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基本要素:施工技术 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工艺
土石方工程基本要素:施工技术 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工艺四、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验槽时发现的各种异常,在探明原因和范围后,由工程设计人员作出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地基局部处理的原则是使所有地基土的硬度一致,压缩性致, 避免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常见的处理方法可概括为“挖、填、换”三个字。 ④对整个槽底土进行全面观察: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匀一致, 有无局部过软或过硬异常情况;土的含水量情况,有无过干过湿;在槽底行走或夯拍,有无震颤现象,有无空穴声音等。 ⑤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的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3.地基局部处理
2.观察验槽
①检查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可初步判断全部基底是否已挖至设计所要求的土层,特别要注意观察土质是否与地质资料相待。
③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老土层(地基持力层)上,是否需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④对整个槽底土进行全面观察: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匀一致, 有无局部过软或过硬异常情况;土的含水量情况,有无过干过湿;在槽底行走或夯拍,有无震颤现象,有无空穴声音等。
⑤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的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3.地基局部处理
验槽时发现的各种异常,在探明原因和范围后,由工程设计人员作出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地基局部处理的原则是使所有地基土的硬度一致,压缩性致, 避免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常见的处理方法可概括为“挖、填、换”三个字。
四、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建筑工程的填土,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等。对地下设施工程(如地下结构物、沟渠、管线沟等)的两侧或四周及上部的回填土,应先对地下工程进行各项检查,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回填。
填土必须具有一定的密实度,以避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及填土区的塌陷。为使填土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施工时应根据填方的用途,正确选择填方土料和填筑压实方法。
1.土料的选用
填方所用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 (当使用振动碾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填方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吸水后容易变形,承载能力降低;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硫酸盐会逐渐溶解消失,形成孔洞,影响土的密实性。这两种土以及冻土、膨胀土等均不应作为填土。
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只能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含有盐分的盐渍土中仅中、弱两类盐渍土,一般可以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不得使用冻土、膨胀土作填料。
但在场地平整过程中,除修建房屋和构筑物的地基填土外,其余各部分填方所用的土,则不受此限制。
2.基底处理
在土方填筑前,应清除填方基底上的树根、草皮、垃圾和坑穴中的积水、淤泥和杂物等,验收基底标高。 填土区如遇有地下水或地面滞水时,必须设置排水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面下的填方或厚度小于0.5m的填方,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垃圾和软弱土层。填方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 基底挖成阶梯形,阶高0. 2~0.3m 阶宽不小于1m。
当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在水田、沟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松软土上填方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换土或抛填块石、砂砾、矿渣、掺石灰或翻松晾晒等方法处理后再进行填土。
3.填筑方法及要求
(1) 人工填土方法
①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
②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不大于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③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果分段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墙基、地沟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中心线位移。
④人工夯填土,用60~80kg的木夯或铁夯、石夯,由4-8人拉绳,两人扶夯,举高不小于0.5m,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
⑤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两机平行作业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 在同一夯打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2)机械填土方法
1)推土机填土
①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②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③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0.5~1.0m 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④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⑤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 40~ 60cm距离为宜。
2)铲运机填土
①铲运机铺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
②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 (视所用压实机械的要求而定),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面刮平。
③填土程序一般尽量采取横向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
3)汽车填土
①自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需配以推土机推土、摊平。
②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 (随选用的压实机具而定)。
③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行车路线必须均匀分布于填土层上。
④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推平和压实工作必须采取分段交叉进行。
4.填土压实方法
填土的压实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以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对于大面积填土工程,多采用碾压和利用运土工具压实。较小面积的填土工程,则宜用夯实工具进行压实。
填方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和施工条件等合理地选择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确保填土压实质量。
(1)碾压法
碾压法是利用压路机械的滚轮的压力压实土壤,使其达到所需的 密实度,此法多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碾压机械一般有平碾L(压路机)、羊足碾和振动碾。平碾对砂类土和黏性土均可压实,羊足碾在砂土中使用会使土颗粒受到“羊足”较大的单位压力后向四周移动,从而使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因此只宜压实黏性土;振动碾是一种振动和碾压同时作用的高效能压实机械,适用于爆破石碴、碎石类土、杂填土或粉质黏土的大型填方。
碾压机械的碾压方向应从填土两侧逐渐压向中心,碾迹应有15~20cm的重叠宽度。机械开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平碾、振动碾2km/h 羊足碾3km/h 否则会影响压实效果。
(2) 夯实法
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主要用于小面积回填土。夯实法分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
人工夯土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石硪等。夯实机械有蛙式打夯机、内燃夯土机和夯锤等。其中蛙式打夯机轻巧灵活,构造简单,在小型土方工程中应用最广,多用于夯打灰土和回填土。夯锤是借起重机悬挂一重锤进行夯土的夯实机械,适用于夯实砂性土、湿陷性黄土本杂填主以及含有石块的填土。
夯实法的优点是,可以夯实较厚的土层。采用重型夯土机(如1t以上的重锤)时,其夯实厚度可达1-1.5m。但对木夯、石硪或蛙式打秀机等夯土工具,其夯实厚度则较小,一般均在200mm以内。
(3)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是将振动压实机放在土层的表面,借助振动设备使压实机械振动,土壤颗粒在振动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而达到紧密状态。此法用于振实非黏性土效果较好。
(4)利用运土工具压实
利用运土工具压实,是十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利用铲运机、推土机进行压实,当铺土厚度为0.2~0.3m时,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压4遍就可以接近最大密度。此外还可以利用运土的自卸汽车进行压实。利用运土工具压实,应合理地组织,使运土工具的行驶路线能大体均匀地分布在填土的全部面积上,并达到要求的重复行驶遍数。
5.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油鲜素的财胜微迅钒陈县裁迅易翻填土压实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
(1)压实功的影响
填土压实后的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所施加的功有一定的关系。当土的含水量一定,则在开始压实时,土的密度急剧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密度时,压实功虽然增加许多,而土的密度则变化甚小。在实际施工中,对于砂士只需碾压或夯击两三遍,对粉质黏土只需三四遍,对粉土或黏土只需五六遍。此外,松土不宜用重型碾压机械直接滚压,否则土层有强烈起伏现象,效率不高。如果先用轻碾压实,再用重碾压实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2)含水量的影响
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填土的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较为干燥的土,由于土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因而不易压实。当含水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土颗粒之间的孔隙由水填充而呈饱和状态,压实功不能有效的作用在土颗粒上,同样不能得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只有当填土具有适当含水量时,水起了润滑作用,土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土才易被压实。每种土都有其最佳含水量。土在这种含水量条件下,使用同样的压实功进行压实,所得到的密度最大。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参考表3-6。工地简单检验黏性土的方法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