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阳明的科举考卷(王阳明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阳明的科举考卷(王阳明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王阳明回到余姚。回到余姚后,他奉父命前往南昌迎娶诸氏。这诸氏可不是个简单女子,她是江西省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诸养和也是浙江余姚人,与王华是至交。在古代,男子成婚后,心理上会很快地成熟起来。而且家族之间通过联姻,也可以帮助年轻人成就一番事业。至于爱情,仿佛成了婚姻可有可无的东西。1.欲望少了,心自然就清明了不知不觉间,王阳明已经从余姚来到父亲身边五六年了。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从一开始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到无缘无故玩失踪,都让王华头疼。王华心想: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胡闹了,应该让他收收心了。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参加乡试的人是要回原籍考的,这坚定了王华让王阳明回老家余姚的决心。怎么样能让这个生性顽劣的儿子收心呢?王华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何不早点给他娶亲呢?

王阳明的科举考卷(王阳明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

王阳明的科举之路,一波三折。

但是他凭借着内心强大的力量,最终笑到了最后。

“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

——《传习录》

1.欲望少了,心自然就清明了

不知不觉间,王阳明已经从余姚来到父亲身边五六年了。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从一开始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到无缘无故玩失踪,都让王华头疼。王华心想: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胡闹了,应该让他收收心了。

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参加乡试的人是要回原籍考的,这坚定了王华让王阳明回老家余姚的决心。怎么样能让这个生性顽劣的儿子收心呢?王华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何不早点给他娶亲呢?

在古代,男子成婚后,心理上会很快地成熟起来。而且家族之间通过联姻,也可以帮助年轻人成就一番事业。至于爱情,仿佛成了婚姻可有可无的东西。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王阳明回到余姚。回到余姚后,他奉父命前往南昌迎娶诸氏。这诸氏可不是个简单女子,她是江西省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诸养和也是浙江余姚人,与王华是至交。

王华考中状元进京为官后,精明的诸养和认为王华前途将不可限量,值得深入交往。于是,两家人来往不断。王阳明与诸养和之女早就认识,既没有什么神秘感,也没有什么陌生感。对于这门亲事,王阳明表现得不那么热烈,但是也没有很不情愿。

对于诸养和来说,能结这样一门亲,再好不过了。近年来,王华深得天子器重,前途一片光明。王阳明生而不凡,小小年纪为诗作赋的才华便名振四方。诸养和笃定王阳明是一块宝,将来的成就可能会超过他的父亲王华。

诸养和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们诸家招了一位好女婿。所以,将女儿的场婚礼办得极为盛大。城中那些有头有脸人,均收到了喜帖。

俗话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阳明人生中的第一喜“洞房花烛夜”,在他十七岁便来了。

王阳明来到岳父家,受到了诸家人的盛情款待。诸养和有很多爱好文学的好友,他们经常来诸养和家拜访。没想到他们与王阳明切磋一番后,都为王阳明的才学所折服。对于王阳明的表现,诸养和很满意,并准备尽快为他们操办婚事。

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王阳明婚事在秋季里的一天进行。整个诸府上下都被笼罩在喜庆的氛围之中。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大红的喜字处处贴。

整个婚礼现场,最兴奋的不是新郎官王阳明,而是他的岳父诸养和。只见他笑声朗朗,一边与来宾打着招呼,一边牵着王阳明给来宾介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招了状元的儿子做女婿。

他牵着王阳明穿梭于宾朋之间,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介绍着同样的话。诸养和没说够,王阳明可是听够了。只盼望着婚礼能早点结束,还他耳根清净。偏偏宾朋们一听他是状元的儿子,便一惊一乍起来,他只得谦虚还礼。

不时有人提议,想见识一下这位状元之子的才华。这样的提议,正中诸养和的下怀。他太想借机会炫耀一下自己选的好女婿了。王阳明具有真才实学,自然招架起来毫不费力,不时赢得满堂喝彩。

可是时间久了,王阳明感到一丝厌烦。他瞅准一个机会,从婚礼现场悄悄溜了出来。他听说南昌有一座铁柱观,早就想去游览一番了。

铁柱观又叫铁柱宫,是为了供奉为民除害的许逊而建的。许逊原为三国时期的东吴人,曾在晋朝为官,后弃官归隐,在南昌创立了道家净明一派。

离开了诸家府邸所在的街巷,王阳明先是来到南昌城的西南门广润门附近。出了广润门,城外章江上的南浦亭吸引了王阳明的目光。南浦亭在滕王阁南面,滕王阁因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而闻名遐迩,王阳明不觉吟起了《滕王阁》中的: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特别是“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一句,他反复吟了几遍。吟诵间,不知不觉来到了道观前。王阳明收住脚步,抬头望去,只见道观门额上写着“铁柱宫”三个大字。

王阳明稍作停留,便走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巨大的铁柱,故此观命名为“铁柱宫”。该铁柱的作用是用来镇服猛兽蛟龙的,这与很久前的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曾有猛兽蛟龙横行乡里,糟蹋了不少的百姓,人们苦不堪言。许逊知道后,挺身而出,带领着百姓与猛兽蛟龙进行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保护了这里的百姓。

后来传言许逊致力于修炼长生之术。修炼成功后一家人都升天成了神仙。于是当地的老百姓都尊称他为“许真君”,还为他修建了这座道观。

按理说此道观应该香火旺盛,但是走入其中后王阳明发现,只有寥寥几个香客。稍作思考,王阳明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了。近几年江西境内水旱灾害频发,百姓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哪里还有心思到道观里上香呢。

想到此处,王阳明不觉有些悲伤。初入观时的兴致索然全无,正欲转身离去,却瞥见了一处静室。好奇心驱使着他来到静室门外,打门缝处往里一瞧,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盘腿坐在静室内的榻上打坐。

