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反导系统缩水 说明前2代防空导弹已无法满足空防的需要 这使得第3代导弹应运而生。第3代防空导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特点是由"反飞机为主"向"综合反飞机与通用、专用反导并重"发展 改进增加了前期型号没有或不足的反隐身飞机、反预警指挥机、反电子战飞机、反巡航导弹、反低层战术弹道导弹等作战能力。同时研制专门用于反中、高层战术弹道导弹的新型号。"爱国者"导弹正是这时期中远程、中高空地空导弹的代表。该系统起始于1964年五角大楼提出的《70年代陆军防空计划》 是美国陆军为适应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空中突击力量所造成的威胁而提出研制的。1970年首次进行试验 1982年制成。1984年装备部队并服役 历时17年 耗资20亿美元。海湾战争前 其已派生出MIM-104A、MIM-104B等多种型号 参加海湾战争的主要是MIM-104C("爱国者"PAC-2)型。外体较早期"爱国者"采用"指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的故事让爱国者地空导弹防御系统一战成名。新世纪后,美国更是大张旗鼓进行反导试验和部署,而作为第一种经受实战检验的地空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到底有何神通呢?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1)

海湾战争让"爱国者"导弹一时间成了媒体明星。即便在军事领域 "爱国者"也一下子成为地空反导系统的代名词。其实 地空反导系统由来已久 其理论雏形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而其实践则是随着防空导弹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第1代防空导弹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 主要是中高空和中远程型 代表型号是美国的"波马克"和"奈基"I、Ⅱ型 苏联的SA-1和SA-2。第1代导弹主要目标是采用高空、高速突防的战略轰炸机和战略侦察机 一般射程可达50公里左右 个别达140公里 射高也能达30公里左右 但这代导弹尺寸较大 机动性较差 只能固定发射。这时期反导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第2代防空导弹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主要对付低空、超低空突防的目标 其代表有:美国的"霍克"导弹、苏联SA-3到SA-9等一系列型号、英国的"山猫"、法国的"响尾蛇"、瑞典的RBS-70等。这代导弹机动性能好、反应快、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高 可形成全空域的火力覆盖。而低、中、高空的各种型号导弹的出现.也促使反导系统发展进入实践阶段。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2)

霍克防空导弹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3)

奈基——宙斯反导系统

在前2代防空导弹唱主角时期 美国先后研制了"奈基一宙斯"和"卫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前者只采用高空拦截导弹 后者用高空和低空拦截导弹分层拦截。1970年 美国已建立了"卫兵"系统的第1个发射场。在上世纪60年代 苏联研制并部署了高空拦截的反弹道导弹 1967年建成莫斯科反弹道导弹防区。但这时期地空反导系统理论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导弹性能也不稳定 且造价昂贵。随着弹道导弹技术不断发展 尤其是广泛采用分导式多弹头等突防技术 反导技术难度逐渐增大 系统也变得愈加复杂。在这种成本大幅增加、防御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美国于1976年关闭了"卫兵"系统的发射场 苏联也在1980年决定把已经部署的反导导弹撤除一半。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4)

第三代反导系统作战概念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5)

第三代反导系统的集大成者——S-400

反导系统缩水 说明前2代防空导弹已无法满足空防的需要 这使得第3代导弹应运而生。第3代防空导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特点是由"反飞机为主"向"综合反飞机与通用、专用反导并重"发展 改进增加了前期型号没有或不足的反隐身飞机、反预警指挥机、反电子战飞机、反巡航导弹、反低层战术弹道导弹等作战能力。同时研制专门用于反中、高层战术弹道导弹的新型号。"爱国者"导弹正是这时期中远程、中高空地空导弹的代表。该系统起始于1964年五角大楼提出的《70年代陆军防空计划》 是美国陆军为适应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空中突击力量所造成的威胁而提出研制的。1970年首次进行试验 1982年制成。1984年装备部队并服役 历时17年 耗资20亿美元。海湾战争前 其已派生出MIM-104A、MIM-104B等多种型号 参加海湾战争的主要是MIM-104C("爱国者"PAC-2)型。外体较早期"爱国者"采用"指挥引导加半主动雷达制导" 其中PAC-2的有效射程达160公里 射高24公里。根据设计该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空域、多用途的作战能力 可以取代"奈基"和"霍克"防空导弹 主要对付高性能的飞机 并能在电子干扰环境下拦截导弹 特别是战术弹道导弹和潜射巡航导弹。当然 这种纸面上的指标还需要实战检验 而海湾战争给了"爱国者"大出风头的机会。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6)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7)

