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青岛哪个发展潜力大(与济南青岛三足鼎立)
临沂青岛哪个发展潜力大(与济南青岛三足鼎立)并不位于通衢大道的临沂地区,主要充当战略上的配角。一直都是“县级”的沂州,到了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升格为沂州府,也基本确定了今临沂市的版图范围。清朝灭亡后,“沂州”消失,“临沂”诞生。中规中矩的“沂州时代”公元578年,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因州城东临沂水而得名。从此“沂州”的名字经历隋、唐、宋、元、明、清,延续了千年之久。▲ “沂州”时期,临沂境内曾发生8.5级地震,图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制图/伍攀
▲ 临沂王羲之故居。摄影/刘笃龙 图2,3摄影/石耀臣
兴盛持续最久的当属琅琊颜氏,从东汉名将颜良,到南朝文学家颜延之、《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隋唐经学家颜师古,再到颜真卿、颜杲卿,几乎代代都有明星。
“琅琊时代”的临沂,巾帼也不让须眉,仅以汉末三国为例,临沂女人就可以改变天下局势:武宣卞皇后,为汉魏公曹操正妻;糜夫人,为汉昭烈帝刘备之妻;大懿皇后,为吴大帝孙权皇妃。她们,都是临沂人。所以说:三国纷争,其实就是临沂女婿打架。
科举时代庶族崛起,士族辉煌走向衰落。随着唐初废郡,“琅琊”之名也被新设的“沂州”取代。
中规中矩的“沂州时代”
公元578年,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因州城东临沂水而得名。从此“沂州”的名字经历隋、唐、宋、元、明、清,延续了千年之久。
▲ “沂州”时期,临沂境内曾发生8.5级地震,图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制图/伍攀
并不位于通衢大道的临沂地区,主要充当战略上的配角。一直都是“县级”的沂州,到了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升格为沂州府,也基本确定了今临沂市的版图范围。清朝灭亡后,“沂州”消失,“临沂”诞生。
比肩延安的“沂蒙时代”
狭小的临沂城外,是广袤而深邃的沂水蒙山。抗战至解放战争期间,一方占据临沂城,以城市为据点;另一方则进入群众基础深厚的沂蒙山区。
▲ 永不磨灭的“沂蒙精神”。摄影/刘笃龙
走进深山的沂蒙革命根据地,充当了我方山东省会的角色;解放战争时,临沂更是成为华东暨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与陕甘宁边区东西遥望的沂蒙根据地,被称为“山东小延安”。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平民英雄书写了与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并称的“沂蒙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临沂城百废待兴。此后至今,新临沂迎来了全新的“都市时代”。
▲ 灯火通明的临沂城区高架桥。 摄影/刘笃龙
今日的临沂,是山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1986年之前的临沂其实更大,当时日照还属于临沂地区,东临黄海的临沂甚至称得上“沿海城市”。
不过,这个庞大的临沂,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老少边穷”的印象也来自那时。作为日照母体的临沂,直到1994年才从县级市升为设区的地级市。
▲ 继续逆袭吧,临沂!制图/伍攀
从那时起,著名的“临沂速度”“临沂模式”开始创造奇迹。2019年,山东GDP经过“挤水”,临沂经济总量超越济宁、淄博,进入全省前五。
除了经济总量,临沂还被赋予更大的重任——区域中心城市。最新规划的胶东经济圈、济南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中,临沂成为仅次于青岛、济南的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