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泰国华人社团(的华人社团--被)

泰国华人社团(的华人社团--被)在“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成立仪式上,会长黄诚(右)邀请一位资深华人导游做带团经验交流。(侨报记者李腾飞摄)但与稍显简陋的成立仪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容纳近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很多来晚的导游只能站着参会。身临“绝境”11月19日傍晚,夜色逐渐笼罩洛杉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导游安波依然在不停地接待前来造访的人,这些人不是游客,而是他的同行。这一天是“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成立的日子。由现场的状况来看,这次成立仪式准备得有点仓促,由于地址是临时租借的场地,位置较偏,让从洛杉矶各地赶来的导游找起来挺费劲。

【侨报记者李腾飞洛杉矶报道】数以亿计的中国游客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全球的旅游胜地,这对于很多以旅游业为生的海外华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然而,在很多美国华人导游的眼里,中国游客这块诱人蛋糕如今却被人从眼前端走了,一种被称为“全兼地”的同行,正一步步把他们逼上绝境。

所谓“全兼地”,是指从中国带团全程陪同的领队,到美国后兼做旅游行程中各地区的导游。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社为了节省成本,正在绕开美国当地地接导游,直接安排“全兼地”来美带团。这种行为直接危及到了美国本土华人导游的生存。

五年来,这些美国华人导游群体一直在抵抗中国旅行团的“全兼地”行为,但收效甚微。可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形势,他们还是准备做最后一搏。

身临“绝境”

11月19日傍晚,夜色逐渐笼罩洛杉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导游安波依然在不停地接待前来造访的人,这些人不是游客,而是他的同行。

这一天是“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成立的日子。由现场的状况来看,这次成立仪式准备得有点仓促,由于地址是临时租借的场地,位置较偏,让从洛杉矶各地赶来的导游找起来挺费劲。

但与稍显简陋的成立仪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容纳近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很多来晚的导游只能站着参会。

泰国华人社团(的华人社团--被)(1)

在“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成立仪式上,会长黄诚(右)邀请一位资深华人导游做带团经验交流。(侨报记者李腾飞摄)

泰国华人社团(的华人社团--被)(2)

参加成立仪式的华人导游坐满了会场。(侨报记者李腾飞摄)

泰国华人社团(的华人社团--被)(3)

“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秘书长安波接受美国《侨报》记者采访。(侨报记者李腾飞摄)

“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抵制‘全兼地’,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安波在洛杉矶做导游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秘书长。

在美国做导游这些年来,安波从未感受到如此大的压力。“这里有一半的人现在都蹲在家里,没活干。再这样下去,就只能考虑转行了。”安波指着会场里的人说。

在安波看来,如今遍布洛杉矶的“全兼地”导游犹如一只抢夺食物的野兽,正一步步把他们逼上绝境。

所谓“全兼地”,是指从中国带团全程陪同的领队,到美国后兼做旅游行程中各地区的导游。

长时间以来,中国旅行团地接工作一直是美国华人导游的主要业务。可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越来越大,加上电商介入旅游业,大陆来美旅行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近五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社为了节省成本,正在绕开美国当地地接导游,直接在中国安排领队来美带团,这种行为直接危及美国华人个体导游的生存。

据业内人介绍,由于相关旅游法律的缺陷,在美国从事导游工作,并不需要像中国“导游证”一类的职业资格认证。之前,一些大陆旅行业者雇用一些持有美国绿卡或美国公民身份的人士或是曾在美国留学的人员担任“全兼地”,这就节省了大笔地接费用,在价格竞争上成为优势。

如今,这种“全兼地”导游已经不仅限于拥有美国身份的人,一些在中国的导游持来美旅游签证,以领队的名义带团来美,然后直接兼任地接导游的工作。

据安波介绍,现在来美旅游门槛越来越低。有些中国旅行团的领队来过几次美国,对好莱坞、拉斯维加斯、大峡谷等传统景点都相当了解。而且,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兴起,美国华人导游之前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也渐渐流失,诸如门票、租车、住宿等类型的旅游产品预订越来越便捷,再加上加州各种中文服务的完善,没有美国生活经验的“全兼地”导游带团游加州已经不再存在资源劣势。

虽然“全兼地”导游的增加体现了如今互联网经济的优势,但在很多华人导游看来,这种竞争模式对他们非常不公平。

“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会长黄诚表示,现在大约1/3的中国旅行团使用“全兼地”导游,这种行为正在扰乱美国的旅游市场。

黄诚解释,这些“全兼地”导游经常在中国以低团费甚至零团费的噱头吸引游客,但是游客来美后却需要参加大量的自费项目,而导游代收费用高于当地定价很多,宰客现象大量存在,无法保证旅游品质。

黄诚说,让华人导游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全兼地”导游在美收取佣金、卖自费项目取得大量收入,但是却不报税,这对合法纳税的华人导游非常不公平。

