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雄学院大家看过这部动漫吗: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
我的英雄学院大家看过这部动漫吗: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生态一窥最后还是回到《MHA》的命名事件上来。这个事情说到底是一个容忍底线的问题。在我们与一些欧美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示了这么一种观点。圈外的压力与圈内的底线在日本,动画评论更多时候是小黑祐一郎这样有着现场从业经验的杂志编辑以及冰川龙介这样的专家干的事,他们构筑的话语权早已建立成型。换句话说,这个领域在日本几乎已经没有太多可挖掘的空间,也不太会有为了“自我展现”而去做评论视频特别是吐槽视频的人(虽然有这么做的,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分类)。如果日本的爱好者想要认真评论一部动画作品他们可以选择出评论系同人志或者发表个人博文。GrumpyJiisan在日本受到欢迎并不是因为视频评论这种形式而是视频中体现出来的“反差”、洒脱的态度、丰富的见识,这样的老年生活确实为爱好者们所向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圈的动漫爱好者,其爱好者文化自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为英语圈,GrumpyJiisan与Gigguk所反
“嗯,意思倒也没错,但不管是太平洋哪一边的驾驶员都不会在无线里这么说”(全部木大)
然而GrumpyJiisan与同时代被网络二创捧火的比利海灵顿等人相比,并没有在我国引起讨论,也没有引发过任何模仿效应,在Youtube上的流量也不多。与之相反,Gigguk的视频虽然也曾被转载到nico上,却没有引发日本爱好者的大规模讨论,但在我国引领了一股巨大的模仿风潮。另外一说,国内模仿欧美粉丝文化不光有Gigguk这样的吐槽系评论视频,也有那些做了大量慢镜头处理的漫展cosplay视频。
Gigguk并没有在NICO上引起太多反响
GrumpyJiisan是成年后才接触到日本动画的爱好者。他称自己并不是动画评论的“专家”,只是因为娱乐需求接触到日本动画。1980年代的美国爱好者光是收集日本动画的实体出版物就非常辛苦,GrumpyJiisan收集了大量的实体出版物,并在原版与北美版出版物的对比之上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评论体系。因为很喜欢远足,就在远足的过程中顺道做一下动画介绍。这显然与生活在御宅文化消费泛滥化以及社交媒介极为发达年代的Gigguk所出的视频风格大相径庭。
在日本,动画评论更多时候是小黑祐一郎这样有着现场从业经验的杂志编辑以及冰川龙介这样的专家干的事,他们构筑的话语权早已建立成型。换句话说,这个领域在日本几乎已经没有太多可挖掘的空间,也不太会有为了“自我展现”而去做评论视频特别是吐槽视频的人(虽然有这么做的,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分类)。如果日本的爱好者想要认真评论一部动画作品他们可以选择出评论系同人志或者发表个人博文。GrumpyJiisan在日本受到欢迎并不是因为视频评论这种形式而是视频中体现出来的“反差”、洒脱的态度、丰富的见识,这样的老年生活确实为爱好者们所向往。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圈的动漫爱好者,其爱好者文化自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为英语圈,GrumpyJiisan与Gigguk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鉴赏范围、不同媒体环境的爱好者文化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最后一说,Gigguk现已移居日本,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现充阿宅。
圈外的压力与圈内的底线
最后还是回到《MHA》的命名事件上来。这个事情说到底是一个容忍底线的问题。在我们与一些欧美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示了这么一种观点。
与电影或文学的历史文化意义相比,日本商业动、漫画作品作为一种娱乐媒介,似乎并没有真正超越娱乐的范畴,也没有真正被用于意识形态的传播。几乎没有哪部动画所描述的情况能够足够准确地对应外国的敏感话题。即使是这次《MHA》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也是漫画作者堀越关于“日本侵略史”的失礼行为。《盾之勇者》和《哥布林杀手》因为对某些女性角色的极端刻画而引发了西方女权主义者的小规模抗议,即便如此,这些反应依然为爱好者社区所忽视。这似乎理所应当,一方面是女权团体的过激反应并不被每个人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区和用户所代表的日本动漫爱好者的的共识是,日本商业动、漫画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娱乐品牌,对社会政治影响甚微。
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上世纪《超电磁侠波鲁吉斯V》在菲律宾阿基诺革命中被用作了指导工具,也必须得指出高畑勋在《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中曾尝试过一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虽然他失败了),但这毕竟是特例。
这里牵扯出一个“来自圈外的压力”与“圈内的底线”。
全世界的OTAKU文化圈,特别是男性向作品爱好者几乎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外来压力,包括以女权主义为主的各个人权团体、宗教团体、家长团体、严格的儿童保护、社会上既有的御宅歧视等等,这些都是外部而来的。在圈内,海外的日本动漫爱好者们的“底线”,特别是在“历史、政治敏感问题的底线”上则有一些不同之处。
韩国:日本侵略史、旭日旗、大正时代。
不论创作者意图如何,只要涉及这些内容,韩国的爱好者圈子就会进行抗议,且反应速度极快。
中国:日本侵略史、、。
其实在日本侵略史和二战相关问题上更多时候国内圈子内部抗议速度明显是要晚于韩国的。而目前日本商业动、漫、游戏作品中几乎不会直接涉及、的政治主张,对这方面的抗议更多是发自对“国家地区”的判定以及相关作者、业者网络表达的审查。
欧美:圈内爱好者不太在意创作物本身所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几乎没有需要对作品、作者发动大规模抗议的底线,但他们十分在意翻译是否精准。
目前欧美市场上引进的商业日本动、漫作品基本都对不上欧美圈内爱好者的政治敏感点,所以没人去讨论,也没人去研究事情到底有多大影响,这次《MHA》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虽不太在意作品本身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但他们却十分在意引进版的翻译是否会乱加私货。比如,他们非常在意FUNimation这家公司(90年代末引进过《龙珠》的动画代理公司)会乱翻译台词,在英语的配音剧本中通常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私货,这让圈内爱好者难以忍受。在《监狱学园》的某一集中,FUNimation版的台词中擅自加入了“gamer Gate”这个词汇。
FUNimation版:“Woah cut the breaks Arthur Fonzarelli. You got a stick up your ass or are you one of those dumbass GamerGate creepshows?”
