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871年,明治维新的大幕拉开不久,27岁的美国人Horace Wilson远赴东洋,为这个刚刚睁开了眼睛的国家,带来新鲜空气。甲子园的诞生甲子园,即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今年刚好是第100届。回望甲子园的百年历史,从来不缺热血与眼泪。只不过,象征着日本精神的甲子园远远不止这些。它的背后,是一整部风雨飘摇的日本近现代史。一

原创: 看客 看客inSight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

日本有句俗话:“是男人就去打棒球。”

2018年8月,也是平成年代最后的夏天,在甲子园上演的热血故事激发了平成废材久违的斗志,也刷爆了彼岸的朋友圈 —— 来自秋田的杂草军团一路拼死,闯进决赛,最终憾败大阪的传统强队。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2)

这支杂草军团便是金足农业高中代表队,简称金足农。图为取得胜利后,队员们面朝天空高唱校歌。

甲子园,即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今年刚好是第100届。回望甲子园的百年历史,从来不缺热血与眼泪。

只不过,象征着日本精神的甲子园远远不止这些。它的背后,是一整部风雨飘摇的日本近现代史。

甲子园的诞生

1871年,明治维新的大幕拉开不久,27岁的美国人Horace Wilson远赴东洋,为这个刚刚睁开了眼睛的国家,带来新鲜空气。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3)

明治维新150周年之际,佐贺县出身的明治维新先驱漫画。

彼时,他在东京一所中学教授英语,闲时在操场上教授学生棒球的打法 —— 据说这是日本人第一次与棒球相遇。

那所中学是日后赫赫有名的“第一高等学校”,被视为东京大学的准预科学校。

而那群在操场上兴致勃勃挥舞着球杆的年轻人,未来将成为知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学者和教育家,活跃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

也许是俘获了明治时代最优秀的精英,棒球得以在日本迅速走红,更被视作了新时代的象征,与旧时代的剑道、相扑区分开来,受到各地进步青年的热捧。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4)

剪去武士头,留西洋风发型,也是当时日本进步青年的标志之一。

若追溯甲子园的诞生,则要把时间拨至四十多年后的大正时代。

这几乎是日本历史上最浪漫而美好的时期 —— 国外,一战正酣,日本刚对德国宣战不久;国内,都市文化与消费主义正悄然兴起,空气中同时弥漫着繁荣与不安的气息。

那一年,最流行的歌剧曲目是《ゴンドラの呗/凤尾船之歌》,开头便唱到 —— “生命短暂,去恋爱吧少女。”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5)

大正时代,日本一家百货公司的服务员。

在这样的氛围下,朝日新闻大阪本社于1915年8月24日刊发的报纸上,宣布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中等学校棒球大会的消息。

可惜这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读者匆匆扫过一眼,便将目光移走 —— 排在旁边的是夏目漱石最新小说「道草」的连载。

事实上,参加第一届大会的高校仅有寥寥10所。相比之下,2018年举办的第100届夏季甲子园大会,参赛高校多达3781所。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6)

1915年第一届中学棒球大会,身着和服的大阪朝日新闻社长村山龙平投掷第一球,作为开球仪式。

第一届大会打响之后,参赛学校数量年年创新高,场场座无虚席。热情的观众为了抢好位置,凌晨3点就占满了球场。

到了早上5点,球场附近的电线杆上都已挂满了观众。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7)

第18届甲子园大会,看台人山人海。最上面一层观众脚下踩的啤酒木箱是出租的,喊价70钱一个,而当时的一张电影票也才50钱。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8)

1922年,坐在比分显示牌上的观众们。

然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23年9月1日,第九届大会刚结束不久,人们还沉浸在比赛的喜悦中,关东大地震发生了。

城内顿时火灾四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几乎将东京烧成废墟。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9)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被大火覆灭的东京银座。

次年,当首都圈仍处于混乱之中,大阪建成了东洋最大的棒球场,时年干支甲子,故命名为甲子园。

负责筹建甲子园的阪神电铁并没有想到,在未来的一整个世纪里,甲子园会逐渐成为近乎日本体育图腾的存在。

他们只是希望,在震后复兴的这个节点上,或许能给悲伤的国民带来一丝安慰。

战争阴影下

梦幻般的大正年代,随着关东大火黯然落幕。1926年12月25日,在人们庆祝西洋圣诞节的这天,大正天皇驾崩,改元为昭和。

刚刚翻篇的日本,很快迎来了全球性的大萧条,社会动荡不安。紧接着,战争吞没了一切。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0)

明治神宫外苑举行的出阵学徒壮行会,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集体送上战场。

军靴也踏进了甲子园。

1937年8月13日,第23届甲子园大会开幕。就在同一天,日军登陆上海。

球场的外壁上,悬挂着巨大的战争资金募集广告。场内,广播无视比赛进行,持续发布征兵召集指令 —— 被点中籍贯和名字的观众要立马起立,在周围人的鼓掌欢送中,前往战场。

事实上,随着日本在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甲子园里的年轻人也被陆续送往战场,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仅如此,棒球这项运动本身,也被视作了西方敌对势力,甲子园比赛被军方勒令终止。看台上巨大的钢筋遮阳棚也被当作战争资源,经拆解后送往战场。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1)

完工后的甲子园球场。

日本中学棒球运动一度完全消失。

直到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广播传遍全国。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2)

1945年,坐在废墟前收听天皇宣布战败宣言广播的日本人。

战后的日本一片荒芜。1946年,全国共有1000万人饿死,大阪街头满是排队领取粮食救济的饥民。

那一年的甲子园虽然如期召开,但大会举办方要求选手们自带食粮。于是,来自鹿儿岛的棒球手们穿着父亲退下来的宽大旧军服,背着大米和土豆,一路辗转到大阪。

战败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1958年,夏季甲子园迎来第40届纪念大会。由于赛制临时改变,彼时仍处于美军管制下的冲绳,初次有了参赛的资格。