持续抗争

在“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成立仪式之前,一场募捐活动首先展开。安波说,这些钱将用于华人导游的维权工作。

据介绍,“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目前已经得到美国东西部近千名的导游的支持,并计划近期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希望引起政府有关机构对“全兼地”现象的重视。

事实上,面对“全兼地”导游的竞争压力,美国华人导游一直在进行抵制。早在五年前,美国华人导游与“全兼地”导游的对抗就已经擦出火花。

2010年4月,华人旅游业者组织的美中旅游协会曾向美国联邦商务部递交诉状称,由于“全兼地”的出现,中国大陆的一些旅行团将一些来美游旅团的团费压低,有时甚至低于出团的成本费用,出现了一些“预算赤字团”,以吸引中国游客参团,再通过高价的自费项目来赚取利润,严重扰乱美国旅游市场。

当年11月,南加州的本地导游与中国旅行团的自带导游由纷争转为冲突,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打响了一场“游客争夺战”。洛杉矶当地的一名导游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拦住一位“全兼地”导游问她“是否有在美国当导游的资格”,并悄悄向她的游客分发他的价目表及手机号码,并表示“我不想你们被多收费”。两位导游为此发生了争执。

在此之前,加州本地导游和来自中国的导游在好莱坞、环球影城和科罗拉多的一家旅馆也爆发过“热战”。

2014年,中国一直销公司曾组织7000人的会奖团来加州开会,引发美中两地轰动。但当时美中旅游协会发布公开信声称,此团在使用中国领队和中国导游上违反了加州法律。

可是,加州旅游局表示,美国与加州并无相关的旅游法,因此无法做出惩罚。

在美国华人导游看来,正是法律缺失让他们的抗议收效甚微。

截至目前,美国除了夏威夷和纽约市存在旅游法外,包括加州的其他地方旅游业均没有法律保护,这也是为何一直有旅游纠纷存在,但律师、警察却都很难介入。

黄诚表示,“美中地接导游联合会”即将举行的抗议活动,其目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加州政府一直未通过的AB836号法案,保护本地旅游业者的利益。

这一法案将规定在美导游的资格证制度。

安波说,他们最终希望加州也能像夏威夷一样,让本地导游承接旅行团的地接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全兼地”的存在。

模式对抗

事实上,感受到“全兼地”导游威胁的不只有美国华人导游。

2014年6月,英国华人导游协会于邦德街摄政街一带开展示威游行以表示对“全兼地”导游的愤慨。这并不是第一次英国华人导游针对中国导游来英“分食”行为发声。

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2014年4月中起,英国华人导游协会自发到旅游景点“执法”维权。另有8至10名导游到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西敏寺大教堂等华人游客常去的名胜古迹门口,劝阻中国导游不要非法讲解,同时向中国游客介绍英国的法律规定,让游客明白:领队兼导游是违法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华人导游与所谓“全兼地”导游,以及其背后组团社的纠纷,也反映了旅游行业大环境的变化。

长时间以来,在中国出境旅游团的接待过程中,组团社(即在客源地与游客签订合同,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形成团队)从客户那里获得最详细的需求,把这个需求细化后,发送给地接社(旅游地负责接待、服务的旅行社)。随后地接社根据客人的需求,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组合资源,报价给组团社,且通常是一个整包的价格,这也是地接社的利润空间所在。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这种商业模式似乎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传统上组团社在业务中会对地接社会有一定依赖,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各类信息(包括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地接社拥有的“信息优势”已不复存在。现在有的组团社甚至不需要地接社的任何服务,也可以把一个旅游团安排妥善。”有旅游业人士直白地说。

而带团门槛的降低就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导游间利益争斗,最终会导致游客损失。

安波表示,我们现在最担忧的就是,美国旅游市场会复制香港的“悲剧”。

近年来,有关大陆游客香港被宰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很多都是祸起“低价团”毒瘤。

而香港低价团之所以肆虐,还是源于旅游行业的过度竞争。

如今,美国华人导游担忧,随着来美旅游门槛的降低,中国大陆旅游业过度竞争的恶果会蔓延到美国。

不过,安波也承认,要抵抗“全兼地”导游的冲击,不能只靠抗议,“我们必须发挥本地优势,用更专业、优质的服务来占取竞争优势”。

纽约执照导游介绍,纽约导游考试总共有150道全英文问题,需要答对97道才能获得资格。考试内容涵盖很多方面,比如纽约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纽约的名人等。

而据纽约政府部门数据显示,纽约的执照导游为3125名,但是华人持证导游数量不足40人。

纽约尚且如此,在完全不需要资格证的加州,地接导游水平的参差不齐可以想象。

也因此,安波表示,成立协会的目的不只是抗议,他们还希望搭建一个平台,为华人导游提供培训,除了用法律维权,提升自身的素质才是应对竞争的最终武器。

(编辑:妮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