王阳明见此道士,面色红润,面容祥和,给人一种淡然于尘世之外的感觉。这种感觉引得王阳明不由得抬起了脚步。等到老道士静坐完毕,王阳明上前施礼,交谈后才知老道土已经近百岁了,道号“无为”。

简单交谈后,这一老一小便有相见恨晚之感。

老道士见眼前这位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是满腹心事,便与之谈起来了养生之道。这正合王阳明的意。“格竹”失败之后,王阳明落下了一身的毛病。正苦苦寻求康复之法,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老道士对王阳明说道:“养生之秘诀,讲求的是静。老子清静,庄生逍遥,惟清静而后能逍遥也。”老道士一说,王阳明立即悟道:原来是自己的心在作怪啊。心不清静,何以逍遥?何以康复?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的心一直很迷茫,苦于找不见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圣之路。老道士的话,如春风化雨一般,滴落在王阳明的心里,泛起了丝丝涟漪。如久旱逢甘霖的树,枝叶渐渐舒张起来……

多年后王阳明在给弟子的信中说道:“说起养生,关键的就是清心寡欲。倘若能清心寡欲,作圣人的功夫也就完成了。人的欲望少了,心自然就清明了,清心并不是要远离尘世而独求宁静,而是使这心纯为天理,没有丝毫的人欲之私念。”由此可见,那时王阳明由养生上升到了成圣之道。

王阳明与老道士相对而坐,跟着老道士练习打坐。王阳明原本就是有具有慧根之人,经老道士的引导,很快便进入了没有丝毫私欲的状态。外面的世界全部消失不见了,他彻底放空了自己。

他这里进入了“极静”的状态,而诸府却进入了“极动”的状态。新婚之夜,新郎离奇失踪了,诸府乱成了一锅粥。诸养和气得脸都成了猪肝色,诸夫人急得直跺脚。

洞房花烛夜新郎官不见了,这话要传出去,诸家的脸可就丢尽了。诸养和赶紧多派人手出去寻找。南昌城那么大,要想找一个人着实不容易,回来的人纷纷摇头叹息。

一夜静坐,眼见东方渐白,王阳明从清虚的世界里渐渐醒了过来。猛然想起,自己错过了洞房花烛夜。王阳明一说,老道士方知道眼前这位与自己静坐了一夜的年轻人,竟是一位新郎官,劝其速速离去。

王阳明问老道士何时还能相见,老道士说:“如果有缘相见,会见于二十年后的海上。”此时此刻,诸养和派出的人恰巧找到了王阳明。王阳明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于是跟着众人赶回诸府。

见到岳父诸养和后,王阳明赶紧给岳父大人道歉,低头准备受训。得知王阳明去了铁柱观,与道士畅谈,静坐一夜后,诸养和觉得好气又好笑。气的是王阳明居然能这么“不懂事”,笑的是居然能在新婚之夜干出这等“好事”。好在虚惊一场,自己选的好女婿终究是回来了。于是,象征性地说了王阳明几句,便让他回屋了。

王阳明进屋一看,那独守空房一夜的新娘子一脸怒气。后来有人说王阳明“惧内”,可能惧内的根源就始于新婚之夜吧。

2.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

诸养和着实领教了王阳明的“与众不同”,为了防止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便让他到自己的官署里做事。新婚之夜,自己居然沉醉于与老道士的论道之中,王阳明心里很愧疚,便按照老岳父的吩咐在官署里老实做事,没再做出让诸老爷心有余悸的事情来。

诸老爷安排给王阳明的都是一些做起来比较轻松的事,再加上王阳明天资聪颖,总是很快就将要办的事情办完了。剩下大把的时间无事可做,王阳明便练起书法来。

到了晚上,王阳明更有大把的时间了。诸小姐在洞房夜被冷落了一个晚上,心里始终有股怨气,于是最初的几天,总是对王阳明冷着一张脸。不是把王阳明关在门外,就是把他撵进书房里去睡。

王阳明知道自己有错在先,哪里还敢有半点怨言?夫人让睡书房便去睡书房。书房里最不缺的就是笔墨纸砚,他便专心致志地练起了书法。王阳明本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在练习书法方面极具天赋,很快便掌握了练习书法的技巧。

很快,王阳明便从一开始的只知道模仿古帖字形,发展到能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心意”举笔落纸,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

明朝著名书法家徐渭这样评价王阳明的字:王羲之以书掩人,王守仁以人掩书。意思是王阳明将心学融入到了书法之中,直书胸臆。可能在当时,王阳明对其“心学”没有丝毫的概念,但是他的书法已经将“心学”之端倪融入了其中。

宋代大儒程颢认为万物本属一体,不外乎发于本心,他的学说强调内心静养的修养方法。王阳明极为推崇程颢。后来在与友人的通信中,经常引用程颢的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程颢曾说:“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王阳明在书中读到程颢的这句话后,当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程颢看来,书法不仅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种心法。王阳明感慨道:“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在王阳明看来,书法即心法,修好心法,根本不必刻意去写好字,字自然而然就会好了。后来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常常以自己年轻时练习书法的经验阐明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阳明心学的种子自王阳明练习书法时便已在心中萌芽了。

或许王阳明静心敛气练习书法之时,根本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他当年随心写下来的书法字帖竟会成为他通向心学之路的阶梯。

见王阳明勤奋做事,安心练习书法,再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夫人诸氏的怒气渐渐消了,不再以冷脸对待王阳明。本是新婚小夫妻,一旦释了前嫌,变得如胶似漆起来。诸养和和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王阳明这个人,一旦认真起来,便足够用心。天下之事,最怕“用心”二字。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这句话就含有“用心”之意。

