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的散文(乡愁的上游是故土)
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的散文(乡愁的上游是故土)《渫水》封面 渫水是永刚老家门前的一条河,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澧水的支流。永刚顺着这条水,从石门县十万大山腹地走出,在城里从事新闻职业,因此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立于其他散文作品的风格。 书却很高调。迫不及待读完这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集子,我领会到当代文学大家韩少功先生在这本书扉页上的点评是何等中肯且精当:家园守望,大地文章,王永刚笔下的一份乡愁亲切而灵动,不别贵贱,并蓄文野,有一种宽怀大爱温暖其中。 乡愁,这些年似乎是一剂普遍适用的汤药。而永刚笔下的乡愁,从老家石门《所街》土司王朝穿越而来,通过一系列物象与文化变迁的纵横对比,体现出以历史观照现实的魅力。他的乡愁从《乡村难闻桂花香》的忧郁中生发出来,那些原本自由生活在乡村的桂花树,被时代的挖掘机迁进城里,他们的命运如何?既是对现实的忠实描述与拷问,更是自己这样的农村娃移居城市后内心情感的流露。历史演进的追问,现实变迁的忧思,如此大爱的乡愁已
作者
王永刚,土家族,湖南石门人。先后在常德人民广播电台、常德日报、常德晚报任记者,获评常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湖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网络媒体创新发展杰出人物”。现为尚一网总编辑、总经理,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兼职教授。出版过报告文学集《平淡是真》。
我一直尊永刚为大哥。一起同事多年,都知道他的为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性格刚直,爱憎分明。从电台到报社,近30年都在媒体工作,小王渐渐变成了老王。说话不改干脆直接,做事从不虚头巴脑。
直到有一天,他将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散文集《渫水》递到面前,我差点惊掉下巴。知道他文笔很好,新闻功夫沉实,平素还写些心情文字,但想不到不声不响出了一本书。这家伙原来很低调!
书却很高调。迫不及待读完这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集子,我领会到当代文学大家韩少功先生在这本书扉页上的点评是何等中肯且精当:家园守望,大地文章,王永刚笔下的一份乡愁亲切而灵动,不别贵贱,并蓄文野,有一种宽怀大爱温暖其中。
乡愁,这些年似乎是一剂普遍适用的汤药。而永刚笔下的乡愁,从老家石门《所街》土司王朝穿越而来,通过一系列物象与文化变迁的纵横对比,体现出以历史观照现实的魅力。他的乡愁从《乡村难闻桂花香》的忧郁中生发出来,那些原本自由生活在乡村的桂花树,被时代的挖掘机迁进城里,他们的命运如何?既是对现实的忠实描述与拷问,更是自己这样的农村娃移居城市后内心情感的流露。历史演进的追问,现实变迁的忧思,如此大爱的乡愁已然超越了小我的乡恋,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思想张力,获得读者的轰然共鸣。
乡村是所有农村孩子的母亲,山水是滋养我们的乳房,《渫水》中多次出现的女性乳房细节描写引人注目。儿时的记忆是最深刻也最能影响人一生的记忆。听着老祖宗“搭奶夫人”一边哺乳一边挥舞刀枪战斗的传说长大,“搭奶夫人”钢铁母亲的画面感深深震撼在永刚的脑海。因此,四婆婆胸前的岁月沧桑,农村小媳妇哺乳时的落落大方,村姑野泳时的野性之美,沅水双乳峰的曼妙遐想,都被他悉数从记忆深处自如地抖露出来,从厚爱自然与尊重人性的角度,让读者与他一道唤起内心深处对母性的致敬与礼赞!
渫水是永刚老家门前的一条河,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澧水的支流。永刚顺着这条水,从石门县十万大山腹地走出,在城里从事新闻职业,因此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立于其他散文作品的风格。
《渫水》封面
“行万里路,买万卷书”。无论因私因公,每到一地,他都十分珍惜“到此一游”的机会,细致考究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然后寻买相关书籍回家细细品读,他认为每每捧读这些过往足迹,相当一次故地重游。这些,使他的作品以怀乡为原点,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地理、人文视域。
有人说,写新闻久了会“坏手”。言下之意爱文学的人写新闻久了写不好文学作品。永刚的《渫水》散文集却正好形成优势互补。正是得益于长期的新闻实践,养成了他洞察现实的视力和简洁朴实的文风。而长期要求严谨性的新闻写作训练,让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散文抒情、写景、状物、意象的精准表达。比如写生了12个女儿的夏婶,给她接生,往往自己还没做好准备,孩子就出来了,“夏婶自己也感觉生孩子就像是把水桶的水往水缸里倒那么轻松”,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引发如今热衷剖腹产的女子几多联想?作品中类似生活气息浓厚的句子不胜枚举,简洁轻快如热锅炒豆。而读《城里的碉堡》,你甚至不用区分是新闻化的散文还是散文化的新闻,总是在他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便轻松进入他思想的领地,这是高手才有的笔法。
作品的结构可以察见作者的格局。《渫水》所集作品颇具匠心,其中《风口》最能见到布局谋篇的功力。常德城高山街是所有常德人都熟悉的繁华之地,“高山街的风,夏天是一道凉菜,冬天则不受欢迎”,永刚体察入微,从常人所未发现的自然风口入手,写到当年“严打”背景下常德电台发生的一个“传奇故事”,电台因此成为这座城市的另一个风口,最后写到常德会战纪念碑,提出常德会战纪念馆将永远是常德的风口。高山街的三个地标、三个故事,三个风口,环环相扣,读来令人唏嘘。作品如此精巧结构,更让人意会到一个新闻人写作散文的善意。
一边是年少时的文学情结,一边是成年后谋生的职业,永刚边走边写,两不放手。我衷心祝贺他不改初心,著作有成。末了问他,哪有时间来写?他说,工作之余,兴趣所致,比如夏日炎炎,回到家里,赤膊短裤,一杯清茶,写上几笔,何等快意,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手头这本集子。
《易经》“大蓄”有云:厚积而薄发。这何尝不是我等值得推崇的写作方式?
冯文正
2018年7月,于北京菩提苑
(作者系中华善德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