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的故事及关系(伏羲女娲人身蛇尾)
伏羲女娲的故事及关系(伏羲女娲人身蛇尾)调侃虽不可信,但也反映出了这一神话故事对今人造成的影响。就古代神话传说故事而言,相信绝大多数人一定更加熟悉女娲造人的故事。甚至现如今不少人在对不同人的颜值进行评判的时候,还会调侃长得好看的便是女娲亲手捏的,而长相普通的便是女娲随手洒出去的。可伏羲女娲不仅是兄妹关系,同时还人身蛇尾,这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呢?虽说是古代神话传说,难道就不能“正常”一些,更容易让后人理解一些。事实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图画出现,也正是前人给后人留下的暗示,让后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更能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首先是《伏羲女娲交尾图》,很自然地体现出男女两性的重要性。
唐代李冗在《独异志》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宇宙刚刚形成的时候,女娲和伏羲这两兄妹为创造人民而相互结合。
因为羞耻,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后代女性在嫁给男性的时候,便会将面部遮住,以象其事(象征女娲执扇)。
这一神话故事虽和女娲造人有所不同,但也的确是中国祖先由来的传说之一。
为此,人们还专门画出了《伏羲女娲交尾图》以作纪念。
可伏羲女娲不仅是兄妹关系,同时还人身蛇尾,这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呢?虽说是古代神话传说,难道就不能“正常”一些,更容易让后人理解一些。
事实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图画出现,也正是前人给后人留下的暗示,让后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更能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单性到双性的演变与传承首先是《伏羲女娲交尾图》,很自然地体现出男女两性的重要性。
就古代神话传说故事而言,相信绝大多数人一定更加熟悉女娲造人的故事。甚至现如今不少人在对不同人的颜值进行评判的时候,还会调侃长得好看的便是女娲亲手捏的,而长相普通的便是女娲随手洒出去的。
调侃虽不可信,但也反映出了这一神话故事对今人造成的影响。
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古代社会更不用多说。
以往母系社会之中,女性因为生育的独特性,往往能够主导整个族群的发展和演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男性在生育中也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实际生活之中,男性的优势也变得越来越大,这就让母系社会逐渐朝着父系社会演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男性首领的伏羲,其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最终上升到和女娲一样的始祖之神,于是便有了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出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甚至可以看作是古代男性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文明发展进程影响的看重。在他们的眼中,男性应该和女性同样受到后人的尊重。
久而久之,这种双性合体的崇拜,逐渐在神话传说中站稳了脚跟。
至于为什么没能彻底推翻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故事,一方面是因为女娲造人已经深入人心,另外一方面则是女娲同样是值得所有人类尊重的神明。
因为个人的欲望而去抹杀神明的功绩,前人们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
相比之下,男女结合,阴阳互补,以至于宇宙正常运行,人类社会稳定发展,这反而更值得人们关注。
等到父系社会逐步稳定,中华文明从部落文明逐渐发展成国家体制以后,对神话的“追究”和争辩,也就不在那么重要。
人们引经据典,不是要为了争出胜负、分出高下,更重要的是记住前人为后人做出的贡献。
无论女娲还是伏羲,都是值得后人尊敬的神明。当古人无法理解进化论的由来之时,自然会对神明满怀赤子之心。这样的思想看起来十分愚昧,但的确是支持以往中华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就像哲学中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怎么知道自己将要往何处去?无论单性还是双性,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明本身。
图腾崇拜其次,《伏羲女娲交尾图》也体现出早期人类对上古时期的图腾崇拜。
今人不理解图腾,因为我们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更加相信科学。可如果到原始社会中同古人讲科学,那和他们给我们讲述神话,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牛弹琴,终究弹不出所以然,这也就导致图腾对他们的重要性,就如同科学对我们的重要性。
尤其是早期的氏族文化以及部落文化之中,图腾就是权力的象征。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了图腾的认可(这一过程大多是自欺欺人),都将会极大程度地鼓舞原始部落。
在图腾的鼓励下,他们也能够更好地面对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危险。像古人敬重各种神明,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而蛇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代表中,其实就意指生命的起始和终结。有趣的是,东西方文明在完全没有任何沟通以及交流的情况下,对这一类生物的认知竟然高度相同。
