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周边景点(寻美成都之游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周边景点(寻美成都之游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走出十方殿,我们来到了大院里,草木葱郁,花竞鸟鸣,鹭飞雁举,置身其间,仿若走进了“世外桃源”,因为这野石与绿树相映成景,流水与芳草相得益彰,匠人与佳作异曲同工。站在这等美景中,不觉情意绵绵,诗意浓浓:锦官城外有桃源,剑指郫都鹿野苑;千佛造像存世间,禅境入魂心儿安。佛法轮回在人间,因果永恒乃中线;欲求人生享正果,从细务戒存妄念。旋梯而下,我们来到了一楼,室内特别阴暗,里面存列文物甚多,我们顺右手而行,有释迦摩尼佛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另一面墙壁上是释迦摩尼讲法图,再过转角就是力士头像、普眼菩萨像、弥勒菩萨像以及二弟子立像等,最后是下楼的左面,存放着十八罗汉坐像,个个雕刻得惟妙惟肖,且坐像下面是一面水池,池水宁静,倒影优美。随后,我们又侧身进入了主存列室,天窗洞开,灯光明亮,造景优美,尤其和着那释迦说法造像碑、千佛造像碑,感觉特别地典雅、恬静,最值得观看的还是千佛立碑,其景观之美之精叹为观止
四月上旬,到郫都区参加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培训学习,休息期间参观了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其佛教文化特别浓厚,那千姿百态的佛像,那张扬有度的书法,那古典秀美的文物,无不透射着思想的活力与艺术的光芒。 就连这馆名,都浸润着佛教文化,陪同参观的樊弟讲,鹿野苑就与佛教有关,它是释迦摩尼离开王宫觉悟后初转法轮之地。
樊弟带着我走过一级高过一级的宽板石阶,接着又是一条悬空的石板桥,其直接联系着“十方殿”,即博物馆馆舍。这是一座特别别致的馆舍,分上下两层,虚实结合,上下连体,左右有别,它是鹿野苑的核心区域。那座悬空石桥直贯二楼室内,抵达南北丝绸之路壁画。说到壁画,其状可观,容一二楼正壁,加之二楼虚空,以悬桥铺路,用天窗借光,给整个馆舍平添了几多留白的美意。
我与樊弟通过悬空石桥进入二楼室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南北丝绸之路壁画,但这只是我们平视看到的内容,而俯瞰脚下,一楼的布设清晰可见,有石碑,有佛像,有壁画,都特别精致典雅。同时,这只是二楼虚空部分,历尽石桥,还有二楼的展室,里面存列着不少的珍贵文物。离门最近的是一尊佛像,特别慈祥,特别富态,我觉得这既是佛教文化元素的极致表达,也是时代文化的充分体现,因为工匠的技术特别精湛,加之富态的形体,充分反映出了当年的社会风貌。室内的中间存放着一块石雕,上面的画栩栩如生,而石雕对面是陶俑马群,再往里走就是佛像了。除此之外,室的四周还有释迦摩尼佛像、石俑、石羊、一佛二侍立像等文物。
参观完二楼展室,有一窄巷,里面有镂空壁孔,里面存放有释迦摩尼佛像、思惟菩萨像等内容,且所存列文物,都是东汉时期的物件。过道两边也排放着不少的文物古董。于是,我们一边前往一楼,又一边观看着文物。
旋梯而下,我们来到了一楼,室内特别阴暗,里面存列文物甚多,我们顺右手而行,有释迦摩尼佛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另一面墙壁上是释迦摩尼讲法图,再过转角就是力士头像、普眼菩萨像、弥勒菩萨像以及二弟子立像等,最后是下楼的左面,存放着十八罗汉坐像,个个雕刻得惟妙惟肖,且坐像下面是一面水池,池水宁静,倒影优美。
随后,我们又侧身进入了主存列室,天窗洞开,灯光明亮,造景优美,尤其和着那释迦说法造像碑、千佛造像碑,感觉特别地典雅、恬静,最值得观看的还是千佛立碑,其景观之美之精叹为观止,甚为壮观,观者无不为工匠精湛的技艺而点赞。
我们走出“十方殿”,前行不过五十米,就来到了“竹林精舍”。樊弟讲,这里是一处小型会议室,人不多时,大家聚在一起,或开会议,或来个头脑风暴,甚或可以小憩。他还指着一圆桌和凳子讲,据说这是清朝年间的东西了。我看了看这套家具,古朴典雅,简约厚实,极有古风之余韵。再看看小屋,一副对联也特招人喜欢,上联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是“天造人人造势势造大千”,横联是“天道酬勤”。细细品味,其告诫我们,做什么事情,无论难度多高阻力多大,只要肯努力,勤勉耕作,都是可以致胜的。换句话说,只要勤勉,进退皆可由心。这优美的环境,使我流连忘返,遂请樊弟给我拍了一张生活照。
走出十方殿,我们来到了大院里,草木葱郁,花竞鸟鸣,鹭飞雁举,置身其间,仿若走进了“世外桃源”,因为这野石与绿树相映成景,流水与芳草相得益彰,匠人与佳作异曲同工。站在这等美景中,不觉情意绵绵,诗意浓浓:锦官城外有桃源,剑指郫都鹿野苑;千佛造像存世间,禅境入魂心儿安。佛法轮回在人间,因果永恒乃中线;欲求人生享正果,从细务戒存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