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木心面对痛苦说的话:禾木心理心痛有些人就是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

木心面对痛苦说的话:禾木心理心痛有些人就是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承受是主动选择的,忍受是被动选择的。当然,承受和忍受还是有不同的,你肩上背一块石头站立着不堪重负,别人又加了一块,你依然站立着是承受;别人吐口水在你脸上,你没反应,心里懊恼是忍受。这个话题是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根据我的经验,总结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1、痛苦还不够大,自己还能承(忍)受。

木心面对痛苦说的话:禾木心理心痛有些人就是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1)

在工作室成立2周年之际,工作室推出了合伙人机制。

最近几天也有很多同道咨询了解这个合伙人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这个现象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是有些人身上共有的。

这个话题是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

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根据我的经验,总结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

1、痛苦还不够大,自己还能承(忍)受。

当然,承受和忍受还是有不同的,你肩上背一块石头站立着不堪重负,别人又加了一块,你依然站立着是承受;别人吐口水在你脸上,你没反应,心里懊恼是忍受。

承受是主动选择的,忍受是被动选择的。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自身会逐渐适应痛苦,哪怕刚开始很痛苦,过段时间也会变得没有那么痛苦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不想改变了,毕竟看起来自己没有那么“痛苦”了。

2、当下的痛苦是有好处的。

或者说,借助于痛苦,可以逃避很多责任,还可以借助于痛苦获得更多的关爱与照顾,如果需要,自己的痛苦还可以成为一种控制他人的手段,或者,以己经看得见的痛苦,去逃避更大的未知的痛苦......

3、已知的痛苦比未知的幸福更实在,更令人有存在感。

虽然己知自己身处痛苦中,但那个痛苦感很实在,而走出痛苦后会是什么样?幸福?快乐?尽管头脑会幻想:哦,那一定非常美好。

但,仅限于幻想,并没有实际的感受或感受不够深,尚是未知的,未知的事物常令人不安而恐惧。

与去面对和穿越恐惧相比,痛苦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4、头脑的固执或者对旧信念的过度认同,会使人失去接受新信息的能力,而变得自以为是和狭隘。

比如,会异常固执地坚信自己的痛苦是他人、家庭或是社会造成的,而不是自己的原因;

比如一些女性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人就应该对女人负责,而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学习不去成长自己,更拒绝去看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同样,男人也可能会有类似的信念模式,还有很多根植在心灵深处的信念。

我们心理咨询原则之一是“不求不助” “不求不助”指除非当事人主动自愿求助,咨询师不会对任何人提出建议,咨询师只在来访者求助的前提下帮助来访者表达意见。


可如何让当事人主动自愿求助呢?

痛苦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痛苦也意味着有些事情调整下会更好。

痛苦,是让人觉悟最快的方式。

木心面对痛苦说的话:禾木心理心痛有些人就是不愿意从痛苦里走出来(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