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安门升旗手张自轩收入(走近天安门广场擎旗手刘文轩)

天安门升旗手张自轩收入(走近天安门广场擎旗手刘文轩)刚退伍那阵儿,刘文轩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里只有一辆旧自行车。很多时候他都是徒步去各个单位和学校宣讲,他的父亲不出远门时,他才能有机会骑一次自行车。父亲也是一名老军人,对他非常支持,当知道儿子义务宣讲国旗文化时,就把自行车让给他骑。那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天安门前升旗的形象。对天安门,对刘文轩的到来,可以说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学生们见了他,总有问不完的话题,他总是把自己在天安门前升旗的故事滔滔不绝的讲给孩子们听。有了一辆旧自行车,下乡宣讲时他更方便、更节省时间了。有一次,他去卫辉北闸口北边一所学校宣讲,当时天刮着大风,他正骑着车艰难行进时,链条突然断了,所幸离前面的村不远,他就扛上车走了十几分钟,来到村头一户人家,把车寄放那里,徒步赶往学校。这家男主人听说他去讲课,人家就把那辆除了铃不响那都响的自行车借他骑,当回来还车时,那位男主人已把车链子给他修好了。人家说年轻时也当过兵,还当

小水滴

中国国旗班的每一位队员都是万里挑一。特别是擎旗手,更是国人瞩目的焦点。河南省卫辉市的刘文轩就曾是一位国旗擎旗手。服役期间 他在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2000多次 圆满完成国家重大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等擎旗任务。直至现在,他依然是新乡市最早在北京天安广场担任国旗的擎旗手 也是卫辉市唯一一名天安门前的国旗擎旗手。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里《大国仪仗一一升旗仪式》专题片里,就是他1988年国庆节时,担任执旗手的威武画面。

护卫国旗 高于生命

“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并不是八个中国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我终生的精神仰望”刘文轩说。

天安门升旗手张自轩收入(走近天安门广场擎旗手刘文轩)(1)

1986年冬,刘文轩从河南省卫辉市入伍到北京武警总队某支队新训大队。后经过层层选拔,到北京武警总队天安门警卫中队国旗班服役。国旗卫士的训练是极其严格的。刘文轩和国旗班的每一位队员利用大头针、十字架、沙袋和扑克牌来练站功、走功、眼功,达到在痛痒和任何恶劣天气情况下站立三到四小时以上军姿不变形,确保走出的每一步都威武雄壮、铿锵有力,在烈日下做到二十分钟不眨眼的训练效果。通过刻苦训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旗卫士,并荣幸担当者担当着擎旗手的重任。

在守护国旗的日子里,每天仰望国旗,护卫国旗、忘我擎旗,时刻牢记守卫国旗重于生命的誓言。1987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接哨时太阳还在东方的云中时隐时现,接哨半小时天气突变,雨夹着雪从天而降,广场的游人奔向四方躲避,但他向钉子一样钉在哨位,短短十几分钟衣服几乎湿透,阵阵寒风吹来,衣服一会儿便结了一层薄冰,全身冰冷刺骨,头由阵痛变成要炸裂一般的疼痛,此时他抬头看看头顶的国旗,感觉身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无数先烈在看着他。他知道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为了国旗的尊严,他用坚强的意志坚持到下岗,当回到驻地验完枪并交给值班员后,眼前一阵发黑倒了下去,头重重的磕在了墙角,额头至今还留着一道疤痕。服役期间,刘文轩在被誉为”祖国第一哨”的制高点上,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凭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忠诚,把哨位和祖国的荣誉融为一体,圆满完成了近两千次升降旗任务。同时还到单位和学校宣讲国旗知识、示范标准的升降旗仪式二百多场次,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激情和凝聚力。他所在的班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为他们题词“光荣哨位 神圣职责”。国务院中央军委曾授予他“国旗卫士”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 退伍不褪色

1990年春退伍后,刘文轩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保卫科工作至今。工作中,他始终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新乡、卫辉的学校、机关、社会团体、基层党组织进行国旗文化深入教育。

天安门升旗手张自轩收入(走近天安门广场擎旗手刘文轩)(2)

刚退伍那阵儿,刘文轩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里只有一辆旧自行车。很多时候他都是徒步去各个单位和学校宣讲,他的父亲不出远门时,他才能有机会骑一次自行车。父亲也是一名老军人,对他非常支持,当知道儿子义务宣讲国旗文化时,就把自行车让给他骑。那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天安门前升旗的形象。对天安门,对刘文轩的到来,可以说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学生们见了他,总有问不完的话题,他总是把自己在天安门前升旗的故事滔滔不绝的讲给孩子们听。有了一辆旧自行车,下乡宣讲时他更方便、更节省时间了。有一次,他去卫辉北闸口北边一所学校宣讲,当时天刮着大风,他正骑着车艰难行进时,链条突然断了,所幸离前面的村不远,他就扛上车走了十几分钟,来到村头一户人家,把车寄放那里,徒步赶往学校。这家男主人听说他去讲课,人家就把那辆除了铃不响那都响的自行车借他骑,当回来还车时,那位男主人已把车链子给他修好了。人家说年轻时也当过兵,还当过班长呢。刘文轩马上立正,给老班长敬礼!结婚时,刘文轩的爱人陪嫁了一辆新的自行车,从此,他再去讲课就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了。他的国旗文化宣讲活动从原来的卫辉市,现已延伸到周边县市。

2003年的非典时期以及这次的抗疫中,他所在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担任着重要的疫情防控任务。做为医院的普通一兵,他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经常在卡点连续值守,无时间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他从来没有犹豫过,他说他是一名共产党人,一名退役军人,国家有难,岂能临阵脱逃。去年他的妻子突发眩晕症,只有女儿在身边照顾,他虽然近在咫尺,却没有时间守在亲人身边。

在国旗班担任擎旗手的经历是他在卫辉乃至新乡一张非常响亮的名片。退役回到家乡,很多学校和单位的升国旗仪式都邀请他去帮忙培训升旗手。他都认认真真地把国旗班的升旗标准传授给他们。遇到市里的重要活动,市里依然聘请他担任升旗手,把国旗班擎旗手的形象展现给卫辉市民。记得在卫辉市唐岗完全小学培训孩子们升旗的时候,他冒着酷暑,一遍遍地纠正学生们的动作。刚开始孩子们还有点嫌累的情绪,他就给大家讲述他在国旗班艰苦训练、护卫国旗的小故事。孩子听得聚精会神,充满了对军队的向往,对国旗的仰望,训练起来再也没人嫌累了。培训结束后,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告诉他,长大了,也要亲手去升国旗去。

三十年痴心不改、精彩依然继续

天安门升旗手张自轩收入(走近天安门广场擎旗手刘文轩)(3)

退伍三十多年来,刘文轩积极参加市关工委组织的各项关心下一代活动和“五老"活动,开展国旗文化教育六百多场,受众人数数十万人之众。他的事迹被刊载在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网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官方媒体争相报道。他先后被新乡市委宣传部、卫辉市委宣传部、卫辉市人武部、卫辉关工委、卫辉市教体局、卫辉退役军人事务局、卫辉文旅局聘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委员、教师、中小学学校校外辅导员,爱国信仰教育宣传员等。有关他的国旗文化宣讲故事入选《新乡英模故事》一书。

刘文轩,继续走在国旗文化宣讲的路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