后来,王阳明常教导他的弟子们说:“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很像而已,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我的练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思,先在心中想着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然后再落笔。久而久之,就开窍了,就懂得了书法之道。”

循得了书法之道后,王阳明留下了很多书法作品。如《客座私祝》《何陋轩记》《矫亭说》等,这些书法作品是他人生历程的记录,更是其心学融入书法的具体体现。明末清初学者陈瑚评价王阳明的《矫亭说》说:“今阅其手迹,笔墨飞腾,似有龙凤翔举之势,亦可窥见内心之精明。”

俗话说,字如其人。由王阳明的书法作品可以窥见其内心是豪情万丈的,亦是纯洁清明的。

王阳明认为,练字如修行一般。后来,王阳明曾对他的弟子说:“若是将我们比作每天写字的书法练习者,将每天所要处理的问题视为要写的字的话,如果内心总是充斥着各种情感,任由不良情绪左右自己,对个人利害斤斤计较无法释怀,甚至患得患失不能让自己心安,就会在无形之中为自己增添许多负担。用这样的状态去练习书法,又怎么会令自己的书法有长进呢?”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王阳明原本伤了元气的身体慢慢恢复了过来。

在官署里应对自如,回到家中有娇妻相伴,进入书房可以静心练字。说王阳明婚后的小日子,过得赛过神仙也不为过。可是,有着“鸿鹄之志”的王阳明,怎会甘心如此安逸的度日呢?

3.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至圣的

明弘治二年(1489年)底,也就是王阳明婚后第二年底,王阳明携夫人踏上回乡之路。他们的回乡路线是这样的:经过鄱阳湖,沿江逆流而上,然后离开江西境地,再从常山出发,经过衢州到达杭州,最后到达余姚。

到达江西境内后,王阳明暂停了脚步。因为江西广信上饶吸引着他,那里有一位当世大儒娄谅。

从少年时代起,娄谅就有志于成为圣贤的学问,曾到处求教。后来,他拜吴与弼为师。

吴与弼这个人有点怪,他的学说讲究的是身体力行。经常与弟子在田间劳作,刮风下雨从不耽误。有一次,天还没有亮,他就开始簸谷子。看见弟子陈白沙还在呼呼睡大觉,便大吼道:“秀才,若为懒惰,他日何从于伊川(程颐)门下?又何从于孟子门下?”

还有一次,他在割庄稼的时候伤了手指,并没有停下去包扎,而是自言自语道:“何为物所胜?”

吴与弼推崇的学说被后人称之为“康斋之学”。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

吴与弼学识渊博,弟子众多,形成了“崇仁学派”。吴与弼的众多弟子中,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陈献章、胡居仁与娄谅三人。娄谅天性聪颖,但从不恃才傲物。

说起来,娄谅也是个怪人,他早年进京参加会试,走到杭州,却突然折返。大家都很纳闷,问他缘由。他神秘地说:“这次去不但不能考中,而且还有祸患。”人们只当他故弄玄虚,并不在意。结果,没几天,会试的贡院起火,死了很多的人。对于这件事,人们众说纷纭。

可惜娄谅通过神算躲过了此劫,却未算得了后来的一件大事。娄谅有一个孙女,后来嫁给了宁王朱宸濠。许多年后,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娄妃投江后,尸体并未顺流而下,而是缓缓倒流至南昌。王阳明看在娄谅的面子和娄妃的义烈和贤德上,在南昌城边、赣江南岸修筑了一座娄妃墓。

四十三岁时,娄谅做了官。但是官场那一套,娄谅很看不惯。没过多长时间,他便辞了官回到故乡上饶。回乡之后,娄谅以矫正乡风,教化民众为己任。并广受弟子,开馆讲学。

对于这位精通儒学、心学、佛学的大学者,王阳明早有耳闻,拜谒之心甚笃。这次,回家乡余姚的途中,刚好经过广信上饶,正好圆了他前去拜谒的心。

当时王阳明只有十八岁,娄谅已经六十八岁了。两人整整差了五十岁,但这丝毫没能为两个人沟通的障碍。相反,他们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眼前这个潜心向学的年轻人,让娄谅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自己。这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句,相谈甚是融洽。

王阳明向娄谅讲述自己的困惑:他在年幼时便立下了“做圣贤”的人生目标。除此之外,他又受到身处官场的父亲的影响,也很想走仕途之路。他志向远大,经常想象着自己建立功业、造福一方百姓的情景。因而他经常用一些石子、象棋等东西来模仿两军对阵,研究制胜之道。他经常想象着自己指挥着千军万马、纵横疆场的情景。这些想法他的脑海中翻来覆去,让他理不出一个头绪。

面对王阳明的困惑,娄谅将自己对宋儒的格物之说的理解悉数讲给王阳明听,还将自做学问的态度悉数传授给王阳明。特别是“圣人必可学而可至”这句话,拨开了王阳明眼前的迷雾。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人也一定需要学习才能成为圣人”。

是啊,想得再好,不去做又怎能取得成绩呢?想成为圣人不去学习,又怎么能够成为圣人呢?娄谅的一语,点醒了梦中人,让王阳明坚定了通过学习、做学问至圣的决心。

虽然与娄谅的会面是短暂的,但是对王阳明的启发却是深远的。在阳明心学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面。如果没有这次会面,王阳明将会迷茫到何时?能否以圣学为宗旨?这些都很难说。也许以王阳明的资质,成为一代圣贤是早晚的事,但是也许会走很多曲折婉转的路。

黄宗羲曾经在《明儒学案》中讲,心学发端于娄谅。娄谅提倡“身心学”,反对“举子学”。娄谅对王阳明心学的萌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王阳明十分敬重娄谅。这从后来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厚葬娄谅的孙女这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在上饶停留了数日,王阳明要踏上回乡的征程了。与自己仰慕的这位大学者告辞时,王阳明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人生之缘,是一个玄而又妙东西。他不知道,何时还能再与这位博学的长者进行交流。

