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书谱》,351 行,3500 余字,原为六篇,分两卷,今流传仅《书谱卷上》。《书谱》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著作,议论精辟,且以草书书写,笔法流动,二王以后自成大宗。宋米芾谓:“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孙承泽说:“天真潇洒,掉臂独行,为有唐第一妙腕。”刘熙载说:“孙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孙过庭《书谱》卷 纸本26.5×90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包首锦为宋紫钤鸾鹊谱缂丝 辽宁省博物馆藏宋 王诜《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题跋孙过庭书法用笔的特点,唐朝学者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 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 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下图较大,请横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1)

孙过庭(646~691),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名虔礼,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作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或作富阳(今属浙江)人,具体有待考证。他出身寒微,在“志学之年”,就留心翰墨,学习书法,专精极虑达二十年,终于自学成才。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

孙过庭的书法,开元年间书论家张怀璀对他有极高地评价:“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功用,有天 材。真、行之书,亚于草矣……隶、行、草入能品。”《宣和书谱》也说他 “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 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辨。”可见孙氏既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又得二王之法,再加之有超凡的天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体系。(下图较大,请横屏观赏)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 白麻纸本 

包首锦为宋紫钤鸾鹊谱缂丝 辽宁省博物馆藏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2)

宋 王诜《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题跋

孙过庭书法用笔的特点,唐朝学者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 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 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下图较大,请横屏观赏)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3)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4)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5)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6)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7)

孙过庭草书大全集(博雅好古的孙过庭草书得二王之法)(8)

孙过庭《书谱》卷 纸本26.5×90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谱》,351 行,3500 余字,原为六篇,分两卷,今流传仅《书谱卷上》。《书谱》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著作,议论精辟,且以草书书写,笔法流动,二王以后自成大宗。宋米芾谓:“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孙承泽说:“天真潇洒,掉臂独行,为有唐第一妙腕。”刘熙载说:“孙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