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骑兵团突围(4)连载,剧终。大辛庄战斗是一场有史可查的骑兵之战,一二九师骑兵团一战成名,被称为“中国的哥萨克骑兵”。研究者通过翻查资料发现,该战日方虽然没有记载己方损失数量,但参战日军当时曾将被打死的战马马鬃割下,在日本国内建立了一个纪念碑,由此可见战斗中日军骑兵的伤亡不在少数。“乘骑射击,徐步走!”曾玉良再次下达命令。听到命令后,最着急的是横沟里的机枪手,按照曾玉良的要求,他们不但要瞄准敌人,还要在骑兵接近敌人之前,把枪膛里的子弹全部打光。为此,机枪手们全都红了眼,十二挺机枪“突突”地响个不停,成了战场上的绞肉机,日军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堪。当机枪子弹快要打完时,曾玉良高喊一声:“出刀,冲锋!”随即抡起马刀,亲自带领骑兵向日军扑了过去。此时日军骑兵已经被暴风骤雨般的子弹打懵了,哪还有迎战的勇气,连忙调转马头,撤出了战场。曾玉良带领骑兵团一鼓作气,顺势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撕开缺口

与八路军将军旗摆在队列中间不同,日军的先导旗通常都放在边上,日军骑兵坐下是高头大马即所谓的“东洋马”,骑兵快速移动,先导旗也跟着快速移动,大马飞驰,两边的军旗亦随风翻卷,其场面甚是慑人。让冲锋中的日军骑兵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面的八路军骑兵并没有如想像中那样,也纵马对冲过来,而是继续保持着列队不动的姿态。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1)

秘密藏在曾玉良身上,敌众我寡,他并不想与日军拼马刀,列阵不过是给对手看的。事实上,在骑兵列阵的同时,曾玉良把二连、四连及全团的十二挺机枪,与二十一团的步兵一同部署在前边的横沟里,并且交代伏在横沟里的机枪手:“战斗没结束,机枪不许停,用最快的速度把子弹全部打光!”

日军上了曾玉良的当,在他们舍长就短,放下枪,拔出马刀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倒血霉了。马队刚一提速,转眼就进入了机枪的有效射程,曾玉良大声命令:“机枪给我打,打!打!打!”横沟里的机枪、二十一团的步枪立刻开火,子弹如同刮风一样扫过去,跑在前面的日军骑兵瞬间被全部打倒在地。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2)

此时,整个日军骑兵大队在处于运动提速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火力猛袭,既没法停下来,也很难实施有效的躲避。受前面死伤倒地马匹的受累,后面的马匹眨眼间也被绊倒不少,马队原本整齐的队形不见了,速度也消失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都乱了套。

“乘骑射击,徐步走!”曾玉良再次下达命令。听到命令后,最着急的是横沟里的机枪手,按照曾玉良的要求,他们不但要瞄准敌人,还要在骑兵接近敌人之前,把枪膛里的子弹全部打光。为此,机枪手们全都红了眼,十二挺机枪“突突”地响个不停,成了战场上的绞肉机,日军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堪。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3)

当机枪子弹快要打完时,曾玉良高喊一声:“出刀,冲锋!”随即抡起马刀,亲自带领骑兵向日军扑了过去。此时日军骑兵已经被暴风骤雨般的子弹打懵了,哪还有迎战的勇气,连忙调转马头,撤出了战场。

曾玉良带领骑兵团一鼓作气,顺势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撕开缺口,掩护大部队冲出了重围。天黑以后,他们到达军营村,在消灭村里的日本兵后,于次日转移至冀县瓦窑镇,完全跳岀了敌人的包围圈。

大辛庄战斗是一场有史可查的骑兵之战,一二九师骑兵团一战成名,被称为“中国的哥萨克骑兵”。研究者通过翻查资料发现,该战日方虽然没有记载己方损失数量,但参战日军当时曾将被打死的战马马鬃割下,在日本国内建立了一个纪念碑,由此可见战斗中日军骑兵的伤亡不在少数。

历史上的十大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在此战中成名)(4)

骑兵团突围(4)连载,剧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