与娄谅道别后,王阳明与携诸氏便回了余姚老家。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男人成家后,就要立业了。在家人的催促之下,也在王阳明自我要求下,王阳明开始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娄谅的那句“圣人必可学而至”,解开了王阳明头脑中的困惑。经过娄谅的点拨后,王阳明顿时心明眼亮了起来。

4.第一次落地,以赋惊四座

弘治三年(1490年),对王阳明来说是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他的祖父王伦因病去世了。祖父的去世对王阳明的打击非常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小开始,祖父就是最疼爱他的人。

王伦是个追求自由、不慕名利的豪情之人,他对王阳明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因而很多时候,我们能在王阳明的身上能看到王伦的影子。从前,王阳明总是和祖父一般善于说笑,对于死读书向来不放在眼里,但是与娄谅的倾心长谈给他指明了方向。

祖父的去世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祖父虽然性情豁达,但是对他一直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几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阳明一改从前的放荡不羁。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从京城赶回余姚为父亲守期间。很快便将目光转移到了王阳明身上,儿子的改变王华看在眼里,打心眼里高兴,认为这个顽劣的儿子终于收心了。

王华拿出了大把的时间给家族里的子孙们讲经解义,以应对接下来的科举考试。王阳明白天随大伙一起上课,晚上则捧着经史子集秉烛夜读。虽然通过“格竹”自省,他对程朱理学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鉴于现实社会大环境,他想实现心中的抱负,不得不面对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科举考试。

王阳明性情大变后,仿佛变了一个人。除了探讨学问,几乎一句多余的话都不多说。王阳明本来智商就高,再加上勤奋努力,在王家众子弟中,很快便脱颖而出了。众人惊道:“王阳明,你这般努力准备考试,我们甘拜下风呀!”面对众人的惊叹,王阳明只是笑笑而已。

面对王阳明的改变,王冕、王阶等人简直无法相信。一个顽劣小子,怎么突然就脱胎换骨一般了呢?他们认为王阳明只是三分钟热度,过不了多久便会恢复旧态的。面对他们的质疑,王阳明一本正经地说:“以往我太放纵自己了,如今我知道自己错了。”

自此之后,那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再未曾出现过,十九岁的王阳明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精心准备,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考试——乡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考场设在地方的省会;第二级为会试,考场设定在京师;第三级为殿试,考场设定在京师,皇帝本人主考(但是由于皇帝太忙,所以主持殿试的大都是宦官和大学士),考后会分出一二三等来,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弘治五年(1492年)秋,王阳明和四个堂叔一起参加浙江省的乡试。在那场乡试中,还有两个大明王朝的知名人士——孙燧和胡世宁。

关于那场乡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是在考试的前夜,巡场人员在考场进行巡视时,发现考场中央站着两个巨人:一个巨人身着红色的衣服,一个巨人身着绿色的衣服。两个人相对而立,大声讨论道:“三人好做事!”说完这句话,便消失不见了。

放榜之日,王阳明与胡世宁、孙燧三人一并中举。后来宁王谋反时,胡世宁屡屡揭发宁王的奸谋,孙燧总是跟宁王过不去,最终王阳明平定了宁王之乱。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场乡试前夜巨人的话:“三人好做事!”

这个匪夷所思的传说,多是后人根据三人功绩杜撰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场乡试确实为大明王朝选出了三位栋梁之材。

乡试中举后,按照当时的考试制度,王阳明要到京师参加会试。对于接下来的会试,王阳明非常自信。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当时,王华还在京师任职,王阳明无需像许多考生那样千里迢迢奔波而来。在儿子考科举的路上,王华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便利条件。

弘治六年(1493年),天气乍暖还寒,会试如期举行,一考就是九天。

考试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会被统一安排进一个个狭小的房间里,每天只管专心答题。到了吃饭的时间,便会有人将饭菜从窗口递进去。对于考生来说,很像被囚禁在监狱中的囚犯,身心都要接受巨大的考验。

虽然考生们备受煎熬,但是一个个都摆开了鲤鱼跃龙门的架势。考中了便成为了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为之后的无限的荣华富贵开创了道路;考不中只能是一声长叹了,想要继续走仕途之路,只能再埋头苦读三年,等待下次机会了。

在会试的考场上,考生们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战战兢兢,有的胸有成足。对于从小便有过耳不忘本领的王阳明来说,简直是十拿九稳的事。所以在考场上,王阳明表现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潇洒。用这种“舍我其谁”的态度,在考卷上洋洋洒洒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人们都认为王阳明会一鸣惊人,王阳明本人也信心满满。想不到,意外发生了。张榜之日,在皇榜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王阳明的名字。

至于王阳明落第的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他从小便有着“过耳不忘”的本领,死记硬背八股文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他总想表现自己新颖的思路,所以,王阳明落第也在情理之中。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名落孙山后,王阳明没有特别在意。只是其父亲王华倍感惋惜。好在同一时期,皇上升了他的官。

皇帝的圣旨一下,便有很多人前来祝贺。所来之人,情况复杂。有的人是真心诚意前来祝贺的;有的人是来阿谀奉承的,期望能将皇帝面前的这个大红人拍高兴了;有人是存心看热闹来的,看看王阳明的糗样。

在贺喜的过程中,人们纷纷安慰起王阳明。其实,王阳明根本不在意,倒是想反过来安慰这些安慰他的人。

来道贺的人非富即贵,就连侍讲学士李东阳

都来了。李东阳是那场会试的主考官,也是大明朝的文坛领袖,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声望。他安慰王阳明道:“你今年没有考中,明年一定能考中状元,试着作一篇状元赋吧。”

