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的理解(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

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的理解(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倘若科研可以通过这样的推理来做,那该有多方便。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癌症均能由EGFR驱动,EGFR的磷酸化也未必能激活PI3K/AKT信号(如PTEN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阻断意外或者过度激活的信号)……又比方说,发现了某个化合物能够诱导EGFR的磷酸化。因为EGFR的磷酸化能够激活PI3K,从而激活AKT;AKT能够通过抑制GSK-3β,上调Cyclin D1,最终促进肿瘤的增殖,因此该化合物是个促癌物质。九、滑坡谬误简单说来,滑坡谬误就是一种认为“可能之可能依然可能”的错误认识,即不合理地使用连串因果关系,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举个例子:不读书的人没文化,没文化的人不讲理,不讲理的人激化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激化会引发战争;为了避免战争,应该把不读书的人判死刑。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推理过程,每走一步,都存在着犯错误的风险,越往后推,错误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得到荒谬

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的理解(科研中慎防这十种逻辑谬误)(1)

文|吴思涵

最近在整理旧文档时,偶然发现一份以前读博时制作的PPT,内容有关于科研的方法论。其中的知识要点,其实来源于不少人都很讨厌很头痛的研究生“政治课”。然而我们学校的政策是,只要不离题太远,各位任课老师可以任选领域或角度授课(然而选课分班时学生完全看不到,所以都是胡乱选的)。恰好当时我选到的班,是由一位新上任的年轻教师代课。由于她完全不懂“套路”,于是干脆拿她的研究领域来上课,即科学哲学。然而就是这样一门胡乱选上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学期结束后,我还主动联系了很快被调走的任课老师,在她的推荐下,开始阅读逻辑学和科学哲学的书籍。

科研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活动。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描述客观世界,获得科学事实。常见的科研逻辑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然而,并非每一种逻辑思维方法,都能保证获得的结论为真。为了避免落入陷阱,我们需要认识一下,科研中常见的逻辑谬误都有哪些。

九、滑坡谬误

简单说来,滑坡谬误就是一种认为“可能之可能依然可能”的错误认识,即不合理地使用连串因果关系,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举个例子:不读书的人没文化,没文化的人不讲理,不讲理的人激化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激化会引发战争;为了避免战争,应该把不读书的人判死刑。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推理过程,每走一步,都存在着犯错误的风险,越往后推,错误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得到荒谬的结论。

又比方说,发现了某个化合物能够诱导EGFR的磷酸化。因为EGFR的磷酸化能够激活PI3K,从而激活AKT;AKT能够通过抑制GSK-3β,上调Cyclin D1,最终促进肿瘤的增殖,因此该化合物是个促癌物质。

倘若科研可以通过这样的推理来做,那该有多方便。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癌症均能由EGFR驱动,EGFR的磷酸化也未必能激活PI3K/AKT信号(如PTEN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阻断意外或者过度激活的信号)……

十、循环论证

这种逻辑谬误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之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也就是说,把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当成了前提,当承认了前提,就相当于承认了结论。典型的例子如:长得胖是因为吃得多,而吃得多的原因是长得胖。形式上和循环论证相似的有循环定义、循环解释和循环因果等形式。比如说,“什么是苹果-是苹果树结的果实;什么是苹果树-是能结苹果的树”这样的逻辑,便是循环定义。

这种逻辑谬误非常低级,通常可以一眼看穿。然而就连大名鼎鼎的牛顿,也曾犯这种逻辑谬误。他曾用密度来定义质量,然而密度本身却依然需要质量来定义。(不过,质量定义这个话题迄今尚未完全终结,这里也并非苛求前人。)

科学发展到现在,不少概念都是有严格定义的,即使存在未成型的术语或者措辞,在既定的范式中,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界定范围。这也为交流和研究带来便利。但是,当发现一个新现象、产生一个新的概念时,就需要注意避免落入循环论证的圈套。比如,在多年以前,在尚未明确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之时,我们不可以说:细胞凋亡是因为线粒体膜电位丢失,而线粒体膜电位之所以会丢失,是因为细胞发生了凋亡。又比如:这个细胞发生了分化,是因为表达了这个蛋白标记,而表达了这个蛋白标记,是因为细胞发生了分化。这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循环论证谬误。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25477

(知乎栏目:老司机的生物学课堂)

文 | 吴思涵

本文为作者授权肽度时界首发

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肽度时界立场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