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小学参加数学竞赛(再超越再进步再出发)
光明小学参加数学竞赛(再超越再进步再出发)数学从来就不只是干巴巴的数字,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更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那琼芳老师在里程表问题中引入数线图,让孩子们自己填写数线图中的“点”与“段”,并将其和里程表“读数”与“里程量”一一对应起来,孩子们在填写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汲取。在后续的任务二和任务三中,由计算里程量引出变式题型由里程量计算开始读数或结束读数,实现了完整的知识链闭环,巩固了对计算里程量及相关量这一知识点的认识。第二节是由那琼芳老师执教的《里程表(二)变式练习》,那琼芳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令大家耳目一新,在情境导入中以我们学校刚刚举办的运动会中的赛跑项目为例,创设淘气和笑笑赛跑这一思考题,引出孩子们对以往关于钟表计时的知识储备,得到“时间量=结束读数—开始读数”这一公式,并举一反三,运用到生活中常见的电表,水表,里程表等相关的计数问题中去。那琼芳老师从《里程表(一)》中孩子们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入手,在任务
天气渐冷,成都已然入秋,簌簌的冷风吹的美丽的龙泉街道上人迹罕见,可在北大成都附属学校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11月24日星期二,龙泉区教研员邱莹老师应邀来到小学指导数学组青鸟杯赛课的教学活动,本次出席的还有董静校长,教务处副主任陈淑丽,以及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寒冬天气挡不住教育人对教学活动精益求精的追求,由二年级刘艳艳老师执教的《分物游戏》及三年级那琼芳老师执教的《里程表(二)变式练习》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
01
02
03
第一节是由二年级刘艳艳老师执教的《分物游戏》,刘艳艳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在情景导入中用精美的PPT和色彩鲜艳的教具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分物游戏》一课的教学重点无时无刻不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孩子们在操作中实验分物的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分物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学生展示环节,刘艳艳老师请学生上台用教具摆一摆,趣味十足的桃子教具在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被分给了2只小猴子,孩子们比较了多种分物方法,得出“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这种方法最合理”。充满童趣的话语中不仅体现了数学思考的过程,更是在积累孩子们对于生活现象的处理经验。
经历了分桃子的首学环节后,孩子们自主挑战了为可爱的小兔子们分萝卜这一任务,结合题单用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的流程总结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分法。在共学环节,刘艳艳老师请孩子们观察这三种分物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出“它们分得的每份都是一样多”。刘艳艳老师作最后的总结与升华:“像这样每份分得一样多的方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平均分”,再次强调了平均分的数学意义,呼应课堂主题。
在最后的分骨头挑战中,刘艳艳老师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体现分法,把抽象的方法付诸具象的图画表现形式,在孩子们绘画的过程中梳理思路,形成知识体系,固化“平均分”的数学意义,孩子们真正做到了“当课堂的主人”。在最后的上台展示环节,两位小老师自信展示自己的画作,对如何“平均分”的分法娓娓道来,观摩的老师们都不禁为这些可爱的小老师们鼓掌。
第二节是由那琼芳老师执教的《里程表(二)变式练习》,那琼芳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令大家耳目一新,在情境导入中以我们学校刚刚举办的运动会中的赛跑项目为例,创设淘气和笑笑赛跑这一思考题,引出孩子们对以往关于钟表计时的知识储备,得到“时间量=结束读数—开始读数”这一公式,并举一反三,运用到生活中常见的电表,水表,里程表等相关的计数问题中去。那琼芳老师从《里程表(一)》中孩子们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入手,在任务一中以多种题型复习里程表读数这一知识点,固化和区分“读数”与“里程量”的关联和不同点。
数学从来就不只是干巴巴的数字,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更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那琼芳老师在里程表问题中引入数线图,让孩子们自己填写数线图中的“点”与“段”,并将其和里程表“读数”与“里程量”一一对应起来,孩子们在填写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汲取。在后续的任务二和任务三中,由计算里程量引出变式题型由里程量计算开始读数或结束读数,实现了完整的知识链闭环,巩固了对计算里程量及相关量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表现,离不开学校领导及区教研员的关怀和指导,课后老师们齐聚一堂,举行了评课活动。由区教研员邱莹老师展开的评课发言,面面俱到,直指课堂核心。邱莹老师对刘艳艳老师的课堂赞不绝口,对丰富多彩的课件,教具表示了肯定,认为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活用丰富的课件和教具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但也提出了诚恳的意见,邱莹老师认为新授课老师应当在教学中或总结环节展示出完整的板书,体现本堂课的知识构架。一堂课上过,孩子们耳朵里听进去的知识或许会随着时间消逝,但映入眼帘的板书,会在脑海里形成视觉记忆,在以后遇到同类知识的时候,这部分的印象很容易被唤醒,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学习单的设计上可以更具课堂特色,数学的学习单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切合课堂核心,做到简而精。利用好媒体软件,课件,教具,板书,学习单等教学手段,形成教学合力后能够帮助孩子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我们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
对于那琼芳老师呈现的练习课,邱莹老师更是面面俱到的传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堂设计到变式题型的选择都给出了中肯的意见,提出了“利用变式题组实现知识体系结构化”的理念。邱莹老师也指出:练习课不仅是这一课的练习,更是本单元知识架构的一部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计算,而数量关系应该在里程表(一)中已经解决,里程表(二)的难度应该有所提升。邱莹老师就任务一的题目提出了变式:由判断题型转变为计算题型,将问题改为“哪一天的里程量最多?”孩子们在思考中自然而然的运用了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并且由五次计算里程量的过程里固化了自己对于里程量计算的认知:里程量=结束读数—开始读数。邱莹老师最后提出:知识结构是固化的,数学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教师要加以自己的主观意见,形成认知结构,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质,再辅以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当让自己教授的知识无限趋向,趋近甚至趋同数学的客观知识结构,用自身完整而富有逻辑的教学结构才能引领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形成完整的思维结构。
沉浸在浓厚的教学交流氛围里,不知不觉一上午便过去了,老师们在今天的教研中都受益匪浅,感谢学校为老师们提供的宝贵的向专家取经的机会,相信大家经此一课都能在自己的教学历程中找准方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