(……要么是你过于傲慢固执了,要么你就是GamerGate那种傻B)
非官方粉丝字幕(类似于我国民间字幕组)版:“You keep talking to me like we’re on equal terms but I’m a 2nd year. You have to address a superior more politely. Shut… up…”
(你一直和我平等对话,但我是二年级生了,你得用尊称……)
重点就在这个Gamer Gate上,这是亚文化、女权圈子里的重大事件。
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一名叫做Zoe Quinn的女性游戏制作人,本人一直以女权斗士自居。她的唯一作品是一款叫做《Depression Quest》的游戏,还登上了Nathan Grayso榜top50。但在2014 年,Zoe 的前男友 Eron Gjoni 在网上发文曝光称 Zoe 在与自己交往期间有过不忠诚的行为,曾经与好几名媒体记者发生过关系,以换取自己制作的游戏《Depression Quest》的曝光机会和提升人气。此事引起舆论的巨大反应,不少玩家围绕Zoe发起了网络围攻,甚至攻击起了她制作的游戏。而Zoe在辩解中声称自己的游戏被诋毁是因为自己是女性,这使得女权主义者对欧美游戏圈开战。整个事件在圈内闹得非常大,此后gamer Gate成为了亚文化圈里的顶级敏感词。
不光是《监狱学园》,在《小林家的龙女仆》中,他们也擅自地加入了“pesky patriarchal societal demands(讨厌的父权制社会诉求)”这样原始台本中根本没有的词汇。
欧美爱好者制作的对FUNimation私货翻译、配音的吐槽“我们并没有改太多”
这就是FUNimation的私货翻译、配音让圈内爱好者非常愤怒的原因。
英语圈的本地化和我国不太一样,代理公司的翻译者更多时候不是作为“翻译”而是一个重写编写,编剧的工种,甚至译者本人也以编剧(Writers)自居。在上一节中我们谈到过GrumpyJiisan对于北美地区的日本动画实体出版物糟糕翻译的批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欧美的日本动漫爱好者数十年。除了靠民间粉丝字幕拯救一下之外,没什么太好的方法。
FUNimation配音版《监狱学园》的相关报道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对北美输出动画内容。1977年美国的科幻爱好者便设立第一个民间动画粉丝俱乐部“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C/FO)”。同时,日本的公司也希望打入北美市场,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1982年时日本企业就撤退过一次。官方撤退后爱好者对实体出版物的私下拷贝、传播、交换、添加个人字幕等粉丝行为开始活跃,由此扩大了欧美的日本动画粉丝圈(fandom)。在之后代理公司获取许可的输入时代中,因商业运作的不成熟,还发生过大幅删减、改变原作的事例。比如北美版《风之谷》删了近30分钟内容且大幅更改了角色名与久石让的配乐。宫崎骏、高畑勋以及北美的吉卜力爱好者们对此感到极为愤怒。
日语和日本文化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翻译难度远超我国。渴求完整的、准确的内容才是欧美爱好者的首要诉求。
作为对代理公司的补足,欧美的民间爱好者组织一直在不间断地提供着自主翻译字幕。不少人确实是通过民间字幕成为了深度爱好者。直到今天,欧美圈内爱好者的力量仍不足以敦促部分代理公司改善他们傲慢的态度。而欧美爱好者之所以能形成足够规模的“粉丝圈(fandom)”,又与那些民间字幕、资源的“违法传播”是分不开的。
从这点上来说,这又与我国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