谁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谁敢明明没有考中还作一篇状元赋?人们都等着王阳明带着羞愧的面容婉拒李东阳的提议。没想到王阳明听后,不仅没有推辞,反而不慌不忙地铺纸提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来科状元赋》。

众人看后,纷纷赞道:“天才!真是天才啊!”就连德高望重的李东阳也不由得称赞了起来。没想到他随口而说的几句赞誉之词,后来可把王阳明给害惨了。李东阳是什么人物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振臂一挥文坛震动。

当时有人听到李东阳对王阳明的称赞后,就嘀咕上了:“这小子如此轻狂,要是真考中了,将来眼里还有我们这些人吗?”李东阳随口而说的几句赞誉,为王阳明的第二次落第埋下祸根了。

5.暂时休憩,为了走更远的路

科举考试落第,并没有让王阳明丧失信心。离下一次会试还有三年的时间,留在京师一味地苦读,他是做不到的。

于是,王阳明踏上了回家乡余姚的路。他向来是个闲不住的人,苦读之余,他喜欢纵情山水。一次,他游至龙泉山,顿时被山上的景色迷住了。只见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林中的花朵五颜六色,流瀑飞泉时隐时现。置身其中,王阳明有些沉醉了。

更妙的是龙泉山中有一座寺庙,寺庙的名字为龙泉寺。对佛学也极为仰慕的王阳明止不住走进去的脚步了。王阳明见那里环境清幽,便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组建了一个诗社——龙泉山诗社。

明代流行诗社。有些诗社甚至在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是王阳明的诗社却与政治无关。只把诗社作为结交文人,对饮低唱的场所。

在龙泉山诗社中,王阳明与友人们每日吟诗作对,纵情诗词。不时有佳句迸出,人们纷纷叫好。龙泉山诗社的名声越传越远,不少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欲与王阳明等人一较高低。其实到最后,输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在众多社友中,有一位叫魏瀚的人。此人早年曾经做过官,却不似官场中人蝇营狗苟、反而是个性情豁达之人。也许因为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辞了官回到余姚。刚一回到余姚,便听人提及了龙泉山诗社。

说起来,两家还是世交呢。魏翰的父亲与王阳明祖父交情不错,二人曾一起结社吟诗。魏翰的儿子则和王阳明一起参加过乡试,是同年的举人。王阳明的祖父去世后,魏翰还曾为其著书立说。

论年纪,魏翰算是王阳明的长辈,但论才情,魏翰却不及王阳明。偏偏这魏翰自视甚高,经常不把所谓的诗人放在眼里。听及龙泉山诗社后,便跑进龙泉山诗社,欲与王阳明这个晚辈比试一番。

可是,每次题目刚一出,王阳明便脱口而出。魏翰经常思虑良久,还不如王阳明脱口而出的精彩。可那些佳词妙句仿佛都是为王阳明准备的一样。无论是对仗、联句,还是作诗为赋,魏翰都不是王阳明的对手。最终,他对王阳明的才华心服口服,由衷地对王阳明说:“你的诗才太高,我只好甘拜下风,退避数舍。”

从此魏翰成了龙泉山诗社里的常客,二人经常结伴同游,在大自然中熏陶自己的情操。游历的过程中,王阳明写出了大量流露隐逸情怀诗。这些诗作展现了王阳明深厚的文学功底。让魏瀚自叹不如。

在《忆龙泉山》中,王阳明这样写道:

我爱龙泉寺,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王阳明惬意悠闲的状态。在《四绝句》中,王阳明这样写道:

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

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

在《游牛峰寺四首·之三》中,王阳明只用寥寥数语,便描绘出夜卧山崖,飞鸟同宿的画面: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深疑是梦中。

飞鸟天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官。

溪头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

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创办龙泉山诗社之后,让王阳明拥有了更多沉思的时间和空间。从“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这一句中,就可以体会到王阳明的心已经变得成熟、坚毅、豁达了,足以应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了。

壮志未酬的他,不甘心被科举制度打败,心中的志向一直牵引着他。他生来就是一只大鹏鸟,需要一片广阔的天空,需要展翅高飞。他的这种心境,在下面的这首诗中表露无余:

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

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

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

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

子才良可进,望汝师圣贤。

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这首诗最后回归到孔圣人的“行有余力,则才学文”上,由此可见“成圣贤”还是他心头上的大事。

两年过后,王阳明认为,再好的风景也不能迷恋了,再逍遥的日子也不能沉醉了。

等到他从美丽的山水中归来,从热闹的诗社里抽离时,他又听到了心底的最强音——读书做圣贤!

寄情于山水,吟诗作赋只是他人生低谷期的一种排遣;暂时的休憩,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在龙泉山诗社的两年,王阳明抛开了纷繁复杂的世俗,为自己走更远的路提供了思考和反省的机会。

弘治八年(1495年),他离开了龙泉山诗社,离开了余姚,再一次回到了京师,为下一年春季的会试做准备。

6.第二次落第,以动心为耻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不知不觉中,王阳明已经成了别人妒忌的对象。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确实做到了。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便收获了无数的赞叹之声,偏偏他又不是一个不懂得低调的人。自古以来,锋芒毕露必遭人嫉恨。所以,王阳明过人的才华,非但没有帮助他走上仕途之路,反而成了他走上仕途之路的绊脚石。

弘治九年(1496年),落榜三年后,王阳明再一次参加会试。居心叵测之人,便暗中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你不是要来中个来科状元吗?偏偏就不让你如愿!所以,这一次会试,因为有人暗中作梗,王阳明再次落榜。

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人暗中怯怯地笑,自己的奸计得逞了;有人扼腕叹息,这么有才华人的居然两次落第;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王阳明到底为什么屡屡失败呢?

