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当选的安徽籍院士:骄傲 宣城有16位中科院院士 泾县6人
新当选的安徽籍院士:骄傲 宣城有16位中科院院士 泾县6人宁国市3名:汪卫华、任新民、叶向东泾县6名:汪应洛、翟光明、朱永贝睿、文兰、查全性、翟中和(出生于溧阳)绩溪县5名:章基嘉、鞠躬、洪德元、方荣祥、程开甲(祖籍)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其中,安徽籍9人,一位是咱们宣城宁国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向东。
至此,宣城市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达十六人,他们分别是:
泾县6名:汪应洛、翟光明、朱永贝睿、文兰、查全性、翟中和(出生于溧阳)
绩溪县5名:章基嘉、鞠躬、洪德元、方荣祥、程开甲(祖籍)
宁国市3名:汪卫华、任新民、叶向东
广德市1名:许杰
旌德县1名:江泽涵
宣州区暂无
郎溪县暂无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1955年,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产生;1956年5月,学部委员进行了一次增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9年5月开始进行学部委员增补工作,之后又中断十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确定了两年一度进行增选。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6月,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产生。1998年6月,实施资深院士制度。1998年6月,首次有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
据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83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57人,化学部133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5人,地学部13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0人,技术科学部150人;外籍院士108人;已故院士601人,已故外籍院士25人。
叶向东简历
叶向东,1963年生于安徽宣城宁国市,1979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学习,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和力学系学习,1991年获前苏联副博士学位(即Ph.D)。1991至1993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回校任教。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等职务。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拓扑动力系统、遍历理论以及它们应用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对动力系统的结构及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熵理论、复杂性层次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该研究揭示了极小系统最大幂零因子产生的机制;证明了遍历distal系统的逐点多重遍历定理;给出Furstenberg不交性问题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引入拓扑Kolmogorov系统新定义并得到正熵系统新的刻画;证明了 Devaney 混沌蕴含 Li-Yorke混沌等。
在国际高水平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90多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了国内外多个数学杂志的编委。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叶向东、黄文、邵松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获得第十四届陈省身数学奖;2019年,叶向东、黄文、邵松完成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直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8名,其中1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他本人分别获得1998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7、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叶向东与数学结缘,并非偶然。1963年,叶向东出生于皖南宁国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教语文,毕业于徽州师专数学系的父亲,自然而然成了叶向东的数学启蒙人。
回想中小学的学习经历,叶向东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这位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数学老师非常看重这个有天赋又勤奋的学生,经常单独为他开小灶进行辅导。
1979年他被中国科大数学系录取,由此开启了数学的研究之路。此后,从中国科大到莫斯科,从本科到博士,又到意大利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再回到中国科大任教,叶向东与数学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到目前为止,他是所从事领域中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在叶向东眼里,基础数学充满魅力, “基础数学是一门艺术,它追求简洁和美感”,就像美术作品之于画家,文学作品之于作家。
综合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宣城播报、徐厚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