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大萧条时失去收入的家庭(图片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黑色星期二这一天,许多美国人的积蓄都化为乌有,大规模的破产潮和失业潮随之而来,将近三成的家庭没有了收入,美国社会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无家可归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城市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屋以栖身,并将它们命名为“胡佛村”,以讽刺胡佛总统曾经给出的各种关于美好未来的许诺。甚至有人去森林里放火,只为让自己找到一份消防员的工作。1929年,就在第二届邦尼恩德比举办之后,工业腾飞和经济繁荣之下的隐患爆发了。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不期而至,纽约华尔街的股市崩盘,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大萧条——给了在“咆哮的二十年代”里高歌猛进的美国资本家们当头一棒,也让一战以后成长起来并憧憬着未来的“迷惘的一代”们措手不及,变得更加迷惘。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恐慌实际上,大萧条的导火索早就埋下了,在工业化带动各行各业繁荣发展的时候,美国的中产阶级充满了安全感,手里的钞

塔尔萨市内的66号公路

这场极限挑战果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它被媒体大肆渲染,并全程跟踪报道。报名参赛的选手有200多人,其中很多为当时知名的长跑运动员,有50多个人坚持跑到了纽约的麦迪逊广场,其中来自俄克拉荷马的切诺基人安迪以573小时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平均每小时6英里)。在完成全程的选手们获得英雄称号的同时,66号公路也第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阿弗里再接再厉,于1929年再度举办这项赛事。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项赛事被重复举办过很多次,并获得了一个专有名称叫邦尼恩德比(Bunion Derby)。对他来说,举办赛事的目的达到了,66号公路变得家喻户晓。但他没想到的是,真正奠定66号公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的,并不是这项极限运动,而是接下来发生的大萧条。

大萧条中的迁徙之路

1929年,就在第二届邦尼恩德比举办之后,工业腾飞和经济繁荣之下的隐患爆发了。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不期而至,纽约华尔街的股市崩盘,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大萧条——给了在“咆哮的二十年代”里高歌猛进的美国资本家们当头一棒,也让一战以后成长起来并憧憬着未来的“迷惘的一代”们措手不及,变得更加迷惘。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1)

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恐慌

实际上,大萧条的导火索早就埋下了,在工业化带动各行各业繁荣发展的时候,美国的中产阶级充满了安全感,手里的钞票毫无节制地被花掉,然后开始流行借贷消费,中产阶级账户上的赤字不断地攀升。同时,机械化的普及及技术的革新也让工作岗位在逐步减少。失业的普通工人愿意拿更低的工资以换取工作机会,久而久之便拉低了平均工资,降低了购买力,导致工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而美国银行界的一些弊病和胡佛政府对市场的放任自流,也在暗地里加剧着危机。最初,这些危机都被各行各业繁荣的外表遮蔽,直到1929年的10月底,所有的暗流破地而出,将美国经济那虚荣的外表彻底击碎。

黑色星期二这一天,许多美国人的积蓄都化为乌有,大规模的破产潮和失业潮随之而来,将近三成的家庭没有了收入,美国社会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无家可归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城市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屋以栖身,并将它们命名为“胡佛村”,以讽刺胡佛总统曾经给出的各种关于美好未来的许诺。甚至有人去森林里放火,只为让自己找到一份消防员的工作。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2)

大萧条时失去收入的家庭(图片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

1933年,小罗斯福(即富兰克林·罗斯福)接替了胡佛,成为新的总统。他就任之后,推行“罗斯福新政”,以挽救美国的经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使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让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勒令银行停业休整,以挽回它们的口碑,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针对社会上的失业人群的:以工代赈,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大型工程,以提供就业岗位,以此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经济。

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的工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大坝。实际上,胡佛大坝在罗斯福上台前的1931年就开始动工,有数万人挤破了头,去亚利桑那州争抢那五千个工作岗位。这些人前往亚利桑那的路,便是66号公路,许多人因为交不起车费,甚至从芝加哥(乃至东海岸)沿着66号公路徒步走到了亚利桑那。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3)

胡佛大坝,位于亚利桑那和内华达两州之间

人们选择66号公路,不仅因为胡佛大坝就修筑在距离66号公路很近的地方,而且还因为这条公路独特的走向。美国的公路大部分是横平竖直的布局,而66号公路则是斜插了大半个美国,因为它的走向,它和大部分其它重要公路都有交会点,因此前往西部的移民们都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这条路。

这座200多米高的重力坝一共使用了248万立方米的水泥,这些水泥的原料也都是通过66号公路送往施工现场的。可以说,66号公路为胡佛大坝的修建提供了必要的路径,也为沿途城镇在大萧条时期的经济恢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胡佛大坝之外,西部还有许多别的工作机会,比如加州的几个国家公园也在大萧条前后重建了道路等基础设施,而66号公路同样也是参与这些项目的工人们的迁徙之路。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4)

建设中的胡佛大坝(图片来自国家公园署)

在胡佛大坝修筑的过程中,工人们经常到距离大坝三十公里外的一座小镇去娱乐休闲。这座小镇最初是1855年由摩门教徒建立的一座据点,深处沙漠,缺乏水源。1905年,它被铁路工人们发展成了一个小镇。但铁路修完之后,工人们大多都离去了,因为这里实在是太过干旱、又太过偏僻,甚至没有基本的电力保障,不适合居住。但对于修筑水坝的工人们来说,这里是方圆一百公里之内唯一的娱乐之所。他们的蜂拥而至,为这座小镇带来了电缆和水渠。

工人们在小镇上的娱乐也很简单,一般就是聚在一起打牌赌博。为了吸引更多的工人前来带动那片沙漠的发展,小镇所在的内华达州政府通过了法律,让赌博合法化。当大萧条过去之后,许多新兴的商人们看中了这个小镇,在当地陆续开设了许多高级的赌场,让这座小镇发展成了一座彻夜不眠的狂欢之城。这座当年的小镇就是今天的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胡佛大坝为拉斯维加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而大坝背后的水库则为拉斯维加斯引来了珍贵的水源。

美国一号公路和大洋路:路上的美国史 美国的母亲之路 66号公路(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