其实,会试是否考中,完全取决于考生们所写的八股文。到了明朝,八股文早已被格式化了,只需死记硬背即可。

八股文一般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在内容方面,按照当时的规定,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意见,“我”根本不能说话,而是圣人在说话。这种文体看起来结构严谨、面面俱到,实际上却非常的空洞,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参加考试的考生,只要能把圣人的言语恰当地代入八股文之中,便是一篇好文章,就有被录取的可能。如果想别出心裁,发挥一些自己的见解,那只能与考中无缘。

王阳明是一个思维活跃之人,常常有些新颖的想法,不吐不快。但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他只能暂时低头,遵从父亲的安排,写起死板的八股文。

以他的才华,做这种程式化的八股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科举考试,考的从来不是才华,还是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你在不同的时间交上去,得到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

据说,当年学富五车的韩愈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的八股文,结果却名落孙山。韩愈一向对自己的是有信心的,再次考试的时候,他一字不落地将上一次写的文章又写了一遍,居然高中了状元。

人们提及这件事的时候,都当一个笑话来讲。

科举制度开创于隋唐时期,经过两宋时期的实践应用,到了明朝已经是一套非常严密的考试制度了。科举考试成功,意味着光耀门楣,大展宏图,一飞冲天。一旦落第,便意味着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落第的人,就好像犯了多大的错误一样。

当时一个与王阳明一同参加会试的考生,闻听自己落第的消息后,觉得自己再无颜再立足于这个世界上了,哀声不断,伤心欲绝。

看到他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王阳明反过来安慰那位考生,让他放宽心,不要因为一次考试落第而否定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面对再次考试落榜这件事,王阳明说:“世人都认为考试落榜是是耻辱,但是我觉得,由于考试的落榜而让自己动摇了心性和气节,丧失了勇气才是耻辱。”人们听了王阳明的话,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二十几岁的他,能有说出这么高深的话。

虽然当时王阳明还没有开始他的心学之路,但从他有感而发的这句话中,已经不难窥见心学已经早在其心中萌发了。两次落第让他领悟到:内心的平静与坚强最重要的。

凭借着强大的内心,两次落地都没有将王阳明击垮,反而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他深刻地领悟到,做人不能太过于看重外界事物与环境,要学会顺其自然接受改变。

人,很多时候需要做的是强大自己的内心,练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本领,获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7.用兵之道,文与武相左右

弘治十年(1497年),二十六岁的王阳明又回到京师。他原本打算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迎接第三次会试的到来。可他的耳边不时传来大明边境被侵扰的讯息,这让他不由地拿起了兵书。

事实上,从弘治八年(1495年)开始,大明边境就已经不太平了。西北的鞑靼部落对大明朝一直虎视眈眈,在凉州一带活动猖獗。

面对鞑靼的侵扰,大明朝迟迟不肯反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至弘治时期,明朝的军事防御能力已经非常薄弱了,已经不具备予以痛击的能力了。

军事上,刀枪入库,士气低落,已经丧失了战斗的能力;朝廷上,大臣们粉饰太平,皇帝每天听得都是太平歌。文臣武将都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里度日。

弘治十年(1497年)五月,鞑靼部达延汗率众进攻潮河川。军情紧急,朝廷不能坐视不管,急忙下令招揽可堪重用的武举。可是那些所谓的武举平日里骑射一个比一个厉害,待到要真刀真枪要上战场了,一个个却慌里慌张没了主意。即使硬着头皮上了战场,死的死,伤的伤,根本不堪一击。

就在朝廷上下乱成一团,不知该如何应敌之时,王阳明已经把当前的形势分析透了。他认为仓促之间启用武举,并不能扭转战况。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人,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却没有制敌的韬略。只懂武技,不懂武学,败是必然的。两军对垒,比拼的不是一个人英勇,而是战略战术。

在王阳明看来,大明王朝不缺上战场杀敌的勇士,却缺少有勇有谋的军事家。平日里不严格地训练兵士,仓促拉出来只有慌张哪有斗志?平日里不熟读兵书,面对变化莫测的战况哪里会有应对之策?

看到边境战事频发,大明朝节节败退。在备考会试的同时,王阳明又拿起了兵书。他自幼热衷于军事,痴迷于兵法研究。那一两年里,他遍求世上的兵家奇书。一旦获得一本,便如获至宝一般。

对于当时风靡天下的军事著作,诸如《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等,他都会仔细地研读。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还会进行精心的批注。

有些兵书上讲的理论很高深,即使他的悟性很高,也要思虑一番。有一次,他正在思考兵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夫人走进书房喊他吃饭了,连喊了好几遍,他都没有听见。直到夫人拍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

那一时期,他就连做梦,都是与敌军在战场上进行搏斗的场景。

一天晚上,王阳明正在挑灯夜读,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发现门外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老者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看到王阳明,老者二话不说将宝剑递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打开剑鞘,见宝剑上赫然刻着“威宁伯王越”五个字。这让王阳明大吃一惊,一下子惊醒了,原来只是一场梦。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是梦中的场景让王阳明久久不能忘却。

大明朝可堪重用的武将很少,王越是为数不多的武将中的佼佼者。鞑靼部达延汗屡次扰边时,吏部尚书屠滽举荐王越时说:“此重任必须要用这类人来担当。”

关于威宁伯王越,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传说。据说他当年参加殿试时,试卷已经答得差不多了,忽然来了一阵狂风,将他的试卷吹上了天。无奈之下,考官只好又给了他一张试卷,让他重新答题。

对此人们并没有太过在意,没想到当年秋天,朝鲜使节来京进贡时,竟然带来了那张被吹走的试卷。朝鲜使节说,当时朝鲜国王正在上朝,忽然天空中缓缓飘下一张纸。命人呈上来仔细一看,竟然是大明朝一个叫王越的试卷。朝鲜国王不敢怠慢,便让使节送了来。

从此以后,王越名声大振。朝廷屡次让他领兵打仗,结果打了不少胜仗。正因为有了他,大明朝的西部才算有了些许安宁。

王阳明对身边的人说:“这是威宁伯嘱咐我统帅军队报效国家啊,我一定要按照他的嘱咐行事。”从此以后,王阳明在军事上更加痴迷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平日里,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演练的机会。他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无法进行真正的排兵布阵。他便利用其家里的果核进行列阵。

在古代,家里来了客人,通常都会端上一些瓜果进行招待。像王阳明这样的人家,自然是宾客不断。每次客人们吃过的果核,他都会叫人收集起来。

起初,下人们很奇怪,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要收集果核呢?难道要种吗?”

