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4月初国民党军集中了三个师,分三路进犯本溪。左路国民党军52军之25师被三纵阻击并歼灭一部于抚顺西南本溪以北地区。四纵乘机在朱家屯一线一举击溃冒进的右路新6军之14师,毙伤敌1300多名,俘敌600余人,国民党军二犯本溪失败。 随后四纵参加了三次保卫本溪作战。1946年3月底4月初,国民党军左路新6军之14师、22师向我鞍山地区发动进攻,四纵十一旅和十二旅三十五团分别在首山和鞍山予以迎头痛击。右路71军之88师遭四纵十二旅阻击,激战两昼夜后我军主动撤出战斗,敌军又在大石桥遭四纵重创。同时三纵也击溃了国民党军52军之25师。国民党军一犯本溪宣告失败。 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二、三纵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委,胡奇才任副司令员,欧阳文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蔡振国任参谋长。下辖十旅,十一旅,十二旅,全纵2.3万余人,属辽东(南满)军区领导。 一、四纵组建初期战

因父亲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以下简称东野四纵)的老兵,所以比较关注有关东野四纵的信息。还收集到几本关于东北野战军和东野四纵相关的书籍。现依据这几本书和父亲的回忆对我所了解的东野四纵作如下介绍。

提起东野四纵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了。其实东野四纵是我军东北战场和平津战场上出勤率最高的部队之一。下面就以东野四纵在东北战场、华北战场和渡江南下的战斗情况分别作以简述。主要分四个部分介绍。第一部分“艰苦卓绝——东野四纵在东北”。第二部分“威武之师——东野四纵驰骋平绥线”。第三部分“文明之师——东野四纵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第四部分“横扫江南——父亲亲历的南下剿匪”。

第一部分 艰苦卓绝——东野四纵在东北

(主要参考书目:中央文献出版社林建民著《亲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国防出版社《第四野战军》)

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二、三纵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委,胡奇才任副司令员,欧阳文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蔡振国任参谋长。下辖十旅,十一旅,十二旅,全纵2.3万余人,属辽东(南满)军区领导。

一、四纵组建初期战斗历程。

四纵成立伊始就载了个跟头。1946年2月15日至19日在盘山县沙岭地区四纵在三纵配合下,以6个团围攻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军22师66团,吃了大败仗,以伤亡2100多人的代价获得毙伤俘敌7、8百人的战果。因敌增援赶到未完成辽东军区下达的歼灭敌66团的目标。被林彪点名批评,司令员吴克华因此下岗,到辽东军区当参谋长去了,由副司令员胡奇才接任司令员职务。此战使四纵跌落到低谷,然而这也是四纵崛起的开始。

随后四纵参加了三次保卫本溪作战。1946年3月底4月初,国民党军左路新6军之14师、22师向我鞍山地区发动进攻,四纵十一旅和十二旅三十五团分别在首山和鞍山予以迎头痛击。右路71军之88师遭四纵十二旅阻击,激战两昼夜后我军主动撤出战斗,敌军又在大石桥遭四纵重创。同时三纵也击溃了国民党军52军之25师。国民党军一犯本溪宣告失败。

4月初国民党军集中了三个师,分三路进犯本溪。左路国民党军52军之25师被三纵阻击并歼灭一部于抚顺西南本溪以北地区。四纵乘机在朱家屯一线一举击溃冒进的右路新6军之14师,毙伤敌1300多名,俘敌600余人,国民党军二犯本溪失败。

4月29日国民党军新任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亲自指挥国民党王牌新6军和52军等共十万人向本溪发动第三次进攻。这时三纵主力奉调北上参加四平保卫战,因此第三次本溪保卫战系由四纵和三纵九旅完成的。国民党军连攻本溪数日,确依然没有攻下,其内部发生分化。敌71军之88师师长胡家骥不服从新6军军长廖耀湘指挥并抛下部队跑到杜聿明处告状。双方推诿扯皮互不相让,因此无法组织新的攻势。我军则在给敌以大量杀伤后从容撤出本溪。

5月四纵发起安海战役,攻克鞍山、营口、大石桥、围困海城,歼灭国民党军60军184师大部,并迫使其师长潘朔端率师部及552团在海城起义,创东北战场国民党军起义先例。整个安海战役共歼灭敌六千余人。

