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乡村热土徜徉诗与远方(造梦乡村热土徜徉诗与远方)
造梦乡村热土徜徉诗与远方(造梦乡村热土徜徉诗与远方)“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都要抓庭院虽小,作用不小。于店主而言,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创业致富的梦想正在逐步落地;于村民而言,相聚有了去处,情感有了寄托,乡愁有了载体;于乡村而言,“庭院经济”既点燃了“烟火气”,又增添了“文化味”,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因此,越来越多像曼曼这样的创业青年投身家乡建设、发展庭院经济,使得“百千万工程”的青年味越来越浓。创业青年曼曼(左一)与我村党务工作者亲切交流。“这块空地位于村心,本是我家的闲置宅基地,与其空着荒废,不如好好利用,便由此萌生了开一间茶饮店的想法。”曼曼笑着说,“想法一提,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给我提了好多建议,还说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休闲空间,这老顾客呀他们当定了!”曼曼的想法和国家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村民群众以“美丽庭院”打造“美丽经济”,以家庭“小美”推动乡村“大美”,实现促进就业创
“百千万工程”,是城市与乡村的“双向互补”,更是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在曹三村,新业态、新人群正不断涌现,乡村反哺青年、青年赋能乡村的故事正徐徐上演。
“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在自家庭院开设悠闲的茶饮店,以美丽庭院带动庭院经济。一树一花草间皆体现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或坐在树下,或坐在窗边,和好友知己闲聊生活,无不乐哉。”这是“每刻”茶饮店主理人、创业青年曼曼在参选古镇镇“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时写下的自荐语。取名“每刻”,既有“每时每刻都要去珍惜和享受当下”的念想,亦有“随时随地都能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期盼。
“每刻”茶饮店精心布置、绿意盎然。
走进这家茶饮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树掩映、绿意盎然。近处,是铺满碎石的平坦路面,是整齐摆放的木质桌椅。远处,是错落有致的绿植花卉,是明亮通透的玻璃小屋。屋里,是三五知己的闲适天地,是慢了下来的恬静时光。从筹备装修到投入运营,曼曼夫妇俩亲力亲为,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只期为村民群众打造联络感情、链接彼此的场域。
创业青年曼曼(左一)与我村党务工作者亲切交流。
“这块空地位于村心,本是我家的闲置宅基地,与其空着荒废,不如好好利用,便由此萌生了开一间茶饮店的想法。”曼曼笑着说,“想法一提,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给我提了好多建议,还说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休闲空间,这老顾客呀他们当定了!”曼曼的想法和国家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村民群众以“美丽庭院”打造“美丽经济”,以家庭“小美”推动乡村“大美”,实现促进就业创业和美化人居环境的互利共赢。
“每刻”茶饮店成为村民群众休闲娱乐聚集地。
庭院虽小,作用不小。于店主而言,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创业致富的梦想正在逐步落地;于村民而言,相聚有了去处,情感有了寄托,乡愁有了载体;于乡村而言,“庭院经济”既点燃了“烟火气”,又增添了“文化味”,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因此,越来越多像曼曼这样的创业青年投身家乡建设、发展庭院经济,使得“百千万工程”的青年味越来越浓。
“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都要抓
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能吸引到像曼曼这样的青年回流家乡创业,得益于曹三村党委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度重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曹三村党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以“红帆领航 和美曹三”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美 乡风文明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曹三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标志。
一是锲而不舍紧抓人居环境整治。一方面,曹三村党委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化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五级网格,落细落实“四员职责”,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共建行动,定期联合“双联双助”结对单位、镇驻村组党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活动,带动全民共建提升创文质效。另一方面,曹三村党委于年初推出环卫保洁服务项目,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夯实人员队伍力量,决心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去补足人居环境整治短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累计发现卫生黑点36处,限时完成整改36处,整改率达100%。
曹三村党员志愿者开展“万棵榕树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
曹三村党员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串珠成链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今年以来,曹三村党委建成了党群服务站、暖蜂驿站、香山书房、休闲运动广场、村标、“四小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标志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同时借助“万企兴万村”行动,成功发动5家企业支持我村灯光亮化工程建设。此外,曹三村党委还规划设立了《曹三村乡村振兴2023-2027年项目库》,将主干道路改造、玻璃书屋、停车场、康乐中心、下穿隧道等一批民生福祉项目纳入建设规划,打造具有独具曹三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切实满足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曹三村“四小园”——街心公园。
曹三村村标。
三是多措并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曹三村党委坚持以文聚力、以文化人,大力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今年以来,曹三村党委新建“香山书屋”1座、“学习强国”线下阅读空间2个,开展“银龄童梦筑书香”阅读分享会5场,带动更多的村民群众参与阅读、享受阅读。同时,开展公益晚会、游园会、跳蚤集市、知识竞赛、青年交流等文娱活动近30场,参与人数多达2500人次,在潜移默化中把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带到群众身边,让村民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高品质、多种类的“文化大餐”。
曹三村开展“五四”青年节青年人才交流活动。
创业青年曼曼(左一)为我村妇女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乡村和青年是彼此需要的,我们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就是为了吸引更多新老曹三人,和我们一起建设曹三村,寻找乡村和青年的结合点,让二者的价值实现双向流动。”曹三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张炳辉表示。
青年以梦为马,造梦乡村热土,徜徉诗与远方。期待每一个有志青年,能够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奔赴广阔的乡村天地,用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重新定义乡村、再次点亮乡村。
灯都古镇编辑部
编辑:薛雅静
责编:小米
执行总编辑:袁新强
总编辑:梁泳彬
素材来源:曹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