王阳明听了,笑着说:“不,不,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下人们不明白他们的“怪主人”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只能按吩咐行事,到时候自然见分晓了。

果核收集得差不多了之后,王阳明便坐在桌前。将整个桌子看作战场,将果核看作兵卒,在桌面上进行排兵布阵。而他呢,就是战场上的总指挥。

他向下人们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布兵,下人们稀里糊涂地点头附和着。时间长了,下人们一看见他要排兵布阵了,便早早地躲起来。

实在没人的时候,他便拽着夫人,让夫人倾听。对于兵法,夫人一窍不通,只能在他旁边干坐着,成为一只只能听声的“呆头鹅”。

家里来了客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客人们解说、演示他的阵法。对此没有兴趣的人,听一遍之后,没什么事情便不再来了。对此有点兴趣的人,经常跟随着他的思路进入到一场场虚拟的战争中去。

王阳明在家里练得欢,战场上却频频传来失利的消息。王阳明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急切地想为国效力,可惜空有报国之心,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王阳明渴望有朝一日能踏上沙场,指挥将士们杀敌卫国。

可眼下王阳明无功无名,根本引不起朝廷的注意。即使说出的话再有道理,也是人微言轻。他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战于沙场,杀敌卫国的梦想,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于是在研读兵法之余,他并没有放弃苦读儒家经典。

很多儒家经典,他已经读过很多遍了,再次沉下心来读过之后,他却悟到了一些自己先前不能悟到的东西。儒家经典历久弥新,不同时期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悟。甚至一些军事谋略,也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这一时期,王阳明的所作所为,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但是不管他怎么折腾,最终的理想都是为国效力,做一番大事业。

其实,王阳明这一时期的思想还属于学院派,没有自己的军事思想,全凭一腔热血,发表自己的军事观点。倘若这个时候,让王阳明上战场,也未必会取得好的效果。他的军事见解,在那个时候可能还不够成熟,还未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这段时期博览兵书所积累的军事理论,为他后来的用兵如神奠定了基础。

大明朝重文轻武,这导致了大战来临之际,无人可用。文官没有走上战场的勇气,武将空有蛮力毫无谋略可言。王阳明正是看清了这一真相,因而在点评《司马法》时说:“用兵之道,犹必以礼法相表里,文与武相左右。”

由此可见,王阳明渴望成为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因而在成圣的路上,他不光练文,还注重练武。其实,这种文武兼顾的军事思想与他后来心学中的制敌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8.人生大病,只是—傲字

弘治十一年(1498年),谢迪为了参加明年的会试,提前来京投奔他的哥哥内阁大学士谢迁。王阳明为其举行了接风宴。谢迪的到来,让王阳明觉得,是时候全力以赴备考了。

与王阳明同期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唐伯虎。

唐伯虎才华横溢,为弘治十一年南直隶乡试解元。唐伯虎对于自己的才华,向来很有信心。认为接下里的会试,必定能够高中。他的才华早已名声在外,人们也认为他必成大器。特别是苏州府的老秀才徐廷瑞,非常看好唐伯虎。怕这么优秀的青年才俊被抢走了,急忙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他。

这徐氏面容姣好,称得上是苏州城的城花。能嫁给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唐伯虎,她心里乐开了花。自古才子爱佳人,能取上这么美貌的娘子,唐伯虎也是打心底里高兴。新婚之夜,他对自己的美娇娘说道:“我唐伯虎乡试第一,会试、殿试照样还是第一。”徐氏听了,温柔地投入到了唐伯虎的怀抱。

这年冬天,唐伯虎与江阴巨富徐经以及好友都穆等人一同赴京参加来年春天的会试。徐经、都穆都在弘治八年中举。徐经包下了一条船,三人在船中喝酒聊天,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据说,唐伯虎启程之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呢。在江南唐伯虎拥有很多的粉丝,当然小迷妹居多。他们听说自己的偶像要进京赶考了,纷纷出城相送。这种被追捧的感觉,唐伯虎还是很受用的。到了北京城,三人住进了同一家客栈。

徐经作为江阴巨富,人脉是非常广的。找了个合适的机会,他把唐伯虎介绍给了礼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程敏政。

其实,在此之前,程敏政已得到了好友梁储的推荐信。在这封推荐信中满是对唐伯虎的赞誉之辞。程敏政也看过梁储抄录的唐伯虎乡试答卷《二三子何去之》,对唐伯虎有着不错的印象。见到真人,只见他仪表堂堂,才思敏捷,不觉打心底里欣赏。

