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株洲作家张雄文与他的(记株洲作家张雄文与他的)
记株洲作家张雄文与他的(记株洲作家张雄文与他的)尽管如此,还是很难将眼前这个普通的株洲五中的语文教师与“粟裕研究专家”联系起来。 博学、健谈、热情,这是6月初采访张雄文时,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迟浩田上将为张雄文题写的书名。 本文照片均由湖南日报株洲分社提供。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一介书生的英雄情结
——记株洲作家张雄文与他的“名将粟裕”系列
粟裕大将。(资料照片)
张雄文在读书活动上为读者签名。(资料照片)
迟浩田上将为张雄文题写的书名。
本文照片均由湖南日报株洲分社提供。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博学、健谈、热情,这是6月初采访张雄文时,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尽管如此,还是很难将眼前这个普通的株洲五中的语文教师与“粟裕研究专家”联系起来。
但事实毋庸置疑。近年来,《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战场上的粟裕》《眼底吴钩——说不尽的粟裕》《多是横戈马上行》等专著,均出自张雄文之手。
6部专著,240万字,发行40万册,网上点击量总计超过2000万次,加上如潮的好评,奠定了张雄文在粟裕研究领域的地位。有人称其为当今粟裕研究第一人,亦不为过。
1 跨越时空,结缘名将
出生在湖南冷水江、并在那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张雄文,和许多男孩一样,从小就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和共和国开国将帅故事这类“战争书”,十分仰慕英雄人物。
“说起来好笑,那时候,我一边读书,一边想象将军们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英姿。有一次,为了模仿战神刘伯承戴眼镜的样子,我竟然跑了好几里路,在地摊上买了一副黑边眼镜戴上,在镜子里自我欣赏。”张雄文笑着说。
读高中时,张雄文偶然买到一本《江南陈毅》,讲述的是陈毅江南抗战的故事。然而,一读之下,他却感到很奇怪:没有多少战斗故事哦,多是些陈老总下棋、作诗、统战的故事。刨根问底后,他有了新发现,具体打仗的事多是由副指挥粟裕负责的。从这时起,“粟裕”这个名字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不久,他又读到一本《中国雄狮·第三野战军》,书中一句罕见的点评使他如遇电击一般:华东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开“粟裕之谜”。
2 怀着景仰,追寻英雄
1995年,张雄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工作,独自走上了研究粟裕之路。
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宽裕的经济作后盾,甚至没有充足的时间,完全凭着一种信念,他义无反顾走进了“粟裕的世界”。
此时,内弟在北京读大学。他告诉内弟,有空到大书店多跑跑,凡是和粟裕有关的书籍他都要。大量阅读后,他发现,这些书籍描写粟裕多是粗线条的、简略的,缺少细节,历史留白太多。
历史的真实一定不是这样子的。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粟裕,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出发了。
经多方努力,他与粟裕最后10年的秘书朱楹将军建立了联系。朱将军是中央军委批准的《粟裕传》传记组组长,能出入中央档案馆和军委档案馆,可接触大量原始资料。有感于张雄文对粟裕的热爱,朱将军向他提供了不少资料,还口述了自己知道的粟裕往事。
在朱将军引荐下,张雄文先后采访了粟裕夫人楚青、长子粟戎生中将、侄子粟刚兵,以及粟裕大将许多老部下、前任秘书、警卫员。特别幸运的是,他在此期间有幸面对面采访过粟裕的老部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还有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成都军区原政委万海峰等上将。
有感于张雄文的执着,长期跟随粟裕的原三野司令部作战参谋秦叔瑾不仅口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粟裕的轶事,还向他赠送了自己撰写的回忆录和日记。粟裕女儿粟惠宁、女婿陈晓鲁(陈毅之子),以及《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吕韧敏、10集电视纪录片《共和国大将粟裕》制片人石征先、特型演员谢伟才等,也对他鼓励有加,提供了很多帮助。
利用假期,张雄文还一次次寻访老战场,实地考察山川风貌,感受当年战争气氛。
终于,他开始动笔了,且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4月,他第一部关于粟裕的心血之作《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经总政治部审核后出版。
他第一时间将书寄给楚青留作纪念。楚青很快回信:“寄赠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已收到并认真拜读了!我将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枕边,常在睡眠前阅读,倍感内容充实而真实!将永作留存了!”
