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不及游侠人(他是罕见的儒侠)
儒生不及游侠人(他是罕见的儒侠)他问孔子,难道君子不会勇猛,宁愿当怂货吗?子路曾经也很迷茫,究竟自己的身份要怎么转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子路比孔子小7岁,属于同一辈人。年轻时候,子路就是个混混,性格粗野,用勇武解决问题,志气高傲,戴公鸡形的帽子,佩戴野豬形的饰物,一副很扯的样子在街上横行。不知道是孔子得罪了子路,还是子路看孔子不爽,总之小混混子路霸凌还没有成名的孔子。要知道孔子从小练习六艺也是能打的人,但孔子没有跟子路干起架,而是用他那一套理论对子路循循善诱感化他。子路也不是无药可救的大奸大恶之人,他心软了穿上了儒服,给孔子行拜师礼。可以说,子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徒弟。孔子收了子路作为徒弟后,很注意因材施教,他把子路看做一块璞玉,要打磨他身上的暴戾污垢。
周敬王四十年,即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了一场见多不怪,但对孔子影响很大的宫廷政变。说见怪不怪,是因为天下礼崩乐坏,君臣互相厮杀,流亡的卫国前太子蒯聩勾结卫国的大夫孔悝(不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准备谋杀卫国的君主卫出公,本来是一场父亲赶跑儿子夺回君位的举动。本文的主角子路,这位孔子的弟子,孔悝的家臣,在孔子灌输的忠君思想下,毅然干预人家的家务事,跑进城内阻止孔悝发动的政变。
蒯聩派出两名武士对付子路,子路要一挑二,子路毕竟不是武功天下第一。寡不敌众,冠缨被击断,被对方打败,临死之前要端正冠帽,重新系上纓带,从容就义。子路死的很壮烈,行凶者手段非常残忍把子路剁成肉酱。
孔子接到卫国传来的消息后,只能哀叹:“嗟乎,由(子路)死矣!”然后陷入悲痛之中,他没有像颜回早逝那样嚎啕,因为孔子早就料到今天,他曾说:“由(子路)好勇轻生 昧于取裁 其死必矣。”性格决定命运,子路将会死于非命,不幸地被孔夫子一语成谶。
1.好勇伉直孔子的众多弟子基本上都是文质彬彬的,但子路的性格迥异,他更像一位专诸、聂政的游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子路比孔子小7岁,属于同一辈人。年轻时候,子路就是个混混,性格粗野,用勇武解决问题,志气高傲,戴公鸡形的帽子,佩戴野豬形的饰物,一副很扯的样子在街上横行。不知道是孔子得罪了子路,还是子路看孔子不爽,总之小混混子路霸凌还没有成名的孔子。要知道孔子从小练习六艺也是能打的人,但孔子没有跟子路干起架,而是用他那一套理论对子路循循善诱感化他。子路也不是无药可救的大奸大恶之人,他心软了穿上了儒服,给孔子行拜师礼。可以说,子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徒弟。
孔子收了子路作为徒弟后,很注意因材施教,他把子路看做一块璞玉,要打磨他身上的暴戾污垢。
子路曾经也很迷茫,究竟自己的身份要怎么转变?
他问孔子,难道君子不会勇猛,宁愿当怂货吗?
对子路的好勇,孔子是不反对的,但务必约束子路,使他把勇敢用到正道的刀刃上。
孔子回答,君子当然也会勇猛,但勇必须要以正义为前提!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2.古道热肠,临危不惧一个没有志向的男人会终日无所事事,一个空有武力没有志向的男人更容易为非作歹。
有一次,颜回和子路一起伺候孔子,那时候两位弟子还健在,正是青春好年华,孔子要他们俩道出一生的志向,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在今天大多数人回答肯定是财务自由,不用上班,爱情甜蜜....
