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纪录片全集(Pornhub首发的第一部非常规)
poi纪录片全集(Pornhub首发的第一部非常规)与团队创立了Vetements,掀起了「Anti Fashion - 反时装理念」,模糊了高级时装和街头潮流的界限,借着诸如袜子鞋、DHL tee、水袖卫衣等爆款单品,加上入主抖音上潮男潮女上身率最高的大牌Balenciaga成为创意总监,Demna一举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心目中的明星设计师。作为一个Z时代年轻人,Martin Margiela这个名字和Demna Gvasalia一比,很弱。作为P站忠实用户,又从事时尚相关行业,对我来说次元壁破裂。其实Martin Margiela我早就关注且喜欢,不妨这借着这次机会,跟你聊聊:大师Martin Margiela到底有多厉害?
在Pornhub上都能看些啥?
作为老司机精神乐园,一年有420亿访问量,每分钟都有14个新视频在上传,仅仅2019年就新增了136万小时内容,我们就算不闭眼睛的看,需要169年才能看完。
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刺激我们分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动作作品。
而就在前几天,原计划在4月10日上映的时装大师——Martin Margiela马老师的纪录片「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完整版悄无声息被泄露在情色网站Pornhub上。
作为P站忠实用户,又从事时尚相关行业,对我来说次元壁破裂。
其实Martin Margiela我早就关注且喜欢,不妨这借着这次机会,跟你聊聊:
大师Martin Margiela到底有多厉害?
作为一个Z时代年轻人,Martin Margiela这个名字和Demna Gvasalia一比,很弱。
与团队创立了Vetements,掀起了「Anti Fashion - 反时装理念」,模糊了高级时装和街头潮流的界限,借着诸如袜子鞋、DHL tee、水袖卫衣等爆款单品,加上入主抖音上潮男潮女上身率最高的大牌Balenciaga成为创意总监,Demna一举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心目中的明星设计师。
不仅在时尚圈掀起了潮流,更是在近几年影响了大众的普世审美。例如,你在skp可以看见老爹鞋,你在铁岭早市上也可以看到老爹鞋。
但或许你不知道,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Martin Margiela。不论意象、元素、手法,还是理念,都来自于马老师在1989-2009这二十年之间的创作。
不仅是Demna,Kanye West、Virgil Abloh等一众在商业角度上最成功的设计师,或多或少都在借着马老师的余晖来让自己更加耀眼。
这部「Martin Margiela:In His Own Words」就是关于这个改变了时尚圈规则并潜移默化改变了大众审美的人——Martin Margiela。
而纪录片的名字也很内涵,「In His Own Words」,在我理解,有两种含义。
一是,这部纪录片,是真正意义上关于Margiela本人的纪录片。
作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设计师中的设计师,Martin Margiela是一个避世且神秘的人。
他从未参加过任何商业活动,也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甚至没有允许被拍过一张正经的公关照,连秀场谢幕这个设计师享受聚光灯的必备节目也不见其真身。
而本次纪录片,导演Reiner Holzemer通过长达一年的跟拍记录,以Martin Margiela不露脸自述的形式(他最后的底线),通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与访谈,揭示了1989-2009这20年间Martin margiela的灵感来源、着迷于时装的回忆及离开品牌的原因。
不同于上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We margiela」以整个品牌团队作为核心,但少了空着座位的那位,终究是少了魂魄。
二是,马老师坐不住了。
出于一些人对他本人以及作品的解读,还有那些利用了时代断层,复制他理念的设计师,甚至是「We Margiela」将功劳基本归功于团队,弱化Martin Margiela本人的做法,「In His Own Words」无疑是对这种种的一次全面回应。
换句话说:你们谁也别解读、谁也别「致敬」了,放着我来。
不仅如此,在影片中包括Jean-Paul Gaultier等助手、时装评论人、收藏家以及朋友和商业伙伴的评价穿插其中,非常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时代Martin Margiela设计语言制造出的轰动性。
正是这种影响了时尚行业本身的「设计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众的普世审美。
让我们看看,他给这个世界,都带来了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在早前朋克运动之后,社会阶级壁垒被打破,指点潮流的权力不再仅掌握在上流社会人士手中;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财富积累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新富,正急着用时髦装扮将自己「伪装」成精英的样子。
那期间的Fashion以性感、夸张为主流代,垫肩大到飞起,夹克也都是越做越短,材质与面料上也过度追求浮华,就连秀场都是60-75分钟的大型晚会现场。
人们对于自我表达越发向往,造就了一个强势耀眼的招摇时代。
而Martin Margiela就是要做出与众不同的设计,这也是他创造力的源泉。
随之转眼到了90s,经济的下滑以及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开始越发的注重这些问题,开始减少使用染色的布料,对浮夸的东西越发收敛。
而这一切,正与Martin Margiela的设计哲学相符。他标志性设计的灵感,也在片中一一揭晓。
- Tabi
作为Martin Margiela最为标志性的符号,如果看见这个「驴蹄子」,就能联想到Maison Margiela。
如纪录片中Martin所说:在设计一双前所未有的鞋子这件事上,我费劲了心思。随着想到第一次去东京,在街上随处可见的Tabi袜子与平底木屐,我就在想,为什么不做一双高跟的Tabi靴呢?
