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每个不可复制的瞬间:不放过每一截线条
捕捉每个不可复制的瞬间:不放过每一截线条这些施工措施在莫斯科创造了多个“第一”,但郭世川最津津乐道的,是修复工程中“不放过每一截线条”的精确恢复原貌。随着施工进行,技术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通过注浆、补砖保留原有残留建筑;采取分阶段设计分阶段施工措施,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改为钢结构压型钢板;创造“逆作法”,先从屋面顶板依次向下施工,因省去了支撑和模板,为装修工程提前插入赢得了宝贵时间;冬季施工时搭设全封闭暖棚,由外设自动化集中储油设备通过多个连接风管向室内送暖风,使暖棚内温度始终保持零上15摄氏度以上,即使棚外零下30摄氏度,工人也可照常施工,既不误工期,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原来,二战后该楼先后变成集体住宅和国营商店,虽然于1960年被列为俄罗斯联邦级文化遗产,但并没有得到很好保护,2009年、2010年两次火灾后几成废墟。2013年3月22日,在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俄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颉亚珍
“你看多漂亮!”中建一局项目技术负责人郭世川举着照片,珍爱之情溢于言表。
照片上是一栋外墙黄白相间的三层欧式小楼,风格典雅,饱满圆润的圆形穹顶让其显得气宇轩昂。这栋坐落于俄罗斯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帕尔科瓦亚大街18号的小楼,始建于1827年,原为俄贵族庄园主楼。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六大在这里召开。
然而,郭世川2015年4月初到这里时,看到的却是一片残垣断壁。“钢梁锈蚀了,木梁烧毁了,没有房顶、窗户,红砖墙上长了花、草甚至树,里面全是垃圾,人根本进不去,很危险。”
原来,二战后该楼先后变成集体住宅和国营商店,虽然于1960年被列为俄罗斯联邦级文化遗产,但并没有得到很好保护,2009年、2010年两次火灾后几成废墟。2013年3月22日,在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俄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对这栋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修复。
既然是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就必须严格遵循文物保护规定。开工前,中俄双方工作人员运用先进激光扫描技术记录了建筑原有的历史元素,并探访了7家档案馆寻找到原始资料,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修复方案。
2015年9月,承担具体施工任务的中建一局拿到施工设计图纸、获得施工许可时,工期只剩下不到1年时间,其中还包括根本无法正常施工的5个多月寒冬。郭世川坦言:“难度很大,心里确实捏了把汗。”
随着施工进行,技术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通过注浆、补砖保留原有残留建筑;采取分阶段设计分阶段施工措施,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改为钢结构压型钢板;创造“逆作法”,先从屋面顶板依次向下施工,因省去了支撑和模板,为装修工程提前插入赢得了宝贵时间;冬季施工时搭设全封闭暖棚,由外设自动化集中储油设备通过多个连接风管向室内送暖风,使暖棚内温度始终保持零上15摄氏度以上,即使棚外零下30摄氏度,工人也可照常施工,既不误工期,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这些施工措施在莫斯科创造了多个“第一”,但郭世川最津津乐道的,是修复工程中“不放过每一截线条”的精确恢复原貌。
“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过程极其复杂,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每周来现场至少一次,精确复核,随时修正。”对一些细节,郭世川至今记忆犹新:
比如当一个门洞口的抹灰层被铲掉之后,设计师发现一侧砖墙和原墙有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后来补砌的砖,于是将补砌的墙体拆除,恢复门口一侧弧形凹入的原始形状;
比如清理首层地面准备浇筑混凝土垫层时,设计师发现墙角处残存一小块地面砖,分析确定是原始地砖,其标高比设计图纸上的高10厘米,于是在工期非常紧的情况下重垫地面,恢复原始标高;
比如外墙用红砖砌筑的凸凹线条部分损毁,用同尺寸砖补砌时严格按照原方向、位置,而不是简单省事地走直线;
比如主门厅经火灾、环境侵蚀、人为破坏之后,结构表面的装饰仅存少数若隐若现、不连续的线条,设计师将其复制下来,分析设计出初步尺寸图,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按照1:1的比例恢复了被破坏的装饰线条和弧形表面;
……
“修复过程中我们通过人工复制室内外残存的原始装饰线条制作了几十个模具。施工和技术人员通过了古建修复培训认证,并且有至少4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些能工巧匠利用模具精雕细琢,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原有风貌。”
2016年6月20日,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通过中俄联合验收小组验收。俄罗斯顶级古建修复设计院中央科学修复设计院在验收意见中写道:“较好实现了文物修复与展览陈设的内外统一,符合俄罗斯文物修复要求,观感质量好!”
该项目荣获莫斯科政府“最佳施工组织奖”“最佳项目奖”“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奖”。竣工后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成为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同时也成为“一带一路”的“中国名片”和中国品质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