1946年4、5月间,东野主力在四平保卫战(既二战四平)失利后,被迫撤退至松花江以北地区。这时国民党军队因占领的地方太多,需分兵把守,无力继续进攻。又因美国力主国共两军在东北停战,使得东北我军得以赢得喘息时机。但,总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我军处于战略防守阶段。这时的四纵和三纵执行的是坚持南满根据地的任务,与北满我军主力成南北遥相呼应相互配合之势。

二、首创东北我军在一次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战例。

1946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野四纵把孤军深入的国民党“千里驹”师,号称第六大主力的半美械52军25师消灭于宽甸县新开岭地区。此役,首创我军在东北战场上一次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战例,受到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嘉奖。指挥战役的是当时担任纵队司令员的胡奇才(55年绶中将军衔),副司令员韩先楚(55年受上将军衔)。当时,东野四纵将孤军深入的敌52军25师引诱到我南满根据地腹地,先在凤城县赛马集与敌接触。然后一步步将兵分两路的25师引诱到预设伏击阵地爱阳镇新开岭地区。新开岭是位于宽甸以西约35公里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袋形谷地,两边高山耸立,中间一条河和一条宽(甸)赛(马)公路穿越其间。当地人戏谑说,这里的地形像个大马圈,“千里驹”进了“马圈”,只能是死路一条。

此役,四纵与敌的焦点之战是争夺制高点老爷岭的战斗。战役初期阶段老爷岭在四纵手里,敌依仗优势装备从四纵手里夺走老爷岭。使战局向有利于敌25师的方向发展,暂时的得意,令敌师长李正谊的骄横之气再度燃起。面对杜聿明的无线电询问,李正谊狂妄地坚持“只要弹药,不要援军”。随后刚从新宾赶来的由韩先楚带队的十师之二十八团(塔山阻击战中的守备英雄团)9次反击未能凑效。于是,纵队采取集中预备队,重新组织炮火,干部下一线带突击队的办法,终于攻下老爷岭。拿下老爷岭,25师已是瓮中之鳖,覆灭不可避免。此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52军25师8000余人,其中俘虏师长李正宜以下5000余人。文革前的电影“逆风千里”就是根据这个战役后期,押送被俘国民党军军官到南满根据地首府临江的事实拍摄的。

三、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其中四保临江就是由坚持南满根据地的三纵、四纵完成的。

1946年12月17日国民党军集中6个师对临江地区发动首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采取内外线相互配合,迫敌分散,尔后寻机歼击的作战方针。三纵负责正面阻击,四纵主力轻装插入敌后,在本溪、抚顺、桓仁地区转战10余日,攻克碱厂、田师付等据点20余处,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据父亲讲距家乡苇子峪30多公里的碱厂镇发生过激烈战斗,连山上的老道都打死了。应该就是这次一保临江的战役中的一次战斗,当时父亲还没有参军。担任正面阻击的三纵乘机反击,歼敌52军一部,并收复通化以南地区。在北满我军一下江南战役配合下,取得了一保临江的胜利。

1947年1月30日,国民党又集中4个师,再犯临江。我军再次采取内外结合的方针由三纵与四纵第十师,攻击薄弱的敌第195师,歼其2000余人。又歼增援之敌第207师1个团大部。与此同时,深入南满国民党军后方的四纵一部,在本溪、抚顺、桓仁三角地区攻克据点多处。至此,南满民主联军再次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并吸引其1个师由北满南援。

1947年2月13日国民党集结暂21师等共5个师的兵力,分四路向临江发动第3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三纵与四纵一部乘其于运动之中,首先于通沟歼其侧翼暂21师1个团,22日又于大北岔地区歼灭第91师1个团,随后乘胜收复辉南、金川、柳河、辑安等地。其间,四纵一部,再次向抚顺、本溪间进击,吸引国民党军3个师于自己周围,有力地策应了内线作战。在北满我军配合下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进犯。