见面之时,唐伯虎赶紧拿出自己的诗集,请程敏政过目。程敏政接过来翻了翻,当看到《一上一上又一上》这首诗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唐伯虎微笑着向程敏政解释道:“有一次,一群文人登山赋诗。我正好遇见,便扮成乞丐捉弄他们。我对他们说:‘诸君今日赋诗,能让我一起唱和吗?’这群文人见我是一名乞丐,居然这样说,很诧异,又觉得很好玩,于是说:‘好,你试一试吧。’我要来纸笔,写了‘一上’两字,转头就走。这群文人嬉笑着把我追回去,我又写了“一上”两个字,转身又要走。文人们说:‘我们早知道乞丐写不了诗。’我停住了脚步,笑着说:‘我生性嗜酒,必须酒后才能作诗,你们能给我点酒喝吗?’文人们豪爽,给我倒了一大杯酒说:‘若能作诗,叫你喝个痛快。’我又写了“又一上”三字。文人们拍着手嘲笑我说:‘你写的这叫能诗吗?’我又写了“一上”两字。文人看了,均捧腹大笑。我一把抢过酒杯说:‘我等着喝酒很久了,你们难道不想让我作诗吗?’说完,我一饮而尽,提笔写道: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文人们看完后,均拍手称赞,与我痛快畅饮起来。直到最后,这些文人也不知道我是谁,以为我真的就是个乞丐呢。”

听完唐伯虎的叙述,程敏政不由地更加敬佩起唐伯虎的才华来。

唐伯虎得到了程敏政的赏识,王明阳曾得到过李东阳的赞誉。人们把程敏政、李东阳比作东汉神童孔融和唐朝神童李泌。恰好这次会试,程、李二人又是皇帝选定的主考官。这让有才华垫底的两个人对本次会试更加有信心了。

考前,王阳明把自己近期所创作的诗赋弄了一个集子,名叫《学兵一得》。一日,王明阳去拜访李东阳。王阳明一进门,便对着李东阳鞠躬行礼道:“西涯先生,请多指教!”说着把自己的诗集双手呈递给李东阳。

当时,还有两个人也在。李东阳忙为王阳明介绍:“伯安,给你介绍两位新朋友。这位是李梦阳,字献吉,陕西才子,弘治五年解元,六年进士。这是边贡,字廷实,非常年轻,与圣人是老乡,弘治九年进士。”王阳明对李梦阳和边贡拱手致意道:“幸会,幸会,幸会二位!”

李东阳又转过身来对二人说:“献吉,廷实,这位是王守仁,字伯安,余姚才子。”

经由李东阳的介绍,热爱诗歌的三个人顿时切磋起来。李梦阳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所作的那首诗:

一步一步登高楼,手扶栏杆望北斗。

不是青天遮望眼,望尽天下十八州。

王阳明一听,这首诗与自己年少时,在金山寺作的诗一样气势宏大,不由得与李梦阳的心拉近了距离。李梦阳和王明阳一样,有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看过王明阳的《武经七书》后,对王阳明也甚是佩服。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唐伯虎和王阳明都找了自己的“大树”,最后的结局如何,还要考试之后再见分晓。

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会试如期举行。说起来,这算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了。每次都被寄予厚望,他自己倒是坦然得很。

考题由程敏政拟定。他以奇、偏、怪为指导思想。旁征博引,让考生们探究“志气”和“仁义”。考题发下来后,考生们暗暗叫苦,没想到这次试题会这么难。

这次的考题,正合王阳明的胃口。王阳明自幼喜欢军事,之前又曾废寝忘食地研究兵法,没想到在考场上派上了用场。而且他已经二十八岁了,不像三年前那样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了,于是他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地、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实用性很强的八股文《志士仁人》。

阅卷的时候,程敏政看到这篇文章,禁不住对李东阳和旁边的同僚赞叹道:“只有南直隶的唐伯虎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来。”当时试卷姓名是密封的,他并不知道这篇文章不是出自唐伯虎之手,而是出自余姚才子王阳明之手。他只是出于对唐伯虎的赏识,随口这么一说。没想到他这一句话,却给他惹了很大的麻烦。

本次会试,王阳明夺得了第二名。殿试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七名(全国第十名)。

对于这样的成绩,王阳明没有表露过他是否满意,但后来他的弟子却很不满意。据他的弟子们说,王阳明的成绩进一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受到了科举舞弊案的影响,所以将其放在了二甲里。

考试结束后,考生纷纷抱怨考题太难,而唐伯虎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样。大家顿时议论纷纷,认为这次考试其中有鬼。妒忌唐伯虎的人都说他买通了考官,预先从程敏政那里得到了考题。

唐伯虎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手到擒来。他行事向来放荡不羁,得到程敏政的赏识后,丝毫不加掩饰,经常与徐经一起招摇过市。酒后更是目空一切,曾大庭广众面前举杯自夸自是“当魁名士”。许多人看不惯他的狂妄,于暗中想要中伤他。

这件事传来传去,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帝立即下令追查。

一经追查,将徐经查了出来。原来富得流油的徐经曾花钱买通了程敏政的家仆,搞到了试题。唐伯虎与徐经形影不离,自然也受到了牵连。皇上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程敏政、徐经、唐伯虎三人逮捕。凡是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全部由他人重新审阅,而且这些试卷中绝对不能出现在前一甲里。

主考官李东阳拆开程敏政称赞的那本卷子一看,发现并不是唐伯虎所作,而是与自己有着不错关系的王阳明所作。通过这一点,足以证明程敏政是清白的,但是为时已晚。另外,受科考舞弊案影响,李东阳不能将王阳明的考卷评为一甲。于是降了名次,为二甲进士出身第七名。

王阳明拿到了走进仕途之门的钥匙,但是不免为唐伯虎可惜起来。唐伯虎要才华有才华,要样貌有样貌,却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只是一个“傲”字而已。后来在讲学的时候,王阳明说过:“人生大病,只是—傲字。”旨在告诫弟子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其实,王阳明骨子里也有一股傲气,因而与祖父在金山寺时,口吐狂言“文章小事,何足成名?”第一次落榜后,居然做了一篇《来科状元赋》。只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傲气渐渐收敛,懂得了谦虚做人的道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