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形成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落地生根、发芽生长打开上海武术的百年记忆武术名家齐聚上海让各类武术拳种、流派在这里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崇德尚武、自强不息

上海武术运动的百年发展史

蕴藏着上海城市的文化精神

打开上海武术的百年记忆

武术名家齐聚上海

让各类武术拳种、流派在这里

落地生根、发芽生长

形成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本期,小体将为大家带来

绵拳、卢式心意拳

八卦掌、查拳、形意拳

叶传太极拳、练功十八法、船拳

的历史记忆

绵拳

绵拳起源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所创,至今尚难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是通过上海绵拳代表人物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及其徒孙宝庆的回忆,可以确定在上海最早传播绵拳的人是孙福海的师父孟光银。1920年前后,孟光银来到上海教授绵拳,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完善。

孙福海是孟光银在上海收的最早的徒弟之一,他随孟光银学习绵拳达八年之久,得其真传,成为绵拳的积极传播者。20世纪50年代初,孙福海迁至上海兰桂坊,将绵拳带到上海,并在兰桂坊教授绵拳。当孟光银逝世后,孙福海遵孟师遗嘱,专教劳动人民,以便作为他们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之用。其间,孙福海在所学绵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最后发展成了符合上海地域文化的绵拳。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1)

绵拳拳理特点是刚柔相济,注重技击;近靠远打,后发制人;下盘稳固,力由腰发;呼吸自然,收放自如;功法架子,内外兼修。自孟光银在沪授徒传播绵拳至今,已口传心授、薪火传承三代人。历经近百年的历史,绵拳已经成为上海地方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其传承和普及范围逐渐扩大。2009年、2011年,绵拳分别被杨浦区、上海市命名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无疑为绵拳的进一步传承、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卢式心意拳

卢式心意拳,俗称“上海十大形”或“上海派心意拳”,是上海武术中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深受沪上百姓喜爱。它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成于一代名家卢嵩高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发展。上世纪20世纪20年代初,卢嵩高来到上海,一生在沪从事武术的传授与发展。卢式心意拳在不断的实践交流中,逐渐形成鲜明特点和独特风格,流传至今。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2)

卢式心意拳象形取义十种动物: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似十种人体:高、矮、胖、瘦、甲、由、申、目、干、虚,根据不同的人体形态,选择不同的动作来传授学习,共有八个大杂拳和七十二小手。分六个阶段来练习,肌肉、筋骨、血气、静养、气养和养功养道,每一阶段又有诸多针对性的训练,十年磨一剑。

卢式心意拳以“实用、长寿、易上手”为特色,它的训练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一个反复训练“判断、决定和执行决定”的过程,也是一门讲常胜、求长生的学问,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健身价值。

八卦拳

八卦拳(掌)为清代嘉庆年间武术大家董海川所创,并发扬光大。八卦拳循“易学”之理,由基本八掌演化为六十四掌,变化三百八十四手。

八卦拳技击技法有掌法、指法、捶法、腿法、肘法、靠打等,器械有刀、枪、剑、棍、针、镖、大杆子,以及奇门兵器等。其拳术练习方法诸如:走掌、穿掌、盘手、单操捶法、散手技击练习等。

在上海多以“尹派宫廷八卦拳”流传,有多个宫廷八卦拳辅导站,位于公园、广场、体育馆等处。独特的“尹派宫廷八卦拳”作为海派武术拳种之一,为八卦拳在健身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推广、发展。

查拳

上海中华武术会传承的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始于明代,为回族人查密尔所创。现代竞技体育武术中的长拳就是根据查拳套路编创而成。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3)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有着庞大的体系,具有套路多和器械多的特点,神形兼备、结构严谨、功架整齐、虚实分明、动作舒展、脆快有力、攻防有致、清晰连贯。它以提倡“习艺尚德,学拳明理,艺德并举”,开拓思维,启发悟性的查拳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潇洒的姿态,深受习武者的青睐。