1947年3月26日,国民党军调集20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四次进攻。南满我军牵制其两翼,将第89师诱至主力设伏的三源浦西南红石砬子(今红石镇)地区,趁其立足未稳,突然发起猛攻,全歼第89师等部。其他各路敌军畏惧歼纷纷撤退,转入防御。国民党军对临江的第四次进攻又以失败而告终。“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东北战场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父亲是1947年10月在东北家乡新宾县苇子峪村加入了东北野战军(当时叫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十一师警卫营当战士。父亲讲:当时发了一身棉军衣,因父亲个子高,发的棉裤裤腿只能遮住小腿肚,整个脚脖子和半个小腿都露在外面,只好找一块布缠在脚脖子处御寒。

四、四纵参加了一九四七年的夏、秋、冬季攻势。

在夏季攻势中,三纵和四纵第十师在南山城子地区击溃敌6个团的进击,并歼新编第22师一部。此后,四纵第十师和三纵进攻梅河口,激战5昼夜,全歼守军第184师,俘敌6000余人。于此同时四纵第十一、第十二师与南满独立第一师,先后收复通化、新宾、宽甸、庄河、复县(今瓦房店)、盖平(今盖县)、大石桥等城镇,使辽南、辽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在秋季攻势中四纵第十、第十二师在昌图、铁岭间西丰镇以南八棵树、貂皮店歼敌第53军第130师1个团。第十一师和辽东军区独立第一师攻占大石桥、海城,在牛庄、海城间歼敌第52军第25师1个团。这个25师应该是重建的。

在冬季攻势中,威逼沈阳,夺辽阳,克鞍山,这是四纵第三次解放鞍山,鞍山市民送给四纵“钢铁纵队”锦旗。袭营口,迫使营口第52军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冬季攻势后,东北战场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东北人民解放军手中。

据父亲讲,冬季攻势时天下大雪,部队任务是威逼沈阳。在夜间行军看不清路,找来向导,大雪使向导都迷了路,走了一夜竟然又走回到原地。一日连队早饭是难得吃上一回的疙瘩汤。当大家吃完饭看到锅底都傻眼了,只见锅里一只大癞蛤蟆趴在锅底。原来炊事班天不亮就去河里挑水,因天黑看不清把癞蛤蟆舀到桶里倒到锅里了。

五、塔山阻击战。东野四纵参加的最有名的战役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之战塔山阻击战。

1948年9月11日四纵奉东野命令,由鞍山附近结束新式整军运动向北宁线进击,参加辽沈战役。四纵经数天行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义县东南地区,准备进攻义县。18日又奉命接替九纵改攻由国民党嫡系美械装备的五十四军防守的兴城。至28日十二师攻占兴城以北的砬子山、十一师攻占105高地,占领月亮山,击溃暂编57师,扫清了兴城外围。29日,十师两个小时解放军事要地兴城。歼敌三千余人,完成第一阶段切断北宁线任务。

东野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是,夺取锦州同时打沈阳来援之敌和长春突围之敌。这时东野给四纵的任务是夺取锦州,恰在此时敌情有变,国民党从华北调来4个师,使锦西、葫芦岛之敌顶峰时达到11个师的兵力。原于此,10月4日四纵接东野前指命令四纵由进攻锦州改为在塔山担任阻击锦西、葫芦岛增援之敌的作战任务。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四纵在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的协助下,与敌激战6天6夜,成功的阻止了国民党东进兵团11个师增援锦州的企图。

塔山阻击战的酷烈为我军战史上的一大典范。为了增援锦州,蒋介石两次亲临葫芦岛指挥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督战“东进兵团”进攻塔山,却始终未能越过四纵塔山阵地。此役打残了国民党又一王牌师,号称在关内战场上未丢失一挺机枪的赵子龙师--独立95师。塔山阻击战第四天,有着宁马血统的赵子龙师组织敢死队,中、下级军官手持轻机枪、冲锋枪,排在队列最前面发起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独立95师虽然凭借作风强悍和不怕死的精神,多次突入四纵塔山阵地,但在四纵坚决反击之下,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只经过两天的较量,独立95师伤亡了三分之二,最后由战前的3个团缩编成3个营撤回关内。

