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单日营收(郑大一附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绩斐然)
郑大一附院单日营收(郑大一附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绩斐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闫良生 通讯员 曹咏 周厚亮 1928年建院至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字几经演变,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已走过90年历程。 九十年来,郑大一附院虽历经坎坷,砥砺前行,但始终百折不挠,不忘初心,以一颗赤子之心,胸怀家国,悬壶济世,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造福数以万计中原百姓,更铸就了厚重璀璨的医院文化,成就了蜚声四海、有口皆碑的“医学院”品牌。 如今,郑大一附院拥有河医、郑东、惠济三个院区,设有临床医技科室95个,病区239个,总编制床位8500张,年门诊量770余万人次,年手术34万余台,年出院病人60余万人次……综合诊疗服务能力稳居国内前列的郑大一附院,正乘医改东风,赓续厚重文化,创新发展之道,扎实推进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建设。
郑大一附院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 2018年11月17日,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17年中国医院排行榜”出炉,郑大一附院全国医院综合排名第25位,较2016年度排名第35位,上升了十个位次,2018年科研排名全国第14位。往前追溯,2012年度,郑大一附院全国综合排名还处在第85位,位次的大幅提升,这在全国医疗系统中实属罕见。这恰恰说明了郑大一附院近几年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全国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大一附院将瞄准国际一流,全力实施‘做细做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辐射中原的医疗高地、特色突出的学科高地、引领行标的质量高地、高精尖端的人才高地、国内一流的创新高地、分级诊疗的惠民高地等六大高地,争取早日实现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目标。”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表示。
刘章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做细做优 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2017年,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专家、中原学者刘章锁教授担任郑大一附院院长,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计生委和郑州大学的正确领导下,与医院领导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持续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以来,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以“双一流”为目标、以专业认证为节点、以医改实施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控制为标准、以人才引培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动力的“做细做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转方式、调结构、提品质”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推动“一院三区”协同发展。坚持“三个院区”协同发展,河医院区定位大综合、郑东院区定位现代化、惠济院区定位大专科;坚持郑大一附院-临床医学系、郑大一附院-医学检验系、郑大一附院-口腔医学院“三个院系”合一管理;实施郑东院区品牌建设,加快高精尖设备东移、知名专家东移、新技术东移“三个东移”;大力推进国际医疗部建设,着力将郑东院区打造成为一流的医疗中心、一流的保健中心和一流的康复中心。 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五升五降”。提升手术科室手术占比,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疑难重症救治占比,提升新业务新技术占比,提升专科专业专病专家门诊占比;降低药占比,降低耗占比,降低(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运行成本,降低医疗纠纷。 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目前,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郑州大学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2.08‰,郑大一附院对临床医学贡献度超过50%;医院肾病内科、儿科等15个专科获批“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心脑血管专科获批国家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郑大一附院持续推进河南省优势学科——临床医学的各项建设,坚持开展实施第三方学科评估,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对医院39个学科开展第三方学科评估,找出差距、制定目标,争取在2020年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前1‰建设目标,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突破,建成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专科区域医疗中心。 全力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按照规划,由郑大一附院牵头建设河南省脑血管和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制定详细发展蓝图,并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医院在推动器官移植和脑血管病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与仁济医院和天坛医院合作分别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华中器官移植分中心和北京天坛医院技术合作医院,“两个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夯实创新平台,实化科研机构。实化郑州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郑州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郑州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郑州大学生殖与遗传研究所、郑州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所、郑州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郑州大学眼科疾病研究所、郑州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和郑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等。 着力推进分级诊疗。以专科/专病联盟为载体,构建涵盖河南主要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服务体系;以专家教授故乡行活动为纽带,形成了服务基层的良好品牌;以远程医疗为手段,大力推进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共享;以公益活动为桥梁,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人才强院 提升疑难重病诊疗能力“一切为人才服务,给人才开绿色通道”“引进的人才要有自由性,不要受任何条件限制”“要把专科医院的院长做成大院长,我是小院长”……刘章锁在2018年10月28日上午召开的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医疗卫生专家河南行活动郑大一附院分会场上的一席话,引来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提升科研水平,发挥头雁效应。由刘章锁牵头的慢性肾脏病与肾脏替代治疗学科是河南省首批优势学科-临床医学五大方向之一,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建立了国际肾脏病学会三方姊妹中心,与布朗大学合作建立了中美肾脏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是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核心单位,是南方医院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深化了学科的科研合作,促进了医院肾脏病学的国际化发展。 刘章锁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研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973”及“十二五”子课题各2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主编或副主编专著12部,其中参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本科教材《内科学》1部和“十二五”临床医学研究生教材《肾内科学》2部,在全国较早开设《血液净化治疗学》研究生课程,参与制定肾脏病临床治疗专家共识2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7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AnnInternMed、JAmSocNephrol、AmJKidneyDis、Lupus等国际权威期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执行主编的《肾脏病科普丛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河南省西医领域和科普领域“零”的突破。 