首里高中的选手们,从冲绳一路舟车颠簸,凭借护照踏进了日本本土。当代表队走进会场时,全场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尽管如此,首里高中的甲子园之旅非常短暂,首战即败退。

返乡前,选手们遵循甲子园的传统,将球场里的土带走作为纪念。怎料,在冲绳入关处,队员们被当地检疫官员告知:不允许携带外国泥土入境,须就地扔到海里。

消息一经报道,日本舆论一片愤慨。

棒球的黄金时代

这种耻辱感一直延续至60年代,昭和男儿用超乎寻常的坚韧和努力,换来了经济腾飞。

标志性事件便是1964年东京-大阪新干线的开通,与东京奥运会的召开。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3)

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这一年,社会学者作田启一以高中棒球为主题,发表论文批评不知疲倦的日本人 —— 高中棒球的狂热训练,是一种军队式的精神至上主义,“意志可以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然而,这样的言论丝毫无碍于甲子园的流行。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的升级,NHK开始面对全国转播甲子园比赛。

到了1978年夏天,第60届大会召开,参赛学校超过了3000所。也是从这一届开始,赛制改为一县一校制。这项改革,更是彻底将甲子园推向了国民年度盛事。

夏季甲子园正好与盂兰盆节重合,每逢此时,漂泊在外的年轻人会返乡祭祖,与家乡人一起观看比赛,在电视上寻找本地选手的身姿,忧喜与共 —— 其重要程度,堪比夏天版的“春晚”。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棒球漫画的喷井。

1981年开始连载的《棒球英豪》,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轰动。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4)

《棒球英豪》,与《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并称为日本三大校园体育漫画。目前累计销售已突破2亿。

女主角小南的一句 —— “带我去甲子园吧”,成功击穿了所有棒球男儿的心脏,流传至今。

从此,甲子园的意义被无限延伸。盛夏阳光,树影蝉鸣,汗水与泥土,遗憾与坚守,少年和少女……加在一起,便是日式青春的最好诠释。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5)

《棒球英豪》里还有一句更为著名的肉麻台词 —— “上杉达也爱浅仓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爱。”

平成最后的怪物

1989年,日本进入平成时代,高中棒球也迎来了混沌时代。

昭和时期,在甲子园顶层活跃的几乎都是名门学校。到了平成,各色黑马杂草开始逐一登场,胜负愈发变幻莫测。

有关秋田杂草军团金足农的神话,便诞生于此。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6)

甲子园比赛期间,金足农学校的母猪诞下9只猪崽。有人认为,这象征着金足农的9名球手。

秋田位于日本的东北部,冬天是踩不到底的积雪,秋天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而占地18万平方公里的金足农业高中,便坐落在辽阔的稻田之中。

作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农业学校,全体学生都要下地种田。连校歌歌词也格外质朴 ——

美丽之乡 是我金足

白霜遍野 大地冻结

看啊 小草在吐芽 享受着阳光

这就是农 无与伦比的爱

这是太阳 无与伦比的爱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7)

日本网友绘制的校歌漫话。

在日本高中棒球流行花重金从各地网罗选手的时代,这样一所草根学校连像样的棒球队伍都凑不齐。

不单所有球员均为秋田土生土长,队伍里也没有替补选手。就这样,9名球手以无轮换的方式,从县大会一路突围,奇迹般地挺进了总决赛。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8)

金足农Ace吉田辉星,队伍中唯一的投手,也被媒体称为“平成最后的怪物”。为了实现父亲未尽的心愿,他拒绝了许多名门高校的邀请,带领家乡队伍冲进甲子园。

没有人能想到金足农能走这么远,甚至校长带着半个学校的学生奔赴甲子园助威时,也只预算了三四天的食宿费。

于是,被热血少年打动的日本人从全国各地寄来了赞助费 —— 应援经费高达惊人的2亿7578万(约1700万人民币)。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19)

得益于日本民众的慷慨捐助,金足农的应援军团一路陪伴他们进入了决赛。

决赛当天,金农足面对的是传统强队大阪桐荫。这是一所典型的名牌私立学校,资金雄厚,拥有从日本各地选拔入校的精英球员。

此时,作为团队唯一的投手,吉田辉星已经疲惫不堪。甚至于,比赛进行到第6回合的时候,他不得不让出了最珍视的投手位置,换队友投。

最后的夏天如约而至,奇迹没有发生。金足农以2:13的成绩,大比分落败。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20)

2018年夏天,第100届甲子园闭幕式上,球场上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尽管杂草军团最终没能实现家乡人民的冠军夙愿,但当他们回到家乡时,面对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感谢 ——

“谢谢你们带来的感动”。

日本甲子园最感人的瞬间(恋爱与日本甲子园狂热之谜)(21)

从明治维新开始,高中棒球运动在日本发展的漫长历史里,孕育了许多值得细细回味的故事,背后是故乡、回忆、羁绊与时代变迁。

交织在一起,才是让日本人着魔的甲子园。

参考资料 -----------------------------

[1] 《甲子園の鼓動》,鈴木 洋史, 竹書房,2008

[2] 「甲子園の土」ものがたり,三浦 馨,学びやぶっく,2009

[3] 《高校野球100年史》.,森岡 浩,東京堂出版,2015

[4] 《高校野球 熱闘の100年》,森岡 浩,角川新書,2015

[5] 白球の世紀,朝日新聞,2018

撰文 王蕾 | 综合 董方玉 | 编辑 胡令丰

文章版权为网易看客栏目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