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阮玲玉死前说的话(阮玲玉遗书说人言可畏)

阮玲玉死前说的话(阮玲玉遗书说人言可畏)其一:阮玲玉文化程度很低,读书不多,更是很少写文章,但遗书中逻辑缜密,用词讲究,而且语气平静,不像处于寻死觅活的极端情绪之中。阮玲玉去世之后,电影界对阮氏的遭际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士对上述两封遗书则心存狐疑。总结起来,疑点有三:【告社会书】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阮玲玉是中国早期电影时代的杰出影星。

1935年3月8日,声名卓著的电影明星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安眠药自杀,时年25岁。

我们现在都知道,阮玲玉死于前男友张达民和现男友唐季珊的轮番欺压凌辱!

阮玲玉死前说的话(阮玲玉遗书说人言可畏)(1)

阮玲玉在其代表作《神女》中的剧照。

4月1日,人们在《联华画报》上读到号称是阮玲玉留下的两份遗书。遗书由唐季珊提供,抄录如下:

【告社会书】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是中国早期电影时代的杰出影星。

阮玲玉去世之后,电影界对阮氏的遭际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士对上述两封遗书则心存狐疑。总结起来,疑点有三:

其一:阮玲玉文化程度很低,读书不多,更是很少写文章,但遗书中逻辑缜密,用词讲究,而且语气平静,不像处于寻死觅活的极端情绪之中。

其二:联华电影公司总经理黎民伟亲见,唐季珊这厮曾在饭店当众殴打过阮玲玉,且唐在与阮玲玉保持关系的同时勾搭其他女明星,阮氏怎么可能对他说“我很对不起你”?

其三:那个年代,演员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名气大的影星也不能改变这种事实。在自尽前,阮玲玉写“告社会书”(通常为政要、机关团体、社会贤达所用)为哪般?又为什么只谴责了张达民一人?

阮玲玉死前说的话(阮玲玉遗书说人言可畏)(2)

阮氏遗容。

其实,在当年4月26日的《思明商学报》上,登载了另外两份阮玲玉的遗书。一份写给张达民,一份写给唐季珊,分别抄录如下:

达民:

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100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误(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

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第二份遗书的立意与《联华画报》上写给唐季珊的那份截然相反:

季珊:

没有你迷恋“××”,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

我死之后,将来一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2050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他们唯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经暨南大学从事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研究的教授连文光和上海作家沈寂考证,26日刊发的这两份遗书,才是阮玲玉亲笔写下的。《联华画报》所刊两份,实属伪造,始作俑者正是唐季珊。

26日的《思明商学报》上,还发表了一篇文章《真相大白 唐季珊伪造遗书》。文中揭露,阮玲玉自尽后,唐季珊畏于社会压力,指使情妇梁赛珍(歌舞明星,阮玲玉遗书中所称的“××”)的妹妹梁赛珊模仿阮玲玉字迹,伪造了两封“遗书”,并以“人言可畏”的托辞,将他虐待阮玲玉致其自尽的罪责推向社会。阮玲玉的临终绝笔,使梁赛珍姐妹认清了唐季珊的嘴脸,出于良心,她们决定公开阮玲玉的真实遗书。

真实的遗书文字不甚流畅,而且涂改多处,既揭露了张达民的无赖嘴脸,又控诉了唐季珊家暴的事实,正符合阮氏的一贯处境。

无奈,《思明商学报》是内部刊物,发行量极小,阮玲玉的真实遗书和梁氏姐妹的揭发并没有引起当时社会的反响。更无奈的是,连文光教授对阮氏遗书的研究作为《中外电影史话》中的一篇出版,但此书是学院式著作,读者不多。沈寂的研究也仅是十几年前在地方媒体上公开过,社会影响同样寥寥。如此一来,大众始终认为“人言可畏”出自阮玲玉之口,以至于被唐季珊这个恶棍骗了整整80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账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