢?其非洲战略是否有不足之处?
首先,日本的非洲战略并未覆盖大部分非洲国家,而是有目的性选择部分具有战略价值的国家。自日本进军非洲以来,多是以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价值来确定与相关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反而更重视那些有战略价值和具有中心辐射作用的国家。例如,日本曾长期重视与埃及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北非地区政治事务的影响力,但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关系却显得很一般。这种不均衡的外交布局无助于日本发展同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也不利于日本获得非洲国家的广泛支持。
其次,尽管日本加强对非合作声势很大,对非洲的援助力度也逐步加强,但实际实施中仍存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政府财政资源有限、日本企业对非投资意愿不足等诸多问题。且日本援助非洲的方式多附加政治条件,对非合作深受西方国家援助思维的影响。由于日本的对非援助往往与受援国国内政治问题挂钩,受援国对此多有不满,这样的援助往往不能符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看来光砸钱也不一定能解决事儿(图源.pexels)﹀
最后,日本的非洲战略依然在其整体外交战略中处于从属地位。在日本目前的外交战略中,强化美日同盟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追随美国的步伐,是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日本非洲战略实施的过程,必须符合美国的外交战略,因此,非洲对于日本的地缘政治价值不会迅速增加。尽管日本在冷战后的外交自主性和大国意识大为增强,但在外交战略上追随美国的这一局面短期内并不会改变。而且,非洲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市场潜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洲在日本的经济版图之中的地位也不会快速提升。
所以说,日本妄图以其非洲战略来谋求世界大国的努力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
参考资料:解读日本对非洲的军事渗透.胡向春;日本对非援助战略研究.王金波;日本觊觎非洲石油.何建;日本借六次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做了什么?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