1988年,随着那场惊世骇俗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首秀,Tabi鞋也正式诞生。
而在Vetements 2019系列,一直被诟病将马吉拉「全面致敬」的Demna,终于将Tabi搬上了自家品牌秀场。
- 白色
刚创业的时候,Margiela和合伙人Jenny Meirens手上的钱不多,他们在各种地方淘来五花八门的家具。他们为了把视觉统一,要找到一个适合品牌的颜色。
当年大部分品牌的陈列都以灰色为主,而马吉拉要找到一个别人没有使用过的颜色,那就是白色。
而白色代表着归属感,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白色的工作服也成为了Maison Margiela的制服,「Margiela」也从「我」变成了「我们」。
关于白色,纪录片中Martin Margiela本人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事:
当年在某个系列中,他设计了一套纯白色的White look,上秀前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这不是Martin Margiela」,然后他用熨斗在白色的裙子上烫黄了一块熨斗形状的印记,「Oh,这才是Martin Margiela」。
不完美对于他说,就是完美。
- 四角标Logo
90s末到千禧年之初,背后的白色四角标Logo,才能证明你是真正的时装精。
创建品牌之初,Martin Margiela特别讨厌人们一冲到商店就翻开衣领看:啊,这是他的设计,这是她的设计。他想弱化一切和衣服本身没有关系的标识。
而这块3*8的四角标logo,本是Martin Margiela意图是当人们把MMM衣服买回家的时候可以轻易拆掉商标,即衣服本身比商标重要。
如今,四角标从想摘掉的东西,变成了时髦的象征。早期的纯白标Martin Margiela单品,也列入了时装收藏家的Achieve清单。
- Mask
「匿名性」一直被认为是马吉拉的品牌商业策略。
但在纪录片中,Martin Margiela也对此有所回应: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面对公众会感到不适,并且在他见到了Jean-Paul Gaultier成为明星设计师后,他无法在这种状态下创作。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从未接受一次采访,所有与媒体的沟通全部通过传真进行。
而在设计上,他也保持着这种匿名,最直接的就是面罩。
面罩遮脸弱化模特,更强调衣服设计本身,在那个品牌都在用超模的时代,Martin Margiela也是第一个运用素人模特的设计师。
要知道,想当年像Kate Moss这种带货级超模走一场秀,所穿的那件衣服就会卖爆。当然,这也和当年品牌没有过多预算,无法支付超模的费用有关。
最出名的Look当属2011年Kanye演唱会上,Maison Martin Margiela为其量身定制的面罩。
这种设计也被延伸成Martin Margiela的标志性设计,包括为模特眼睛贴胶带,通过妆容把模特眼睛涂黑,将模特眼睛涂黑的方式设计成同款墨镜,以及将假发倒置遮住脸等等。
这种匿名也成为了风格本身。
关于马吉拉,除了上述对时尚美学带来的穿越时间的设计,还有太多观念依旧在这个时代影响着我们,借用时装评论人的一句话:「过去的30年属于Martin Margiela,从现在开始的20年,依旧属于Martin Margiela。」
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Martin Margiela位于巴黎的回顾展览「Martin Margiela 1989-2029」开幕,展出了这20年间Martin Margiela的100件伟大作品。其中一个镜头,另一位优秀的时装设计师Raf Simons正在认真的端详马吉拉的某一个作品,看的入神。
1988年,尚是建筑系学生的Raf Simons看了马吉拉那场史无前例的时装秀。当时台下的Raf热泪盈眶:原来,离人们最近的服装也可以将哲学、社会意识形态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容纳其中。
这也造就了如今的Raf Simons。
这个场景让我莫名感动,也证明Martin Margiela带给时装界甚至是人类审美观的影响,还在继续。
09年至今,他已经沉寂了十年之久。
正如纪录片中最后他说「我特喜欢探索,喜欢把自己推的更远,我对自己非常非常的苛刻,今天我画画,做雕塑,做了好多创意的表达,我喜欢做自己,没有很多人围绕着我,只有我,做我喜欢的事,当我想要做这些事,不再有服装系列这回事。」
他将他的美学观念按照自己的方式依旧延续下去,虽然包括他在内的比利时设计师,都深受川久保玲等日本设计师的影响,而川久保玲的解构带着对社会问题的愤怒,是充满情绪的暴力。
而Martin Margiela,他更像是认真窥探服装内部的解剖医师,他关注的是服饰本身。
对于服装这个外在载体,其出现的意义本是修饰女性以及彰显身份,而在Martin Margiela的手下,性别被弱化,面容被遮挡,正如纪录片里面我特别喜欢Margiela曾经的助理说的一句话:
「Margiela women are intriguing Instead of sexy we’d say『mysterious』.」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规则,没有阶级,甚至不关乎美,只有不停地探索和尝试,而现在,没人再像他一样那么反叛又迷人地做衣服了。
纪录片的最后,采访者向Martin Margiela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你认为你在时尚界已经说出了你想说的一切吗?」
Martin Margiela说:No。
由衷的希望马老师,继续有话要说。
策划 Editor|刘禹豪
排版 Layout|王健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邮件联系jianyu@yichuan.rocks。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