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

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自从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减碳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也让煤炭大省山西开始思考新的发展路径。困局:山西碳排放缺口巨大这背后是能源输出大省的减碳焦虑。软则无法实现目标,硬则伤害传统“饭碗”。有国内机构测算,在不考虑全国统一市场和区域分工等因素的前提下,按照《巴黎协定》山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其经济、生态、人口等因素测算下来额定量的15倍。虽然这种测算并没有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但却从另一个侧面为山西的减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低碳发展,来自能源上的巨大发展优势也将被消磨殆尽。山西省省长蓝佛安3月初曾撰文指出:山西要加强节能和低碳技术攻关,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不断做大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GDP。

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1)

山西右玉县,山西国际电力集团的风力发电机。

煤炭大省山西正成为中国碳减排路上攻坚克难的一个缩影。

日前,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对太原、大同等地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时强调,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化能源革命,积极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项目建设,促进清洁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彰显了山西在转型升级、低碳发展上的决心。眼下,这个拥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大省开始向地热、风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发力。

这背后是能源输出大省的减碳焦虑。软则无法实现目标,硬则伤害传统“饭碗”。

有国内机构测算,在不考虑全国统一市场和区域分工等因素的前提下,按照《巴黎协定》山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其经济、生态、人口等因素测算下来额定量的15倍。虽然这种测算并没有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但却从另一个侧面为山西的减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低碳发展,来自能源上的巨大发展优势也将被消磨殆尽。

山西省省长蓝佛安3月初曾撰文指出:山西要加强节能和低碳技术攻关,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不断做大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GDP。

困局:山西碳排放缺口巨大

自从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减碳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也让煤炭大省山西开始思考新的发展路径。

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2)

图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田云团队所做的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碳排放量、碳排放权分配额及其初始余额的数据表,山西等地面临严重的碳排放赤字。

2021年上半年,《自然资源学报》上公开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再次挑动山西紧张的神经。这篇题为《巴黎协定下中国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减排潜力评估研究》的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巴黎协定下中国农业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协同减排策略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文章经过模型搭建和数据分析,认为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碳生产力、林木蓄积量、农作物播种面积等因素是一地碳排放权的决定性因素。这里面,林木蓄积量的权重达到38.93%、地区生产总值的权重为17.4%、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权重为16.40%、碳生产力的权重为13.89%、从业人口的权重为13.38%。由此,测算的结果是2017年山西的碳排放权仅为0.591亿吨,占全国134.9亿吨的0.44%,在全国排倒数第二位。这个研究报告进一步测算,2017年山西的碳排放已经达到9.118亿吨,占到全国的6.76%。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田云副教授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该研究没有考虑全国统一市场和区域分工等因素,但作为研究本身,是有着严格论证依据的。

某碳交易网负责人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当前各地、各企业的碳排放权及碳排放量都是不公开的,但他同时表示,各研究机构的测算也并不是没有依据,值得参考。

贝壳财经记者汇总生态环境部公开信息得知,当前企业获得的碳排放额度采取基准法来确定,即生态环境部通过行业的历史碳排放强度来确定一个基准线,结合企业的产能情况确定企业的碳排放额度。而全国在对8个省市多行业碳排放权交易进行地方试点的同时,也只是将碳排放的大户――发电行业纳入了全国碳市场,涉及2162家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6亿吨。其中,山西的电力企业有119家,约占全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的7%,全国排名第三位。

有知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上报历史排放时,因为畏惧心理,山西电力企业普遍存在下压数据的现象,以致碳排放基准就被人为压低,山西企业缺碳现象十分普遍。2021年第四季度,因为能源保供,很多企业为了买碳排放权,付出了很大代价,有的企业为了购买碳排放额度,支出以亿元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2月山西省发电量为3734.4亿千瓦时,累计增长8.9%,发电量占全国比重约为4.6%。其中火力发电量为3205.7亿千瓦时,占山西省发电量比重约为85.84%,占全国发电量比重约为3.95%。

按照目前通行的统计方法,火力发电每发电1度需要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山西3205.7亿度电则需要排放大约2.5亿吨二氧化碳。这在全国的占比依旧比较大。

山西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三部负责人高剑峰先前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山西企业“买碳”还是“卖碳”主要取决于碳价、碳减排方面的成本、碳减排成本纳入后的经济收益。企业通过买进碳的配额卖出产品以后赚到的钱,能覆盖碳减排成本,还能赚钱,不妨“买碳”;如果通过技术改造等有很好的市场预期,“卖碳”也没问题。

事实上,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有需要,那就算“买碳”也必须保证能源供应。

必须面对的是,山西无论按照专业的学术测算,还是现实的碳排放基准,其分配到的碳排放额度与庞大的产业需求相比,都是十分紧张的,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压力:面对“双碳”目标,政策如何“软硬适度”?

