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铜仁交通变化(大交通助力铜仁大发展)
未来10年铜仁交通变化(大交通助力铜仁大发展)在水运方面,乌江航道整治工程、沿河、德江、思南水运港口建设项目,乌江思林水电站、沙沱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和通航设施工程等相继完工,打通了贵州北上长江的出省航运主通道,为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水运大通道,500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同时,实施好百里锦江航道“一船通”工程,努力把锦江航运打造成集水上旅游、城市水上公交为一体的绿色水运辅助通道。 在铁路方面,成立铜玉铁路公司,开工建设的铜玉铁路,成为贵州经国家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批复开工的首条地方铁路。随着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开通 铜仁正式融入全国高铁“朋友圈”。纳入规划的渝怀增建二线孟溪至铜仁东段、昭通至黔江铁路、遵义经铜仁至吉首等3条铁路也在紧张筹备中,同时,积极争取铜仁至张家界、贵阳至郑州铜仁段、涪陵至柳州铜仁段等铁路早日开工建设。 新华村的变迁只是铜仁交通发展的普通场景和缩影。最近几年,铜仁市加大交通投资力度,从2011年起连续6年实现交通投资上百亿规
冬日,贵州铜仁市石阡县五德镇新华村“石阡苔茶一条街”上洒满阳光,公路两旁新建的砖房鳞次栉比……一条柏油公路穿行山间抵达新华村,与全村10个村民组的通组公路联通,把被誉为“云端上的新华”与山外世界连接起来。
路通了,这个海拔千米左右的村庄也变得热闹起来,办起了集市。过去偏僻闭塞村寨变为热闹乡场,每隔五天方圆十里的村民就汇聚于此从事买卖。
“这几年,我们依托越来越好的交通环境,大力发展石阡苔茶收益不错,农户手里开始有了余钱,盖起了新房。”村支书王飞说,“新华村毗邻佛顶山、鸳鸯湖、五德万亩桃园等景区景点,目前正在依托交通网络规划农旅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为村民开辟更多的增收渠道。”
构建“四位一体”交通体系
新华村的变迁只是铜仁交通发展的普通场景和缩影。最近几年,铜仁市加大交通投资力度,从2011年起连续6年实现交通投资上百亿规模,积极构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用航空、便捷水运”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助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
在公路方面,铜仁市先后建成铜大高速和杭瑞、思剑高速铜仁段等6条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6公里,10个区县实现“县县”通高速。开工建设铜仁至怀化、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印江至秀山、石阡至玉屏、江口至玉屏、沿河至松桃4条高速公路;石阡至湄潭、铜仁环城高速、德江合兴至石阡聚凤等高速公路建设也即将动工。
在航空方面,共筹集4.29亿元实施了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能满足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A321系列等航空公司主力机型的安全起降。机场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长沙、贵阳等20多个城市的航班。争取了黔北(德江)机场立项建设,形成一市两机场格局。
在铁路方面,成立铜玉铁路公司,开工建设的铜玉铁路,成为贵州经国家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批复开工的首条地方铁路。随着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开通 铜仁正式融入全国高铁“朋友圈”。纳入规划的渝怀增建二线孟溪至铜仁东段、昭通至黔江铁路、遵义经铜仁至吉首等3条铁路也在紧张筹备中,同时,积极争取铜仁至张家界、贵阳至郑州铜仁段、涪陵至柳州铜仁段等铁路早日开工建设。
在水运方面,乌江航道整治工程、沿河、德江、思南水运港口建设项目,乌江思林水电站、沙沱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和通航设施工程等相继完工,打通了贵州北上长江的出省航运主通道,为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水运大通道,500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同时,实施好百里锦江航道“一船通”工程,努力把锦江航运打造成集水上旅游、城市水上公交为一体的绿色水运辅助通道。
从“边缘”变“前沿”
大交通改变了铜仁的时空,让铜仁从“边缘”变“前沿”,成为贵州向东开放的前沿阵地。目前,铜仁已构建至周边贵阳、怀化、凯里、吉首等城市2小时高速公路圈和2小时通达贵阳、长沙等黔中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高速铁路圈,3小时到达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发达地区的空中快速通道,极大地拉近了铜仁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路途的顺畅,让铜仁“山门”打开,逐步变为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
浙江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周红老师老家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1994年,他大学毕业后到嘉兴工作。他说,过去回乡探亲是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往返2000多公里车程折腾人,特别是冬季的苗王坡山路令人心生畏惧,经常看见发生车毁人亡事故。今非昔比,过去汽车翻越苗王坡需要1个小时,而今杭瑞高速公路开通后仅需10分钟!回乡的路更便捷,可选择高铁、飞机、自驾车等方式,车行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如在画中行。
农夫山泉、温氏集团、三特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铜仁,改写了铜仁的经济版图和格局。
眼下,铜仁市正在进行的交通建设攻坚会战以“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交通先行”为统揽,围绕公路水路提等升级、扩大覆面、增加通道、完善设施四个重点,力争将铜仁打造为黔东立体交通枢纽,助力铜仁脱贫攻坚。
大交通释放大活力
笔者驱车从江口县城沿梵净山环线公路前往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村,一路不仅领略了原生态的山水风光,更是对“小康建设、交通先行”的理念深有感触。大交通给这个往昔的贫困村庄带来了震动、改变与未来,它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俗话说,美丽不能当饭吃。桃花源村还真把美丽当饭吃呢!”该村怡心园山庄主人冯华满脸喜悦,“直通村里的公路引领着游客来了,乡亲们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自家产的农特产品,不用再四处打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有甜头!”
当地干部告诉笔者,自从杭瑞高速公路与梵净山环线公路贯通以来,前来桃花源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利用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天然美景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20多家,村里的原来无人问津的农特产品成为走俏货,村民的收入与日俱增。
桃花源村“华丽转身”是铜仁市优先发展大交通的生动注脚。在梵净山周边、佛顶山麓、乌江两岸、锦江河畔,通畅的公路一头连接着山路,一头连接着山外,已成为致富路和小康路。
道路通,百业兴。而今,铜仁交通迎来“交通 ”的融合新时代,大交通正在释放大活力。铜仁各级党委政府意识到只有主动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交通深度融合 最大限度激发“交通 ”效应 调结构、转方式、促跨越 铜仁才能在大交通助力下迈出一条新路。基于此,铜仁以国家和贵州省“678”高速公路网为基础,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布局更完善、能力更充分、覆盖更广泛、衔接更顺畅的高速公路网。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以铜仁主城区为中心,“3小时覆盖10区县”“4小时覆盖3A级以上旅游景区”“5小时覆盖乡镇”的铜仁交通圈。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