子路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愿意把自己坐的车马,穿的轻裘,分享出去给朋友穿,即使车马、衣服破了也不遗憾。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子路实在太古道热肠的共产主义者,现代人朋友之间汽车是不会随便外借,有半点刮花,朋友之间都不好意思,但是子路却毫不在乎,他是一个坦率仗义的人,甚至可以说一个老好人。
这么一个仗义的人在,孔子之后再没有碰到有人敢对他出言不逊,“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
因为子路等于孔子的半个保镖,谁不尊重孔子,子路就去扁谁,给他好看的。至少有子路,就少了很多不知好歹的人的刁难、嘲讽。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路过匡地,因为孔子样貌酷似一个叫阳货的人渣,成了冤大头,被全村人拿着锄头、棍棒围的水泄不通,摆出要把孔子打死的阵势!
这时候!平时被孔子教导做人不要太刚强的子路,挺身而出!
“子路弹剑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围。”
子路挥出刀剑,然后师徒二人一唱一和,唱了三支曲目,匡地的村民被吓得退散,顺利解围。这段记载实在匪夷所思,畏难之中师徒二人唱和的滑稽操作,是绝无可能吓退围攻的匡人。最关键的是子路弹剑,赤裸裸地炫耀武力,展示震慑力,谁真不怕死就上啊!要伤我老师孔夫子一根毫发,先迈过我的尸体吧!
匡人都是虚张声势,没人真上来跟子路决一死战,乌合之众鸟惊四散。
是经常被劝勉不用滥用武力的子路,在生死关头依然捍卫孔子,这种与儒家不相称的江湖侠气,拯救了孔子的命!
3.杀伐果断孔子周游列国逛了一圈,大约相当于逛了现在的山东与河南,游说各国诸侯,推销他的仁义之道,可惜的没有人采用。
心灰意外的孔子也忍不住感叹,大道不行,不如乘舟桴出海,到化外之地,在哪里一片白纸的地方实现我的理想,而唯一能陪我远走他方的就只有子路了!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听闻了心中大喜,说明伴孔夫子云游四海,舍我其谁呢?
但是孔子不快就来反插一刀,话锋一转:子路你忠肝义胆,临危不惧,可惜...除此以外,你比起其他弟子过人的地方真没有啊!可惜啊我的子路!
无论如何,即使孔子得益于子路的勇武,没人敢在他头上动土,甚至救了自己一命,孔子还是“乐于不倦”地打压子路凶狠好斗的习性,究竟是孔子要打击子路,有什么意图?
事实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子路在孔子的心中并不只是一介武夫。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可以凭着几句话,就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诉讼,除了子路也没有谁了!
从孔子的评价可见,子路在后期已经向一个文士,一个行政人员的身份转变,他把骨子里的杀伐果断发挥在折狱上,无疑是春秋时代的狄仁杰,包青天!子路的智慧其实不低!他再也不是冯河暴虎的武夫了,而是智勇双全的儒者!
鲁国的贵族孟武伯问孔子,子路达到了“仁”的标准没有,子路的为人怎么样呢?
孔子在外人面前,对子路的评价是,他不清楚子路做到仁的标准没有,但是以子路的能力,可以管理一个千乘之国(拥有一千两马车的大国)的税务官员,负责征收税款。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在孔子门下学习,子路最终洗尽了江湖混混的气质,成为一个及格的士人,具备了优秀的行政素养。
之后,子路在卫蒲邑担任大夫,还成为季氏家,孔悝家的陪臣。
4.罕见的儒侠孔子一直想减轻子路的好斗性格,是为了希望子路得以善终。他明白子路的性格迟早闹出事。不过为了大义而战死,子路也是求仁得仁。
颜回病死的时候,孔子感慨“天丧予!”是上天要夺去他的弟子!
子路战死的时候,孔子感慨“天祝予!”是上天在诅咒他!
这两位跟着孔子一起“创业”开山立派的弟子,都走了,犹如孔子失去了左右肩膀。
子路其中有一点在现今被消费主义横行的年代,很少人能拥有的。
孔子说,穿着破旧温袍的子路,与那些穿着狐貉大衣的富N代站在一旁,但是心里丝毫没有矮人一截的感受,唯有子路了!人啊没有贪求,没有嫉妒,就不会做非分之事了!
子路终身把这段话反复吟诵!
正是骨子里的侠义,傲气,使子路充满了特别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罕见的儒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