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石榴树金鱼缸(老北京四合院讲究)
老北京石榴树金鱼缸(老北京四合院讲究)下一个环节即是烧制。那时,村东南、村西都有窑厂。烧窑是个技术活,讲究的是火候,火候不到,烧出的盆罐“生”,拿起来用手敲,声音啪啦啪啦的,颜色也不好;火候大了,盆罐会变形,有裂纹,也没人要。所以,掌握火候是一项技艺,要“把式”来完成。烧好后,窑顶要加水,加水的目的是使盆变色。最好的盆罐烧出来,外形好看,颜色是蓝灰色,拿起来用手敲,当当的清脆柔和,带有余音,听着都舒服。顺义其它地方也有盆窑,村里人说,那里烧制花盆的手艺也来自赵全营。制作泥盆的时候在地里挖一个圆坑,坑里放一个圆石盘,中间有轴,一个人用脚蹬动圆盘,使圆盘转动起来,转速要均匀。圆盘中间放上和好的泥,师傅坐在旁边,泥巴在师傅的手里转瞬间变成一个盆或罐的形状,而后师傅再加以修整,一个盆罐的坯子就做成了。在老北京四九城,大宅门里讲究的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些就是那时候美好生活的标配,而赵全营的鱼盆在京城里很受欢迎,主要是
笔者少年时,曾在城里亲戚家院子里的一棵老枣树下看到一个旧瓦盆,盆的外面还残留两个龙头。院里大爷说,别小看这个盆,当年这可是有钱人家养金鱼用的。及至近来走访赵全营,才知道这个盆的出处。
赵全营,位于顺义城区西北。明朝初年,山西移民在这里落户,逐渐成村。村中龙王庙边有一泉,泉水旺盛,清冽甘甜,即便在大旱之年,仍然涌流不止,从不干涸。南来北往的行人、马车、骆驼队常在这里歇脚、饮水,因此村子得名“赵泉营”,1949年后才改为今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这个村子名传四方的还是制作养金鱼的盆子,养花的花盆和坛子、罐子等。村里烧制盆罐的历史,几位老人认为大约起源于清中期。早年间人们的经济条件均较差,制作的器物多为实用型,以大盆、罐子、花盆、碗为主,也烧瓦。花盆养花,大盆多用来洗衣服、洗涮,罐子用于盛放米、面、玉米糁等。
李滨声作
在老北京四九城,大宅门里讲究的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些就是那时候美好生活的标配,而赵全营的鱼盆在京城里很受欢迎,主要是造型优美质地好。鱼盆很别致,外镶有六个龙头,龙头用模具制成,而后镶在盆上再行烧制。用有龙头的盆养金鱼,透着高贵、有品位,因此很受大宅门的青睐。而且用这种鱼盆养金鱼,接地气儿,金鱼繁殖率高。
这些盆罐的制作,得益于村里优质的胶土。胶土性黏,聚合力强,优于其它土质。烧制这些瓦器,要先准备好土。村里人要在秋季把土地表层的土挖开几尺,起出下面的胶土,经过一个冬天,冻后化开,为的是去掉它的“性气”。如果不去性气,烧制的器具会有裂纹,容易起鼓。
晾晒好的胶土,要把里面的石子、杂质挑净。而后进行浸泡、踩制、淘浆等工序。泡泥有池子,池子有几个,按高低依次排列。胶土进池后,加水浸泡、捣碎,而后进行踩踏,为的是把土里的硬块、疙瘩踩碎。踩泥也有讲究,要竖踩、横踩、斜踩,踩后的泥细腻、滋润,质地好,踩后把里面的泥浆放到下面的池子里。下面池子里的泥质量要优于上面池子里的泥,但这些泥浆还要继续踩踏、搅拌、加水再放入下面的池子。如此反复几次踩踏、搅拌,最后的泥浆被称为“澄浆泥”,澄浆泥细如面粉而又有光泽。
制作泥盆的时候在地里挖一个圆坑,坑里放一个圆石盘,中间有轴,一个人用脚蹬动圆盘,使圆盘转动起来,转速要均匀。圆盘中间放上和好的泥,师傅坐在旁边,泥巴在师傅的手里转瞬间变成一个盆或罐的形状,而后师傅再加以修整,一个盆罐的坯子就做成了。
下一个环节即是烧制。那时,村东南、村西都有窑厂。烧窑是个技术活,讲究的是火候,火候不到,烧出的盆罐“生”,拿起来用手敲,声音啪啦啪啦的,颜色也不好;火候大了,盆罐会变形,有裂纹,也没人要。所以,掌握火候是一项技艺,要“把式”来完成。烧好后,窑顶要加水,加水的目的是使盆变色。最好的盆罐烧出来,外形好看,颜色是蓝灰色,拿起来用手敲,当当的清脆柔和,带有余音,听着都舒服。顺义其它地方也有盆窑,村里人说,那里烧制花盆的手艺也来自赵全营。
因为赵全营的盆罐质地好,外形美观又实用,北京城里的店铺,顺义的集镇,还有周边地区,都有赵全营的盆出售。远处的人则赶着马车来这里趸盆,回本地售卖,就连远在口外的热河都有人来这儿买盆买罐。赵全营的瓦器在当时说得上名噪一时。改革开放后,赵全营的花盆又火了一把,北京人养花不少用这里的花盆。但现在赵全营已经没有人烧制盆盆罐罐了,人们养鱼也多用玻璃鱼缸了,赵全营的鱼盆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