像西方神话中的乌洛波洛斯,便是不死之蛇,其名字含义为“自我吞食者”,也象征了生命的不断轮回——结束即是开始。
除此以外,蛇在无性繁衍的女始祖神话之中,同时也是男性生殖力量的代表。简单来说就是女娲能够造人,原因就在于蛇身给她提供的能量,而这一部分能量,又意指男性在人类繁衍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因此,蛇图腾的形象,以及《伏羲女娲交尾图》想表达的另外一层含义,其实就是男性在两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性。
当然,这种认知的改变也同样是在上文中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成员认知发生变化以后完成。
我们可以将人类的男性和女性看作两个不同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国力更加强大的时候,她主导的神话体系,另一个国家必须要无条件的遵守。而另一个国家的国力逐渐追赶上来,他便会想着如何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图腾崇拜便是扩大影响力的方式之一,只不过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又或者后人们是否更加偏向这种认知,重点都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因此得到了进步。
从真实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显然并没有对后世造成任何影响,但就前人的神话世界创造来说,图腾显然是领先于“神仙”的一种存在,是上古时代的特定代表。
心理结构最后便是《伏羲女娲交尾图》想要表达的深层心理结构,唐代李冗在《独异志》中将伏羲和女娲设定为兄妹二人。
可这层关系放到现代社会中,无疑就是乱伦,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是李冗不知道这件事情?还是说他故意为之。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不同时期的认知来说,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一些。
旧石器时代前期,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以血缘结婚为主,即同一个家族中的异性相互结合,以此来诞生后代。不过那个时候可没有保证血脉纯粹的说法,只是单纯地想要生命得到延续。
等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族外婚姻制度逐渐形成,这才让大家在心理上抗拒近亲结婚。从这里就可以证明,唐朝时期,近亲结合早已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可。
那么分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刻意设计出这种错误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接受真正的历史,即接受内心最真实的事实真相。
其二则是建立出一种“二元对立”的特殊心理结构,让人类在遭受精神困惑、焦虑以及烦扰以后,逐渐恢复心理平衡。这样的选择看起来十分矛盾,但也完美体现出人类的勇敢和无畏。
从真实历史来说,伏羲和女娲虽然是神话形象,但他们不正好代表了旧石器早期时代的人类?在那个年代,兄妹结合,甚至更近一步的结合,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
这既然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历史,我们又何必强行将其删除,自欺欺人所获得的结果,能够让人表面上得到满足,可辗转反侧以后,是否还能真的说服自己?
而“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创建以后,人类如果能够打破以往错误行为带来的困惑,他的内心势必会更加强大。如果因为“二元对立”的存在,放弃对抗,被错误击垮,未免也太可悲。
《伏羲女娲交尾图》十分直接地将这一切呈现在后人目光所及的地方,能够看懂的人为之震撼、感慨,看不懂的人,也算是一种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人类生殖繁衍历史上犯下的过错之外,其他地方的错误又何曾缺少?但人类的进步,不正是在纠正一次又一次错误以后,才得以健康成长?
前车之鉴、后者之师。也幸好前人们及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否则像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众多皇室一样,坚持维护皇室血脉的纯洁,最终诞生无数生理缺陷的婴幼儿,那就悔之晚矣。
结语《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出现,其实只是前人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纪念之一,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各种神话传说数不胜数,我们如果一一“挑选”过去,不知道要淘汰多少少儿不宜的神话。
只是这类神话全被淘汰以后,我们还能否看到一个完整且真实的古代?还能否站在前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精神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因此,了解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以及他们想要表达的含义之后,后人更应该对神话保持尊重。
中国古代神话尚且含蓄,像一些西方古代神话,那“尺度”可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宽泛。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能够坦然接受神话故事,我们又何必以抵触的心理去看待历史。以史为鉴正衣冠,君子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