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网络用语中的拆字法,充分利用汉字的象形概念,仅仅凭借“大月半子”,就表达了“超级大胖子”这个概念和对长胖的担忧之情,形象生动而寓意丰富。当一部分人拼命简化表达的时候,另一部分人恨不得把汉字大卸八块。很快,中文缩写就变成了拼音、数字和英文的混合产物,没有过人的想象力根本看不懂,比如bdjw、zqsg。这样的字母缩写,在英文中更是随处可见。在社交网络上,英文的缩写表达,通用而常见。比如ASAP(as soon as possible)、b4(before)。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用语都越写越短,还有一部分词汇,在使用中变长了。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使用的语言,有些时候超级简化,比如“人艰不拆”,yydsLOL;而另外一些情况下,则无比复杂,比如“彳亍口巴”或者“Whaaaattt”。

在网络上,大家为啥不愿意好好说话呢?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

网络用语经常令人感到费解,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128G冲浪的新新人类。

最早的中文缩写是提取汉字,比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爷青回”。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3)

很快,中文缩写就变成了拼音、数字和英文的混合产物,没有过人的想象力根本看不懂,比如bdjw、zqsg。

这样的字母缩写,在英文中更是随处可见。在社交网络上,英文的缩写表达,通用而常见。比如ASAP(as soon as possible)、b4(before)。

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用语都越写越短,还有一部分词汇,在使用中变长了。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4)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5)

当一部分人拼命简化表达的时候,另一部分人恨不得把汉字大卸八块。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6)

网络用语中的拆字法,充分利用汉字的象形概念,仅仅凭借“大月半子”,就表达了“超级大胖子”这个概念和对长胖的担忧之情,形象生动而寓意丰富。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7)

“风女子大”、“口欠散了”,则是描绘狂更呼啸的天气状况。

这种表达的背后传递的含义,其实是多样化的。

如果想要表达开心,我们会打出满屏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甚至要使用“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来表达自己的无敌喜悦。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8)

如果对方说“(chuò)不彳亍口巴”,这种通过拆字来减缓语速的方式,则让说话人的尴尬和难为情溢出屏幕。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9)

类似的表达在英文中被称作stretchable words(可拉伸单词)。

尽管书籍或词典并没有收录这样的词汇,但可拉伸单词大量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无处不在。

比如,一位母亲看到一篇关于研究可拉伸单词的研究文章,想到了她酷爱使用stretchable words的孩子,便给孩子发送了这样的信息: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0)

得到的回复是: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1)

单词被拉长后,原来的含义会被强化或者轻微改变。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2)

目前的研究表明,stretchable words的使用方式,没有明确的规范。人们并不强行规定延长的究竟是元音还是辅音,有时也会延长不发音的字母:pleeeeaaasee hhhheeeellllpppp。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3)

为什么人们在社交网站上,会出现这样奇奇怪怪的表达呢?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4)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5)

不管是“极简化”还是“复杂化”,其实都是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

1962年,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丁内(André Martinet)指出,语言中有这样一种“经济原则”: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6)

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 Grice),将这一原则扩充为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7)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效率成为我们在交流中最看重的因素。

普通人说话的速度大约为每分钟210字,而人们的打字速度只有每分钟50~80字。

在社交网络上,如果每个字都需要手动输入,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用更少的文字传递更多的意思,甚至给一些符号赋予特定的含义。

只要不妨碍沟通,我们在键盘上的操作就会随心所欲。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8)

打字快的好处(误)

因此,如果我们在一句话后面输入一个“(误)”,就可以表达这样一长串含义: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19)

而聊天中的“”,则能够表达下面这些复杂而多样的语义: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0)

而“”的含义则是: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1)

那么,那些被拉伸的表达,又是怎么回事呢?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将这其中情况概括为“礼貌原则”: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2)

“礼貌原则”很好地补充了“合作原则”的不足。

在实际的沟通中,出于尊重和礼貌,人们有时需要转弯抹角地说话,这虽然不符合“合作原则”中的“恰当、清晰”,但却对提升沟通的效率有很大帮助。

因此,在社交网络上,为了表达喜悦,我们不惜把键盘上的“h”敲烂,也要通过满屏的“哈哈哈”表达自己是真的开心,而非敷衍了事。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3)

这样的表达其实也是符合“经济原则”的,毕竟,反复敲击“h”,远比输入“这件事可真是太有意思了,我都要笑到背过气了”省事许多。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4)

英文中的hahaha有多种表达方式:“hahahahaha...”“hhhhaaaa”或者“haaaaa”,和汉语一样,简单的haha或者hehe不足以表达说话人真实的喜悦。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5)

类似的还有,“!!!!!!”可以表达“超级无敌震惊和意外”,“??????”则表达“非常困惑不知所措”等含义。

这种反复的输入看似不符合经济原则,实则通过几个连续的符号表达了复杂而充沛的情绪,既能与对方充分共情,又简洁而高效。

该不该自由言论(口合口合口合yeeesssnooo)(26)

你喜欢使用这类网络用语吗?

欢迎留言和阿研分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