查拳至今已历数代,百年来风雨沧桑,继承先辈,矢志不渝。在历代先贤老师的无私奉献下,人才辈出,学员最多时达千人,为传播中华传统武术,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作出了贡献。

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拳术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拳”。

形意拳(褚传)由我国近现代著名武术家褚桂亭先生所传授,是形意拳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北拳南传”的典型代表,也是上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形意拳流派,其系统完整地继承了传统形意拳的精髓。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4)

此外,上海地区的终南卫传形意拳主要传承人为卫春元先生。终南卫传形意拳有据可查可追溯到清代中期,内容丰富,代代相传,其对形意拳发展史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叶传太极拳

叶传太极拳作为“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于民国初期形成于上海。

叶传太极拳在招式上,吸收杨式太极拳架的主要特点、八卦掌的身法以及武当剑法等内容,完整保留了太极拳内劲的方法和技击的特性。习练上也更人性化、科学化,叶传太极拳独创的手法、步法和身法,将太极拳中复杂难懂的阴阳变化和动静的变化,深入浅出地予以诠释,使学习者更易理解和习练。

叶传太极拳具有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医疗健身、塑造人生观、防身自卫、观赏等方面的宝贵价值,叶传太极拳蕴含着叶大密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气,这也是叶传太极拳传承的重要文化内涵之一,现已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是一种将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操,诞生于上海,功法初创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该练功方法承袭有二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导引术“导令气和,引令体柔”的理念,由武术名家、著名中医王子平先生结合其多年习武经验与伤科疗法始创于20世纪初。其功法体现了王氏伤科独到的治伤手法与学术理念,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5)

1960年代,其学生庄元明汲取传统武术精华,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特征,在已有练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现代医学解剖知识,进一步发展再编,形成三套功法,每套18节动作,冠名“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倡导“自我施治”,动作设计丰富,运动范围全面,科学实用。功法延续传统导引术对“行气”的重视,注重“内劲”,动作讲究精准度,但较其他传统导引功法而言,更简单易学,可选择性强,针对性强,幅度较大,多年的推广实践已经证明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突出价值。

船拳

船拳是广泛流行于江南水乡的民间水上武术项目,作为一种在船头上操练的武术套路,在青浦、松江等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200多年。

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原先盛行于河中船上,根据在河渠纵横交错的水道表演的特点,兼收各派之长自成一脉,形成了似南拳又非南拳的独特风格。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6)

船拳在上海的历史可分两支,一支是青浦船拳,由拜师南少林门下的浦东奉贤大侠陆嘉山经不断汲取众家之长,以师徒口传身教的形式代代相传。因其拳法动作方向注重东、南、西、北四面四角相围合的路线,发力范围只局限于一只八仙桌大小,从整个造型上看犹如一朵悄然绽放的梅花,故美其名曰:“梅花拳”。另一支据传是由避难于朱家角法莲庵内的南少林僧人所传授,套路特点低架小巧,动作紧凑,注重桩功稳固、沉着,步型重较低,以三角步、跪步、丁步为主。

“尚武•承文•传艺”体荟非遗主题展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体荟非遗主题展第一单元“尚武之风”中,展示了10个拳操类非遗的介绍、特点及进入遗产名录的时间,欢迎大家前来打卡,和小体一同感受武术力量、传承非遗文化。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7)

延伸:上海武术名宿简介(六)

上海武术界名人(武术拳种在上海)(8)

卢嵩高

(1873~1963)

卢嵩高,回族,河南省周口人。心意六合拳第八代传人,师承袁凤仪,是河南心意六合拳在发扬光大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人憨厚,平易近人,善交好义,在武林中德高望重,深受上海武术界的敬重。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著名的拳种之一,一直流传于以河南为中心的当地民间,又称教门拳。到了民国初期,才打破了自卢嵩高、马学礼以来,传回不传汉和独传于河南的惯例,开始传入上海。著名心意六合拳名师卢嵩高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上海武术的发展从来

离不开“传承”二字

相信在未来

我们仍会继续将前辈们的

武术精神传承下去

使上海武术薪火不熄

来源:上海体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