被击落的飞毛腿导弹

1991年1月18日 部署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 成功拦截了1枚伊拉克的"飞毛腿"弹道导弹 这是地空导弹第1次击落战术地对地导弹 但这仅仅是开始。1月21日 伊拉克发射10枚"飞毛腿"弹道导弹 攻击沙特首都利雅得。部署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击落其中9枚。整个拦截过程在1分钟内完成 并达到90%的高命中率。这次袭击让"爱国者"一战成名。通过电视画面的渲染 全世界都对这种冷战时的"尖端"武器耳熟能详。随着"飞毛腿"导弹在空中爆炸的片段不断在媒体播放"爱国者"正式走上了"神坛"。从军事角度看 "爱国者"的成功证实了地空反导系统的实用性。实战中 美军已勾勒出"以弹击弹"的导弹防御系统轮廓。海湾战争后 "爱国者"导弹需求量大增。除美军外 以色列等美国在中东的盟国及友好国家也加紧部署 完善以其为主导的防御网。不仅如此 在东亚、欧洲也能见到"爱国者"的身影 其全球扩散趋势一时间无可阻挡。截至2010年 美国以外装备"爱国者"导弹的国家有:北约成员国如德国、荷兰、西班牙、希腊等 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埃及、约旦、沙特、巴林和科威特 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中国台湾地区也装备了"爱国者"PAC-2型导弹 台湾当局也一直试图引进更新的型号。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8)

部署在日本的爱国者导弹

在订单的刺激下 其制造商雷神公司也根据"爱国者"在战争中的表现不断推出改进型和发展型号 最主要的成果是编号为MIM-104F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该弹是"爱国者"系列集大成者 其体积比前期型号大为缩小 一个发射架可载弹16枚 可发射更多导弹拦截目标 增加成功机率。该弹一改传统的近炸方式 不设高爆战斗部 而是配有个由24根钢棒组成的"杀伤增强装置"。该装置设计原理以钢棒瞄准撞击来袭的导弹弹头 利用动能去引爆目标 这是它比较独特的地方。而这也要求导弹更加准确 其以中途惯性导引加上终端主动雷达导引 这与PAC-2型不同。其最大拦截距离30-40公里、高度15-20公里 最大飞行速度为6-7马赫。不过 其相控阵雷达不具备早期预警能力 所以仍要卫星提供支援。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9)

爱国者3型

除了新型导弹外 雷神公司还对原有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软硬件升级 以满足不同需求。针对"爱国者"PAC-2型 其推出另一个改良版PAC-2GEM。该型号具有在飞行中自我修正飞行路径的能力 而原先所有修正信号必须由地面控制中心传送到导弹上。另外的重点项目则是对软件系统的升级。雷神公司编写了一套软件 可通过系统升级让早期型号具备拦截火箭弹的能力。该升级套件投入使用 使美国得以向韩国推销1991-2003年间部署在沙特和科威特用以防御伊拉克的库存"爱国者"PAC-1型导弹。由于朝鲜大量部署多管火箭炮 这项技术正中韩国下怀。而除了对客户"投其所好" 美国自已也在利用"爱国者"的"明星"效应。海湾战争后 美国以"爱国者"等导弹为依托 积极构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20世纪末 美军提出的NMD(国家导弹防御)和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构建 "爱国者"导弹都是陆基拦截体系的基石。以TMD为例 其构建由低层防御和高层防御2部分组成。低层防御包括"爱国者"PAC-3、 MEADS(扩大的中程防空系统)、NAD(海军区域防御)系统;高层防御包括THAAD(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NTW(海军战区防御体系)、空军的BPI(助推段防御)。其中"爱国者"导弹、NAD系统、 THAAD系统、NTW构成TMD的核心和重点开发项目。声名显赫的"爱国者"构建的反导系统 风生水起。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10)

TMD系统

其实 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爱国者"并非铁板一块。在其成名的海湾战争中 "爱国者"也远不如宣传的那样"给力"。1991年2月25日 1枚"飞毛腿"导弹击中了位于沙特宰赫兰的一个军营 造成28名士兵死亡。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使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展开了关于"爱国者"的技术分析与调查 结论是:存在技术缺陷。而战后陆续披露的数据 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海湾战争中 伊军共进行了93次导弹攻击 43次针对以色列 50次针对沙特 而美军共发射了86枚"爱国者"PAC-2导弹用于拦截。结果是50枚命中了"飞毛腿"导弹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毁脱落的碎片 22枚命中了假目标 还有数枚完全落空 因为伊军根本就没有发射战术弹道导弹。至于前文提到的10发9中 可能是击中碎片误认为击中导弹 也可能是伊军命中精度低而造成导弹已被击落的错觉。比如1991年2月16日 沙特港口朱拜勒遭到1枚"飞毛腿"导弹的攻击 导弹落入离码头约150米处的港湾中。而当天防护港口的"爱国者"导弹正在进行技术维修 未能进行拦截。无论如何 结果表明联军防空导弹系统处于全面下风 实战统计数据事实上对"爱国者"系统极为不利。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11)

俄罗斯S-400

爱国者导弹有多厉害(曾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事实竟如此不堪)(12)

中国红旗9

不过 不能就此否认"爱国者"导弹大战"飞毛腿"的意义。尽管"爱国者"的战绩存在水分 但这确实是世界上第1次实战击落地对地导弹 证明了地空导弹反导的技术可行性。"爱国者"击落"飞毛腿"的成功战例 开启了地空反导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海湾战争后 俄罗斯、欧洲、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地空导弹都在"爱国者"的刺激下 得到快速发展。而其所带来的NMD和TMD等"地/天一体"作战理念、超高难度的拦截模式令人眼花缭乱的作战样式 也不断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导弹威慑的单一认识。此外 其对军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也是不可以忽略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