迄今,他已出版6部高质量的关于粟裕的专著,第7部正在送审中。
3 穿越迷雾,抽丝剥茧
他面目和善,身材不高,甚至显得羸弱,却在战场上犹如猛虎饿狼,以百战百胜之勇令对手胆寒。他谦和隐忍,正直无私,几近道德完人。
虽功高盖世,但他的功劳却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转移。他蒙冤受屈,甚至还受到错误批判,但他一直没有被完全“打倒”。因此,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功绩很少为人知晓。
这就是粟裕。战绩辉煌又命运多舛。在他身上,折射着历史的复杂,渗透着政治的隐秘。要写好粟裕,难度可想而知。
张雄文没有退缩。他采访、查阅、考证、研究,他不舍昼夜、抽丝剥茧,最终以自己的努力,穿越历史的迷雾,最大限度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粟裕。
以前的书籍写华东野战军,粟裕的名字往往被忽略。而张雄文考证,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实际指挥者是粟裕。毛泽东曾明令“在陈领导下,战役指挥交粟负责”。陈毅也曾坦承:“自己可能更多的是起了一个政治委员的作用。”
以前,人们对黄桥战役、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都很熟悉,但很少知道这都是以粟裕为主指挥的。张雄文通过6部专著,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3年解放战争,是粟裕以充足的理由两次改变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既定战略,打掉了国民党800万军队中的245万,取得了辉煌战绩。为此,他曾两度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称为“常胜将军”。
张雄文还通过历史资料证实,粟裕是淮海战役战略的提出者和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战役也由他命名,三大战役由前线统帅命名的只有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能够煮熟一锅“夹生饭”,毛泽东评价“粟裕立了第一功”。后来,毛泽东又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粟裕高超的指挥艺术,不仅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党内军内也有共识。刘伯承说他“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陈毅说他“战役指挥高明,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叶剑英说他“军事才华令我们大家钦佩”。至于他的老部下,更是以在他指挥下打过仗为荣。
提起抗美援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彭大将军。其实,毛泽东当初选定的第一挂帅人选是粟裕。张雄文在北京读书期间,曾花20天钻进国家图书馆找资料,发现毛泽东1950年9月3日有一份回复东北军区司令员的电报:“林、粟均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他据此证明,毛泽东最早属意的抗美援朝挂帅人选中就有粟裕。
在书中,张雄文证实,粟裕两次谦让司令员,后来辞让元帅军衔,亦有据可查。
4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没有广告,没有炒作,张雄文关于粟裕的著作一面世,就引起广泛关注。
2008年4月,《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出版后,印数累计达7万册,新浪网点击量迅速升到1400万次。其后,《名将粟裕珍闻录》一书在北京广播电台连播,并制成光盘发行,被中宣部和教育部、团中央联合推荐为学生课外读本。
对张雄文的作品,人们评价很高。
原中顾委委员、成都军区原政委万海峰上将说,作为一名华野的老兵,我高兴地看到,许多专家、学者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原始文电为依据,为还原粟裕首长的真实历史在不懈努力,青年学者张雄文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
朱楹少将评价,张雄文从未在部队工作过,但他对军史战史的博学,对粟裕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论点的入理剖析,令人叹服。
著名作家谭谈说,无湘不成军,湖南是将帅之乡,粟裕又是其中多谋善断、能征善战的翘楚。能把开国第一大将写得客观而不失传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认为湖南作家张雄文算是第一人。
粟裕侄子、著名作家粟刚兵认为,张雄文敢于秉笔直书,仗义执言,他的系列书籍还原了粟裕真实历史。他那一部部巨著,似一部部诗史,诗卷中人们看到粟裕将军率领千军万马,气势如虹,奔腾而来,真是说不尽,道不完啊!
而对张雄文来说,最高的评价来自粟裕将军夫人楚青。
“2009年4月,我拜访了楚青老人。到她家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到粟裕大将的灵位前,让我看已摆在灵位前的那本《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对当时情景,张雄文记忆犹新。
5 此心犹热,斯情未了
要恢复真实的粟裕,必然涉及对一些与粟裕大将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因此,张雄文的工作也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有的人甚至认为他“抬高了粟裕”。
记者也提出了这个疑问。张雄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谈起了一段往事。
“2006年7月,我到北师大读在职研究生。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按照资料显示的地址,去北京平安大街旁雨儿胡同寻粟裕旧居,却一整天毫无结果,因为连当地老人都不知道这个胡同。后来又第二次去找,几经辗转,终于找到。我发现,胡同非常小,根本看不出曾经住过一个大人物。我不敢敲门,徘徊很久,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后默默离去。”
说到这里,张雄文话锋一转:“开国第一大将旧居就在闹市之中,却无人知晓,这使我感到莫名的失落和不平。是我把粟裕大将拔得太高吗?不是,只是一些读者读了我的书之后,心理落差太大,不适应。”
这些年来,张雄文就这样坚守着心中的英雄情结,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件事上。为此,他经历了老婆从不理解到尊重、同事从疑惑到钦佩的转变。
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圆了还原“名将粟裕”的梦。但他也有遗憾——几本著作不能改变固有的生活。他曾经期待能够到一个专门的机构,成为一名专职的军史研究人员,但至今依然是“期待”。
些许遗憾,不能改变他的“英雄情结”。目前,他最新一部名为《吹角连营》的专著已通过审查,即将付梓。
此心犹热,斯情未了。
不妨说,不改的英雄情结,也把张雄文这个普通教师和书生塑造成了一个粟裕信史创作者的另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