实施人才“直通车”工程。医院先后招才引智一系列举措,不同人才分别给予相应待遇,做到引进来、留得住,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工作舒心、安居乐业。对引进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要给担子、给压力、给机会。对于青年拔尖人才实行“四个破格”: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医院将开通博士后“直通车”,未来3年内分别计划进站博士后50人、100人、200人,出台一系列优惠举措,完善医院人才梯队建设。 目前,全院拥有全职院士1人,特聘院士20人,高级职称1301人,博士1506人。2017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3人,其中全职PI1人,全职高层次科研人才4人。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医院先后出台了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纵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创新工作。2017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70项,总科研经费1.1亿元,院内青年基金立项216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1443篇,其中,SCI(E)论文612篇(JCR一区论文19篇)。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项,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15位。 目前,医院生殖医学、神经内外科、神经介入、肝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等多项新技术填补国际国内空白。仅2017年,肾脏活检与肾脏病理数居全国第1位,肝移植数居国内医院第3位,肾移植数居国内医院第4位(其中,儿童肾移植连续四年居全国第1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居国内医疗机构前列,3D打印技术在口腔、骨科等多个学科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推进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强联合引品牌,医院先后与上海仁济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建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脑血管病和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实验室等技术平台11个;成立临床大数据中心,致力于建设起“两个中心”的疾病数据共享平台,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临床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撑。提升内涵 围绕患者改善就医体验“哎呦,这里的厕所可以与星级饭店洗手间相媲美!”近期,有些患者对郑大一附院的厕所卫生这样点赞。自2018年起,郑大一附院率先在河南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厕所革命”,受到广泛好评。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面对巨大的患者就诊量,千方百计从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就诊流程优化、优质诊疗服务等方面入手,在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实践与创新,建立起医前—医中—医后全程优质服务体系,医前以预约诊疗为中心,做到优质服务前移;医中以弹性工作制为核心,实现就诊流程优化;医后以患者随访为重点,实现优质服务后延。 全面实施预约挂号,患者预约挂号率达100%。为了让患者及时看上病、看好病,医院一方面成立了多学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及时调配专家开展疑难重症会诊,每年会诊患者20000多例;另一方面鼓励临床科室加强合作,成立了肿瘤、肝胆胰、内分泌等37个多学科会诊(MDT)团队,进一步提升了疑难重症诊治水平。 围绕患者需求,成立九大服务中心:农村患者服务中心、多学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患者转运服务中心、投诉中心、回访中心等。其中,患者转运服务中心每年免费转运患者近2000人,有效解决了基层疑难危重患者转院难题;回访中心年回访患者近30万人,促进了优质服务后延。 加强医联体建设,优化连续医疗服务。医院先后成立急救、重症、透析、生殖等近50个专科专病医联体,与省内外4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医联体内资源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为建设“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全力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院以“回馈家乡,报恩乡亲,着力搭建新型稳定合作关系”的专家教授故乡行活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截至目前,已走进兰考县、宜阳县、民权县、卢氏县等45个县域,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兜底”能力。 据介绍,我省外出北上广就诊患者从几年前的40万人次/年,下降至目前的8万人次/年。 加大服务创新,提供多元化诊疗服务。开设延时门诊、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等,全方位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伴随着日间病房管理日渐规范,日间手术量逐年攀升,日间化疗、PICC服务等日间服务广受欢迎,患者诊疗效率明显提升。 坚持做好社会服务。医院在对口支援、落实“369”人才工程、基层骨干医师培养、免费乡村医生培训、免费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援非援疆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
郑大一附院“一院三区”协同发展 创新模式 提供温馨人性化护理服务近年来,郑大一附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优质护理试点,创新护理模式,有续推进“一院三区”同质化护理管理,全面引入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在构建31项通用和71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优化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服务专业化、质量监控数据化。目前,全程、全面、优质、专业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已覆盖全院。 强化专科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郑大一附院护理学科高度重视各级专科护士培养,专科护士主动参与到压疮、糖尿病、静脉输液、康复、营养等专业护理会诊小组,并开设了PICC、伤口造口等专科门诊。坚持疑难危重症患者护理查房和会诊制度,每月进行跨专业护理会诊,有效满足了患者专业化服务需求。同时,依托回访中心,完善“售后”服务,延伸服务内涵。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针对协作医院,护理部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对基层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如:加大对口帮扶,护理部定期组队赴睢县、陕县等对口支援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并现场指导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近五年来,免费接收全省护士进修学习3164人次;免费举办优质护理服务及专科护理培训班、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数期,培训1600余人;利用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平台,为基层远程授课近百次。结束语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奋进的郑大一附院,近年来留下了铿锵有力的发展足迹: 目前,医院在年开放床位数、手术台数和出院病人数等方面,均居国内医疗机构首位。大型医疗设备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病人结构中疑难重症患者为62.08%,三四级手术比例达81.8%,门诊外省就诊患者达16.70%以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7%以上 救治能力达到国内医院先进行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今的郑大一附院正如一艘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承载着一亿中原人民的殷切期望,镌刻着郑大一附院悠久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精神风骨,在历经九十年峥嵘岁月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正在院长刘章锁的带领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破浪前行,登顶高峰,全面建设中原地区的医疗、学科、质量、人才、创新和惠民六大高地,绘制出一幅顺应新医改、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航程图”,披荆斩棘,长风破浪,直挂云帆,为把郑大一附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和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