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苗山稻鱼)
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苗山稻鱼)责任编辑:覃天阳(通讯员:韦仕尤 综合报道)今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桐里村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依托村境内优良的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积极与县水产部门、鱼业养殖场对接,采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组织贫困农户开展稻田养鱼,促进水稻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目前,该村已在桐楼屯建立禾花鲤鱼养殖示范基地100亩,为贫困户脱贫摘帽夯实基础。据了解,稻田养鱼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一方面可让鱼儿在稻田中吃掉杂草种子和害虫,鱼儿经纯天然饲养,其肉质更加细嫩且味美不腥。同时鱼的排泄物又能增加水田的肥力,有利于水稻增产,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殖,实现一水多用的良好效果。《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微信公众号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
7月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桐里村村委办公楼傍边的篮球场,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当天,桐里村举行“禾花鲤鱼养殖基地鱼苗发放仪式”,调运3万多尾禾花鲤鱼苗和9万多条小泥鳅,价值4万余元,免费送给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养,水稻和金边鲤鱼的“联姻”, 实现“一水两用”稻鱼双丰收,助力脱贫攻坚。
“鱼苗放进田里后,大家要经常查看,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水沟的杂物,防止漏水鱼逃走”, 鱼苗发放现场, 相关人员一边发放鱼苗,一边提醒大家。村民们提着水桶、拿着扁担,在住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引导下,鱼苗有序发放。领到鱼苗的村民们,望着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儿,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赶快拿到田里去放养。
“我放养了1000多尾禾鲤鱼和800多条小泥鳅,要注意事原先技术人员都讲了,有信心把鱼养好”,领到鱼苗后的村民韦美珍满脸喜悦。
“如可养殖成功,下一步还要进行田坎硬化,引导更多村民都放养禾花鲤鱼,把这项特色产业做大”驻村工作队员贾胜民介绍说。
今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桐里村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依托村境内优良的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积极与县水产部门、鱼业养殖场对接,采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组织贫困农户开展稻田养鱼,促进水稻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目前,该村已在桐楼屯建立禾花鲤鱼养殖示范基地100亩,为贫困户脱贫摘帽夯实基础。
据了解,稻田养鱼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一方面可让鱼儿在稻田中吃掉杂草种子和害虫,鱼儿经纯天然饲养,其肉质更加细嫩且味美不腥。同时鱼的排泄物又能增加水田的肥力,有利于水稻增产,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殖,实现一水多用的良好效果。
《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微信公众号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
(通讯员:韦仕尤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覃天阳
责任校对:欧阳宇鹏
责任监制: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