据《亲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书中记载,整个战役毙伤俘敌14800余名,“东进兵团”在阵地上共陈尸约6000具。四纵伤亡3154人,其中牺牲741人。下面是我统计的书中记载的六天时间内每天歼敌数和我方伤亡数据。可以看出每日统计和总体统计有些许出入,这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正常的。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1)

1963年当地政府在“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所在地修建了塔山阻击战纪念塔、后又修建了烈士陵园和塔山阻击战纪念馆。本人一八年专程去过,可惜纪念馆未开放,稍有遗憾。

此役,父亲所在的十一师警卫营部署在二线防御阵地上。父亲所在排被部署在一个村边,他们依托一个国民党飞机炸出的大弹坑改造成的阵地,担任二线警戒任务。因为一线打得好,他们没有捞着仗打。据父亲讲,前方战况非常惨烈,有的连队战前一百好几十号人,战后只有十几个人完好的回来了。

塔山阻击战的成功,保证了攻击锦州战役的胜利,对关外国民党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为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创造了基础。战后纵队授予十二师三十四团“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授予十二师三十六团“白台上英雄团”荣誉称号,授予十师二十八团“守备英雄团”荣誉称号,授予纵队炮兵团“威震敌胆”荣誉称号。还授予程远茂、鲍仁川等20人战斗英雄称号。

关于把“守备英雄团”称为“塔山守备英雄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些不妥。事实是:十二师三十四团先期守塔山阵地,后因伤亡较大,纵队将三十四团防区收缩,将三十四团撤离的阵地交由十师二十八团接替其防务。因塔山阵地无险可守,因此也是国民党军的首选攻击目标。但在两个英雄团的顽强阻击下,敌人只能望而却步。因此造就了在一次战役、一个阵地上诞生两个团级英雄集体的奇迹。鉴于此,两个英雄团的荣誉称号上是有区别的。如果需要强调“守备英雄团”是守备的塔山的话,也应该写为塔山“守备英雄团”,而不应写成“塔山守备英雄团”。有下面锦旗为证。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2)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3)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4)

东野 四纵,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5)

以前,对东野四纵在塔山阻击战后在干什么、在哪里都不清楚,各类史料也很少提及。在看了时任东野四纵政委的莫文骅回忆录《回忆解放北平前后》才了解到。原来,四纵在打完塔山阻击战后一直未离开战场,为配合辽西走廊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东野总部命令四纵二守塔山。当时一线部队撤下来休整,父亲所在的警卫营上到一线担任警戒任务。这时的国民党东进兵团奉蒋介石命令,继续东进夺回锦州。但摄于四纵的战力没敢继续进攻四纵阵地,而是于十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对十一纵的防御阵地进行了攻击,也未得逞。当时四野主力先是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而后进军沈阳。

解放沈阳的战役以前官方媒体也是很少提及,原因是当时国民党军在四野强大战力面前早已分崩离析,在沈阳并没有发生激烈战斗。只是少数死硬派军官组织了有限的抵抗,大部分军、师则是各自积极联系投诚事宜,沈阳战役演变成接管城市和军队的行政事件。沈阳即将解放时,四纵才从塔山阵地撤下来,这时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已全部撤离,东北全境即将获得解放。

东野四纵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堪称“劳动模范”。其参加的战役战斗应该是东北我军中最多的,所以伤亡也大。尤其是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防御阶段,其战争态势和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46年冬至47年4月这段时间,被国民党军压缩在长白山脚下临江、长白、抚松、靖宇四县的狭小根据地内,天寒地冻,饥寒交迫,冻伤和逃亡严重。部队已准备好斧头、锯、绳索等工具,做了进入长白山打游击的准备,随军家属也已经进入朝鲜躲避。肖劲光、陈云等辽东(南满)军区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东北局制定的“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战略方针。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与三纵一起击败了国民党军保住了南满根据地。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东北战场用“艰苦卓绝”来形容四纵的表现再贴切不过了。

真可谓:

艰苦卓绝

南满起狼烟,辽东战火燃。

擒驹围猎场,满海把敌歼。

四保临江堡,群英战塔山。

卓绝艰苦尽,胜利在今天。

欲知四纵在随后的平津战役中表现如何,且看我的“东野的旗帜——东野四纵(二) 第二部分 威武之师——东野四纵驰骋平绥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