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捐肾救尿毒症患者:洛阳伊川尿毒症女孩张向利
妻子捐肾救尿毒症患者:洛阳伊川尿毒症女孩张向利多年病魔的折磨,让向利的身体不堪一击。2016年,她又得了肝癌,当发现时已经扩散了,就是这样,向利仍顽强地坚持了两年。张新武说,爱心支撑着他们家一直走到现在。向利经常说:“这些年我们得到的爱太多了,要回报社会。”这个家庭当时已经山穷水尽,父亲张新武甚至在医院吃别人剩下的饭,就为了能省点儿钱给女儿看病。“我的肾是别人捐的,哪天我要是不在了,也要把器官或者遗体捐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向利说。社会爱心支撑他们一路走来,她忍受病痛折磨反而安慰父母2014年2月25日,《洛阳晚报》以《捐献了角膜,她还想捐遗体》为题,首次向大家讲了向利一家的故事,当时就引发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妞妞,爸爸帮你完成了最后的心愿,没有遗憾了。”3日17时许,在位于洛阳涧西区河科大一附院的太平间门口,伊川农民张新武看着被推进电梯间的女儿向利的遗体说。
今年不满30岁的张向利,体内还带着别人捐赠的肾脏,遗体被送到郑州大学医学院用于教学和医学研究。这个与病魔抗争了15年的女孩,在生命逝去后,将爱留在人间。
接受别人捐赠的肾脏,她希望能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2014年2月22日,记者走进伊川县酒后镇张向利家,第一次见到了她。那时,已经接受肾脏移植手术10年的她,体内移植的别人捐献的肾脏已经衰竭。她之前委托爸爸替自己填写了捐献遗体眼球(角膜)申请书。随后,她又在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家庭当时已经山穷水尽,父亲张新武甚至在医院吃别人剩下的饭,就为了能省点儿钱给女儿看病。“我的肾是别人捐的,哪天我要是不在了,也要把器官或者遗体捐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向利说。
社会爱心支撑他们一路走来,她忍受病痛折磨反而安慰父母
2014年2月25日,《洛阳晚报》以《捐献了角膜,她还想捐遗体》为题,首次向大家讲了向利一家的故事,当时就引发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张新武说,爱心支撑着他们家一直走到现在。向利经常说:“这些年我们得到的爱太多了,要回报社会。”
多年病魔的折磨,让向利的身体不堪一击。2016年,她又得了肝癌,当发现时已经扩散了,就是这样,向利仍顽强地坚持了两年。
从去年6月开始,向利的病情开始恶化,多个器官衰竭,胃肠道还出现了大出血。到最后的时光,肝区的剧痛让她难以忍受,她就用一个硬物狠狠顶着肝脏的位置来减轻痛苦。即便这样,她也从未在父母面前掉过泪,反而经常安慰父母:“我没事儿,就是你们辛苦了。”
女儿离世后,他要替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
“我想捐遗体,让医生研究研究人到底为啥会得尿毒症,要是不得这个病,我就能照顾父母了。”4年前,向利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想捐献遗体的心愿。
张新武说,直到女儿生命的最后半年,她还经常提起来,如果角膜捐献不成,一定要把遗体捐出来。
2018年12月30日,病情急剧恶化的向利被送进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话也很难说出来了。从女儿的眼神里,张新武明白她未了的心愿。
1月2日6时,向利离开人世。张新武联系了市红十字会,他要替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没有社会的爱心,俺的妞妞也活不到今天。我帮助孩子实现心愿,她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张新武说。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自愿遗体捐献登记接收站,郑州大学红十字会接受了向利的遗体。此前,向利的母亲和嫂子剪下她的一撮头发,放进骨灰盒。这撮头发,将代替向利的骨灰安葬。
遗体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她将大爱留在人间
2日17时许,郑州大学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洛阳。
在太平间里,向利生前的亲友们围着她的遗体,为她唱起了最后一首歌,伴随着歌声,张新武在一旁填写着遗体捐献接受登记表。
“张向利同志,在2019年1月2日,已志愿将遗体捐献于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郑州大学医学院人体部)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使用完后将火化处理。特此证明!”当办理完捐献的手续,张新武将这张遗体捐献接受证明小心翼翼地装进贴身口袋。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专职干部王剑南说,2015年,他们接受的全省捐献的遗体只有32具,但每年都有增加,去年达到了54具,其中洛阳捐献的遗体占了不小的比例。
在向利所有的亲人面前,郑州大学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向利的遗体装进袋子,缓缓推出太平间。
红十字会志愿者、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向利的所有亲朋一起,郑重地对着向利的遗体鞠了三个躬。遗体被推进电梯,随着电梯门缓缓地闭上,张新武的眼泪再也止不住:“虽然你不在了,但爸爸帮你完成了遗愿。”
这个与病魔抗争了15年的女孩虽然走了,但将爱留在了人间。(洛报融媒记者 李砺瑾/文 张怡熙/图)