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江汉区是哪个区:湖北省武汉 江汉区 概况
武汉的江汉区是哪个区:湖北省武汉 江汉区 概况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江下游发生改道,在郭茨口一段裁弯取直,主河道从龟山北麓汇入长江,自此汉口从汉阳析出。嗣后,汉口凭借“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地理位置优势,迅速崛起,发展成商埠。至明末清初,汉口已是“楚中第一繁盛处”,与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并称为天下四大名镇。 境内四季各具特点:春季春雨绵绵,常有大风,气温回升快,但升降剧烈。3月常有“倒春寒”发生。初夏多梅雨、暴雨,若遇特大暴雨,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炎热高温,城区“热岛效应”显著。秋季天高气爽,晴朗少雨,昼夜温差大,11月中旬初霜出现。冬季低温干燥,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显得偏寒,初雪一般在12月上旬。气候特征江汉区位处地球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具有常年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境内四季划分,以月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为春、
江汉区位于长江北岸,因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地理位置为北纬30°34’~30°39’,东经114°13’~114°18’之间。东西最大横距6.9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66千米,总面积为28.29平方千米。[1]
地形地貌
江汉区总的地形特征为南高北低,平坦开阔,无山丘,多湖塘。属于长江、汉水冲积的高河漫滩阶地,海拔多在23~26米,低于长江洪水位。地面高程由长江、汉水沿岸向北缓缓倾斜降低,斜坡角度约为40°,一般高差3~4米。区境北部北湖至后湖一线有残留湖沼。
区境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系由长江、汉水泛滥淤积而成。漫滩阶地前缘因河床冲积形成自然堤,洪水期常遭淹没,人工筑堤防护后境况改善。阶地后缘为湖塘洼地。阶面组成物质主要为亚砂土、黏土等。
气候特征
江汉区位处地球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具有常年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境内四季划分,以月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四季之中,以夏冬两季较长,各约4个月,春秋两季较短,各约2个月。一般春季始于3月16日,约61天;夏季始于5月16日,约135天;秋季始于9月28日,约56天;冬季始于11月23日,约113天。
境内四季各具特点:春季春雨绵绵,常有大风,气温回升快,但升降剧烈。3月常有“倒春寒”发生。初夏多梅雨、暴雨,若遇特大暴雨,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炎热高温,城区“热岛效应”显著。秋季天高气爽,晴朗少雨,昼夜温差大,11月中旬初霜出现。冬季低温干燥,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显得偏寒,初雪一般在12月上旬。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江下游发生改道,在郭茨口一段裁弯取直,主河道从龟山北麓汇入长江,自此汉口从汉阳析出。嗣后,汉口凭借“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地理位置优势,迅速崛起,发展成商埠。至明末清初,汉口已是“楚中第一繁盛处”,与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并称为天下四大名镇。
自明代中期汉口形成直至清末,江汉境域一直归汉阳府所属汉阳县管辖。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汉阳县始设巡检司,管理汉口镇,境域属之。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汉口巡检司治所由汉江南岸的崇信坊迁到北岸汉口一侧。
现代城市
雍正五年(1727年),汉口巡检司分成仁义、礼智两个分司,管理汉口居仁、由义和循礼、大智四坊。其中循礼坊在今江汉区境内,其余三坊在今硚口、江岸区内,礼智分司署设于境内统一街万寿巷。两分司署之上,设汉阳县同知署,署衙驻境内四官殿。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朝廷实行“阳夏分治”,在汉口置夏口厅,其治所驻境内二盛巷。自此境域改属夏口厅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境域隶属夏口县,划为第三区。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政府废夏口县,设汉口市;次年,在境内天元善堂(旧址在今民主街)建汉口市政府大楼,境域属汉口市第三区所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境域建立保甲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改保甲区为自治区,境域分属新安、三民、云樵、永清4个区公所管辖。
1950年11月,境域成立武汉市第三区人民政府,隶属武汉市;
1952年7月,武汉市第三区更名为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市人民政府重新调整区划,撤消第五区,将其所辖解放、循礼和公园3个公安分驻所管辖地段划入江汉区。[1]
1954年,江汉区25个街道人民政府改为街道办事处。
1955年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撤消惠济、福城、东湖3个郊区,并将原惠济区所辖航空路、万松园至江汉北路一带地域划入江汉区。[1]
1956年,武汉市实行“城区带郊区”体制,将洪山区合作乡(1960年改建为合作公社)划入江汉区。[1]
1958—1959年,区、街分别组建人民公社和分社。
1961年,江汉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原建制。
1964年,武汉市又将合作公社划出归汉桥区管辖。[1]
1969年,江汉区人民政府改称江汉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撤销江汉区革命委员会,恢复江汉区人民政府。[3]
1985年2月,武汉市调整行政区划,将原洪山区江北片一部分地域划归江汉区。
截至2017年底,江汉区下辖民族、民权、花楼、水塔、满春、前进、民意、新华、万松、北湖、唐家墩、常青、汉兴13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渔业
江汉区位于长江、汉水北岸及其交汇处。境内湖泊众多,塘堰星罗棋布,渔业资源相对丰富。
林业
区内拥有多个大型公园,中山公园、解放公园等,园内有梅花山、桂花岭、樱花坡、盆景园等,较多的植物种类。
水资源
江汉区内湖泊有:西湖、北湖、菱角湖、后襄河、小南湖、机器凼子等6个,水域总面积5205公顷,集中分布在区境北部,皆为后湖遗存。
江汉区地下水源丰富,且水质较好、埋藏浅、易开采。地下水以松散堆积层孔隙承压水为主。据勘探资料,境内唐家墩、北湖一带地下水储量达上亿立方米,水位埋深06米,含水层22米。
人口
江汉区常住人口68万人。[1]
民族
江汉区的民族类别构成绝大部分为汉族。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区有回、满、蒙古、壮、苗、朝鲜、白族7个少数民族共722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0.5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区境少数民族增至32个共3795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0.88%。其中,以回族人口最多(2000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2.7%;人口在50人以上的其他少数民族依次为:土家族(482人)、蒙古族(414人)、满族(234人)、壮族(229人)、苗族(92人)、朝鲜族(81人)、维吾尔族(50人);5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侗、瑶、白、纳西族等24个。[3]
从族源上看,境内少数民族大都是从少数民族地区或祖国其他地方迁徙而来。迁徙抵境时间,以回族、蒙古族、满族较早,始于明清,多因征战、出仕、经商等而来汉,尔后定居繁衍。其他少数民族多系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来汉经商、谋职、读书、婚嫁、工作分配以及部队复员转业等途径相继流入。境内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特点。除回族相对集中,主要聚居于民权、民族两个街道辖区(即广益桥清真寺周边一带)外,其他少数民族则与汉族混居杂处,散布于全区各个街道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