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一个12岁的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妈妈教育他,孩子无法接受,当场就对妈妈大吼,并用双手掐住了妈妈的脖子!前不久,网络上有个新闻让人瞠目。9月2日晚,安徽某地,一名少女因为玩手机太晚,被妈妈没收了手机,一气之下离家跳河。不久,成都一名8岁女童,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从21楼跳下。这两个孩子,都是被家长溺爱得不成样子,惯出了天际。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1)

作者:李睫(爸妈内参主笔)

01

“惯子不孝”这句古话很有道理,娇生惯养造就了“小皇帝”,父母以后只能当奴隶。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9月2日晚,安徽某地,一名少女因为玩手机太晚,被妈妈没收了手机,一气之下离家跳河。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2)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3)

不久,成都一名8岁女童,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从21楼跳下。

这两个孩子,都是被家长溺爱得不成样子,惯出了天际。

前不久,网络上有个新闻让人瞠目。

一个12岁的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妈妈教育他,孩子无法接受,当场就对妈妈大吼,并用双手掐住了妈妈的脖子!

  • 宠爱孩子要有底线,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明是非,以后好在社会上立足。

  • 而偏偏有些父母,变着法地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受一点点挫折,要月亮不敢给星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以为整个世界都应该围绕自己转,长大成人后一旦在社会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立马挫败!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4)

    02

    今年年初,一对夫妻带着9岁的儿子自驾游。

    车辆行驶在高速路上,孩子认为开车很简单,自己也会,就吵闹着要学开车,遭到爸妈严词拒绝。

    孩子哭闹起来,妈妈心软:“反正路上又没什么车,你就让他摸一摸。”

    爸爸无奈,只好让儿子摸方向盘。结果儿子却转了一下方向盘,被爸爸呵斥,又开始哭闹。

    这种时候,妈妈本应劝解孩子,告诉他小孩摸方向盘的危险性,然而这位溺爱孩子的妈妈,却再一次对老公说:“你在一旁看着,手扶着方向盘,如果有什么危险,你也能及时阻止。”

    爸爸再次妥协。

    孩子开了一会儿,妈妈就把孩子抱了回去。过了一会,孩子又开始哭闹。妈妈又跟老公说,让孩子再开一会儿。

    第三次纵容的结果非常惨烈,车子撞破大桥围栏,掉进河里,一家三口全部遇难……

    • 什么事情都答应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过度的溺爱就是纵容,最终会酿成大祸。

    孩子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任性自私,就是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任由孩子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归属感。

    这样造成的后果有多么坏,大人们却并不自知。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5)

    03

    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横流泛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溺爱是过分娇惯过分宠爱,也是失去理智的爱,会摧残孩子身心健康。

    住我楼上的贝贝,今年5岁,平时在家说一不二。他奶奶跟邻居们笑呵呵地说,贝贝喜欢吃哪几样菜,每次她都把贝贝最爱吃的菜放在他面前让他包圆儿。

    贝贝吃完了,一家人才敢动那盘菜。

    爷爷去幼儿园接贝贝,必须带一支某快餐店的甜筒,他出校门就要吃。

    那天我去幼儿园接我儿子兜兜,刚好碰到贝贝爷爷也去接贝贝。

    爷爷愁眉苦脸地跟我说,他刚才去买甜筒的时候,排队人太多,没买到。

    老人正叹着气,这时,孩子们出来了,贝贝看见爷爷手里没拿甜筒,立即撒泼,当着众人的面,让爷爷蹲下来,扬起小手在爷爷脸上“啪啪啪”连扇了好几个耳光,一边扇一边问:“你是干什么吃的?”

    回家路上,兜兜不解地问我:“妈妈,贝贝为什么打爷爷?”

    我摸摸他的头:“上次妈妈忘了给你买做手工的橡皮泥,你为什么不哭不闹?”

    兜兜想了想:“因为妈妈工作很累,所以忘了,我要关心妈妈,因为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我心里暖洋洋的。

    第二天,我碰见了贝贝的妈妈,我跟她描绘了头一天的事情,含蓄地跟她说,以后要注意,不能让孩子这样对待老人。

    贝贝妈妈不屑地笑了笑:

    唉,没办法啊,贝贝是我们全家的心尖尖,平时我爸我妈还逗着让贝贝喊他们名字呢,打几下也是甜在爷爷心里。现在不是过去的时代了,如今孩子都少,金贵着呢,说句俗一点的:‘没有骡子没有马,不惯孩子惯啥呀?’

    这歪理,竟让我无言以对。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6)

    04

    “四二一”家庭里,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幸福的结晶,父母未来的寄托者。孩子身上承载了这么多的“希望”,不懂得如何理智去爱孩子的部分家长,往往对孩子娇宠有余、管教不足、放任迁就。

    爱之过甚,担心过度,照顾过头,夸耀过分,迁就过多,希望过奢”这24个字,足以概括这类家庭溺爱孩子的特点。

    这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奢侈愿望,却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忘记了应该对孩子“严爱”。

    • 父母爱子女,天经地义,但是当这种爱失去了理智,不节制地扩展与过度发挥时,便会扭曲。

    真爱不等于“多爱”,真爱不等于“溺爱”,真爱不等于“没有原则的爱”。

    家人的过分溺爱,会使家长的心态变得扭曲,也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逐渐滋生一种特殊优越感,从而形成不良品德和个性。

    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危害究竟有哪些呢?

    你对孩子百依百顺,娇宠纵容,势必养成孩子“自大”的个性,遇事喜欢发号施令,不顾别人感受,我行我素,拒绝接受教育。

    你越俎代庖,包办孩子的一切,你以为你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以及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你过分保护孩子,会使你的孩子成为被抱大的一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难适应社会。

    你过分的溺爱,将会造成孩子抗挫折能力低下,导致“蛋壳效应。”(蛋壳效应: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的心理承受力很差。外表个性十足,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轻轻一捏就成为碎片。)

    溺爱带来的坏处(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7)

    05

    伟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单单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善于爱护他们。

    那么,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溺爱”在你的家里发生呢?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远离溺爱,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对孩子多用散养方式,少用圈养方式。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志贤指出:“应该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但并不是说,父母就不能有爱子之心,问题是如何去爱,才是理智的、健康的爱。

    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爱孩子,做到爱得深而不滥,爱的热烈而理智。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敢于对孩子的不正当要求说“NO!”

    注意家庭成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定要在教育孩子方面保持态度的一致性。

    如果做不到,很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发生矛盾。

    比如,有的孩子在父亲面前惟命是从,在母亲面前却飞扬跋扈,在爷奶面前任性粗暴。

    长此以往,会形成孩子表里不一、欺软怕硬,固执任性等不良性格。

    家庭所有成员应该态度一致,方法一致,不能这个人在教育孩子,另外一个人却来拆台,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从而让孩子以为,家长的态度并不坚决,有可趁之机。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教育他们,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溺爱不是爱,溺爱是伤害。

    作为父母,只有爱得恰当,爱得理智,言传身教,使自己成为孩子眼里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你的话他才会真正地听,他才会打心底尊重你,你的教育才会有影响,最终,你的愿望——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材,才会实现。

    切记,不要溺爱孩子,因为溺爱是一把无形的刀,会将你的孩子,扼杀在你毫无节制的爱的怀抱里。

    让孩子成为你真正的骄傲,你要做的只有四个字:远离溺爱。

    愿你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孩子的心,时时刻刻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李睫,富书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不忘初心,不改欢颜。写三十七度文字温暖你我。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为头条号签约作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