3月7日,山西省省长蓝佛安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3。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煤炭产能达到13.6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超过75%,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591万千瓦。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煤炭产量累计达225亿吨,外调出省煤炭150亿吨左右,净输出电量1.47万亿千瓦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这个能源输出大省也面临着减排焦虑。有山西环境官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面对自身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山西的“双碳”策略确实不好拿捏,“软则无法实现目标,硬则伤害传统‘饭碗’”。

按照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并提供结算服务。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以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将被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当前被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仅仅是火电行业,约占全部碳排放总量的44%。然而,工业生产、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同样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碳排放总额的40%。目前,浙江、重庆等多地已经采取措施,鼓励电力、钢铁、焦化、化工、建材、有色和煤炭“6 1”重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分析人士指出,这些重点行业正好涵盖了山西的传统产业,随着国家将这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步伐加快,山西终将面临“双碳”发展的严峻挑战。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山西已经完成了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减碳任务,而山西围绕“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还没有最终敲定。

山西省长蓝佛安在上述文章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能源保供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今后将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支持保障能力。

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3)

不过,山西省长蓝佛安在上述文章中也提出:以“双碳”目标倒逼转型。他表示: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重大关系,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山西“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绿色低碳政策 体系。坚持把降低能耗强度、提高能效水平作为主要抓手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双碳”标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节能和低碳技术攻关,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不断做大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GDP。

探索:为碳减排打开更广阔的视角

“常常被忽略掉的还有生活消费,而碳排放也绝对不限于二氧化碳,”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樊文彬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严格来说,应该是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

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针对人们常说的“碳排放”给出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这里的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

樊文彬表示,在山西乃至全国,一提到碳排放,大家往往想到的只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在山西因为采煤甲烷气体的排放也不可小觑。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为了把碳排放从二氧化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碳减排打开更广阔的视角,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按照《巴黎气候协定》的有关规定,并遵循ISO 14064的具体要求,推出了“GHG聚碳工作规则”。

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马国荣解释,GHG就是温室气体,ISO 14064规定了国际上最佳的温室气体资料和数据管理、汇报和验证模式,使排放声明不确定度的计算在全世界得到统一。

该协会环境工作者田花荣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GHG聚碳工作规则”对所有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进行了界定,把目前停留在生产(发电)领域的减碳政策,延伸到所有的生产行为,并最终到达每一个人的消费场景。这样,就使得碳减排与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把这种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广开来,他们在自己的协会办公室进行了实验。

贝壳财经记者看到,该办公室用环保型材料装修,能不开的灯就不开,降低空调温度或者关闭空调,电脑不用时随时关机,从不使用一次性杯盘、餐具,工作人员坚持公共交通出行。他们到协会成员单位进行辅导,争取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这样的行动。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把低碳引入生活已经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广东省从2015年就开始试点运营碳普惠平台,一些支付平台、地图软件也推出了运动减碳、公共交通出行红包,而多款“零碳”小程序也上线运行。在碳普惠机制下,组织和个人的减碳行为将会产生现实的价值,并且可以获取经济收益。

不仅如此,“双碳”目标也正在唤醒减碳产业的发展。山西瑞成达生环科技公司是一家污水处理企业,在与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交流后,发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并开始为污水处理建立碳足迹。

也有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碳交易、碳足迹、碳金融、碳普惠、碳培训等因为减碳而衍生出来的服务产业俨然生意属性比减碳本身更受到追捧,平台、机构专注于争抢市场蛋糕,这些亟待规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唤醒组织个人减碳意识,推动减碳行动的同时,规范引导减碳衍生行业健康发展尤其重要。对于山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推动能源革命,按照国家部署,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增加绿色GDP。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薛京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